当年,清华校长陈吉宁凭啥任国家环保部书记?
2015年,环保部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在会上宣布中央决定,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任中共环保部党组书记,免去周生贤中共环保部党组书记职务。
1、学者与官员身份转换体现哪些新用人导向?
学而优则仕或成官场人事任免“新常态”?
当年,消息传了两天,才等来了官方宣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正式接任环保部党组书记一职。
又一个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仅仅一年多前,跟他搭班子的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胡和平才调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如今,清华再为官场贡献一员重将。
不过,不到3年之内从正厅级跳到掌舵部委的正部级职位,还是从中国最顶尖学府的校长位子上离任,即使陈吉宁素来低调随和,其背后意义也很难不被深入解读。而他作为最近高校官员变动里最闪耀的那颗星,无疑将成为人们观察中国未来几年的环保时,极为重要的角色。
实际上,“专家校长”从政,在法律、科教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已有诸多先例。
经常被引用的案例是万钢,他在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到3年后,就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
而被央视《东方之子》评价为“平民法学家”的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转任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申长雨,转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追溯至2000年前,原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院长曹建明调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直至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教育部领导中,部长袁贵仁和副部长郝平也都有大学校长的经历。在调入教育部前,袁贵仁曾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郝平曾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除成为部委领导外,一些高校校长也转任地方。如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陈章良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担任副主席,后又回京担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西北大学原校长王忠民转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3年后,调任安康市委书记,主管一方“历练”一年后,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任副理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现任校长林建华之前,浙江大学已连续有3任校长“从政”,除路甬祥担任校长时就已是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外,潘云鹤卸任后成为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正部长级)、党组副书记。杨卫则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陈吉宁凭啥任国家环保部书记?
陈吉宁的优势在于,他是环保领域真正的专家,并且,是一个经过了验证的改革者。
从清华校长到国家部委“掌门人”,陈吉宁此次转型备受关注,环保部对他这张脸也很熟悉。作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前主任的他,与环保部打交道可谓频繁。而在他诸多的头衔中,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环保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也凸显着他的权威。早在2006年松花江发生重大污染时,陈吉宁就作为专家协助国家环保总局进行污染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陈吉宁生于1964年,年仅51岁,此前从未有过在政府机构任职的经历。1981年,陈吉宁进入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学习,硕士毕业后留英,获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陈吉宁回到清华大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
2012年2月,陈吉宁开始担任清华校长,成为建国后第二年轻的清华校长。同时,他还担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环保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等职。
主政环保部门近10年的周生贤今年66岁,已到正部级官员退休年龄。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爆炸,松花江沿岸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影响,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提出辞职,2005年12月,国务院同意他辞去局长职务,周生贤获任环保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08年,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周生贤成为首任环保部长。
陈吉宁与周生贤早有交集。2006年1月24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刚上任不久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向媒体介绍松花江水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阶段性成果。时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的陈吉宁当时作为处理专家向记者释疑。
对于陈吉宁此次履新,中国首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表示:“我觉得他学识比较扎实,考虑问题比较实在,有科学家的基本态度。我一直很欣赏他。”
3、过去十几年,清华最“激进”的校长
在清华做的三件大事能看出来他的改革思路。
这位清华本土校长,上任时并不为清华学生所熟悉。他不是院士(考虑到清华有多少院士,就不会觉得这个标准很奇怪了),专业是环境工程,虽然根正苗红,且已任常务副校长多年,但从来,舞台之上人们只认主角。
不过,他没用两年时间,就趁着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东风,用轰动全国的清华教改让人们认识了他。在清华内部人士看来,这位在媒体上以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转被点赞的校长,凭着雷厉风行的改革作风,在清华做了三件大事。
这三件事,其实挺能看出来他的改革思路。
第一个是人事制度改革。做的主要思路就是不同的序列采取不同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序列是教学科研序列。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高校的清华,开始采用类似国际上通行的tenure制。比如一个新应聘到清华的讲师,需要在六年之内评上副教授,这样才能确保一直留在清华,将自己的教职变成终身制。这样的方式对于国外大学来说,司空见惯。
陈吉宁还试图在清华分出教学序列和研究序列,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致力于教学,那就不用研究成果来考核。这无疑直指了国内高校多年来的弊端。要知道,我们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二,论文产业达10亿人民币规模,旧制度可是做了不少贡献。
第二个是时下流行的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将清华的课堂搬上网的过程中,他亲自兼任了在线教育领导小组组长。
第三个是去年轰动全国的清华教改,三个大文件的出台,和持续了一整年的教育工作讨论会,让上述看过文件的内部人士表示,这是要把清华都要大改了的节奏……
去行政化也是他所致力的工作,当然,如今已变成未竟的使命。在清华,过去每年都会开一个全校机关干部大会,但2014年底,改成了全校机关骨干大会,从干部到骨干,一词之差,前者是身份的象征,后者是工作的职能。
虽然陈吉宁只在校长任上干了3年时间,但让清华的许多老人感觉,经历了本世纪以来,多年未有之变局。
4、公众期待缘何被激发
十八大提出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中,新增加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有相当一部分压力落在了初入官场的陈吉宁肩上。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是,他没有太多前人的经验可以咨询。
1月28日,环保部举行干部任命大会,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被任命为环保部党组书记。据了解,现任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已到退休年龄。履历显示,陈吉宁从1999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多年,在清华时曾表扬“PX词条捍卫者”,曾做圆明园防渗环评,在学界、政界有着不错的口碑。在中国环境污染整体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的背景下,作为环保专家的陈吉宁踏上了环境治理之路,加上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正式实施,深受污染之害的公众重新燃起了对环保的期待。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我国现在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以下几组数字充分说明中国环境污染的恶化形势。据新华社记者的调查,当前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水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更看得见的是驱之不散的雾霾,2014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中国74个城市10月份空气质量状况。其中,仅北京市10月份就发生四次重污染过程,出现重度污染6天,严重污染4天。与2013年同期相比,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增加5天。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环境形势仍在恶化之中。过去十年,是中国环保问题突显的十年。造成中国环境总体恶化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环境监管部门执法不力是舆论反映强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平心而论,环保部门早期大刀阔斧掀起的环评风暴,乃到此后接连推出的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战略环评、信息公开等政策,让公众对污染治理充满了期待。但令人遗憾的是,铁腕治污、铁腕执法的作法没有延续下来。尽管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公众满怀期待,但环保部门执行力不足一直被公众所诟病。2013年两会期间,环保工作无论在人大表决中,还是在部长人选投票中,都创新低。
将中国的环境问题全归咎于哪个部门,未免失之偏颇。这里有中国此前粗放型发展模式的积弊,也有污染企业疯狂逐利、丧失社会责任感,还有干部政绩考核导向问题,以及公众的不良消费方式与环境意识薄弱。但这一切的问题需要环境监管部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撬动中国绿色发展的大棋局,这既是中央的战略,也是民心所向。作为长期从事环境研究的专家型官员,陈吉宁执掌环保部,可以说任务艰巨。勇挑重担,敢于创新,开创环保新时代,相信这是公众对陈吉宁履新的期待。
5、专家型官员履新环保部释放啥信号?
环保部在政府部门中的位阶还会进一步抬升,成为我国最关键的政府职能部门之一。
最近几年,环保工作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民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针对陈吉宁履新环保部一事,荆楚网刊发评论文章称,科班出身的陈吉宁,可谓是环保方面的行家里手,加上他任职清华大学期间,具备了行政能力,此次出任环保部党组书记,对于环保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势必会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指出,陈吉宁走马上任,也应该是李克强总理更重视环保工作的体现。陈吉宁是一位“60后”,又是名牌学府的一校之长,让他履新环保部,无疑会成为另一位“政坛明星”。在雾霾锁城的当下,这样的“高姿态”,对于环保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想必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还认为,随着环保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大,延揽名牌大学的明星校长陈吉宁履新环保部,似乎说明环保部在政府部门中的位阶还会进一步抬升,成为我国最关键的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环保工作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也将会更加吃重。
(人民论坛记者王聿枫据新华社、京华时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相关报道整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