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费米子独家授权健康元镇痛新药FZ008-145大中华区权益,实现AI制药商业闭环

费米子独家授权健康元镇痛新药FZ008-145大中华区权益,实现AI制药商业闭环

财经


近日,广州费米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费米子”)与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元”)签署协议,将公司自主开发的镇痛新药FZ008-145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权益授予上市公司健康元。


协议中所提到的小分子创新药物FZ008-145是一款高选择性第二代Nav1.8(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抑制剂,FZ008-145具有强效、非成瘾性镇痛的优势,目前Nav1.8靶点已获得5项POC验证临床数据。今年10月,FZ008-145已向CDE递交IND申请。


健康元药业集团创立于1992年,历经多年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家创新科研型的综合医药集团。旗下拥有健康元、丽珠医药两家大型上市公司,20余家主要控股子公司。一直以来,健康元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基点,以打造创新药和高壁垒复杂制剂技术平台双轮驱动为战略目标,围绕呼吸、镇痛、消化道、辅助生殖、精神、肿瘤等具有显著临床需求的领域进行了丰富的管线布局,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及在研药物管线。据沙利文数据,健康元2021年国内综合性药企收入规模排名第6,研发投入排名第5名,处于同行业较高水平。


费米子科技是一家AI驱动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公司,2019年开始运营,围绕中枢神经(CNS)、自身免疫领域早期创新靶点开发差异化BIC/FIC产品,致力于成为一家AI和数据驱动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该公司自主开发的Drug Studio AI药物发现平台以超高靶点选择性和组织靶向性为突破口,已实现工业化应用,并构建了一体化的AI药物研发解决方案。成立以来,费米子获得了来自创新工场、微光创投、熊猫资本、挑战者创投、同晟资本、讯飞创投、正轩投资等投资机构的认可和支持,累计获得融资数亿元。


目前,费米子已经开发了13条围绕超高选择性和组织靶向性的小分子药物管线,今年新增2条管线IND中美双报,预计年底启动I期临床试验。费米子进展最快的非成瘾性慢性镇痛管线FZ002,今年3月启动I期临床,目前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多次给药研究,年底即将进入II期临床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研究。


市场规模超百亿,

阿片危机亟待解决


作为如今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被WHO列为继血压、心率、体温、呼吸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国际疼痛协会统计,全世界1/5的人经历过慢性疼痛。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指出,我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且正以每年1000-2000万的速度增长,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尽管疼痛人群规模巨大,但中国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疼痛患者就诊率不足10%,而现阶段医疗资源的供给也远无法满足庞大的疼痛患者群体需求。


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致使许多治疗手段疗效都不尽如人意。现有疼痛药物通常存在着耐受性低、长期安全性差、潜在药物滥用等问题,且中重度急性疼痛治疗依赖阿片类药物。


在美国,阿片类镇痛药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自2016年起,FDA便发布警告将限制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据FDA在2018年公布的数据,美国当年共有6.7万人死于药物滥用,其中70%与阿片类镇痛药相关。此后,强生、普渡制药等更是被美法院以“助长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理由提起诉讼,罚款及和解方案涉及数百亿美元。


国内阿片类镇痛药的滥用问题也不容小觑。据美柏医健统计,2019年,市场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镇痛药中有7个为阿片类药,另外3个为阿司匹林、洛芬待因、盐酸丙帕他莫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到现在,阿片类药物使用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占市场主导地位。


在全球阿片类药物泛滥的今天,亟需一款创新非阿片类镇痛药,解决疼痛领域的阿片危机,重新定义市场格局。据智研咨询数据,2022年全球镇痛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11.4亿美元,中国镇痛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26.0亿元,全球急需被替代的阿片类镇痛药市场规模接近200亿美元。


费米子AI Biotech模式已实现商业闭环


伴随着AI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AI SaaS、AI CRO与AI Biotech(出售软件、服务和研发药物),成为我国目前AI+新药企业的三种主要商业模式。


这三种商业模式中,AI Biotech横跨药物开发的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阶段。放眼全球,AI在剂型设计、新形态药物递送、临床患者分层、临床试验设计优化、临床结果预测、虚拟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等新的应用场景开始出现。众多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不论是AI技术的应用探索,还是AI+药物研发企业的发展重心,均会逐渐延伸至受法规监管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


在众多商业模式尚在“摸石头过河”时,经历过AI SaaS、AI CRO等商业模式的探索后,2020年,费米子便将自己定位于AI Biotech。创始人邓代国博士在多次采访中坚定表示,“药物管线价值在新药研发过程的前端较低,其核心商业价值的获取往往在过程后端。这个行业的特性决定一定要去做后端才能获取最大价值。”如今看来,随着此次License合作交易的落地,费米子AI Biotech模式已实现商业闭环。


创新药物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仍有大量基础科学研究难题待探索与解决。基于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了解,综合特定疾病领域的竞争格局与潜在交易前景,在特定的领域集中挖掘知识和数据,让AI技术与商业竞争更加垂直以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是费米子在创新药物立项上的主要考量,也是费米子跑通商业模式的关键一环。


因此,与当前许多将药物研发聚焦到肿瘤领域的公司不同,依托团队及底层算法基础,费米子将药物研发重心放在了中枢神经(CNS)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在技术上利用自主开发的Drug Studio AI药物研发平台,以超高靶点选择性以及组织靶向性为突破口,积极开发差异化的BIC/FIC新疗法。在费米子目前布局的多款药物管线中,布局在CNS领域的药物管线超过4条,进展最快的非成瘾性慢性镇痛管线FZ002年底即将进入II期临床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研究,有望成为全球CNS新药管线推进最快AI Biotech。


今年5月,FDA就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制品中的应用发表了一份31页的讨论文件,探讨在药品生产中应用AI/ML技术的问题。根据FDA介绍,AI/ML为制药行业提供了许多机会,例如流程优化和控制、智能运维以及持续流程改进的趋势监测。此外,AI/ML还可以为引入工业4.0铺平道路,创建一个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制药价值链。


如今,AI/ML将在药物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已经无人质疑,伴随着如费米子一般的AI Biotech逐渐完成商业模式闭环,接下来,如何拓展AI在制药中的应用场景、顺利推进管线、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就成为AI制药企业能否继续书写“新历史”的关键。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Ferragamo 收购与香港俊思创办的三家合资企业剩余股权,将重启大中华区业务前百度副总裁储瑞松加入亚马逊 担任云科技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流云的告白《流浪地球3》定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低于预期;OPPO A2手机发布路威酩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 | The Year Ahead 2024 嘉宾官宣品牌热度回升,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的「新解」宝洁发布最新季报:除大中华区外的其他地区销量均在温和增长「淡马锡」下设的「独立机构」, 募集完成「33亿美元」投资「大中华区」刚刚!Bain (CN) 大中华区2024暑期实习项目网申启动头部咨询 | 贝恩公司大中华区 2024暑期实习项目网申启动校招 | 贝恩公司大中华区2024暑期实习项目(Summer Associate) 网申启动!Pitchbook:2023上半年大中华区风险投资报告一百三十五 揭盘航天英雄杨利伟独家授权绘本,完整重现神舟五号的“太空一日”耐克大中华区宣布:每周工作4天!数据闭环究竟是什么?简单聊聊数据闭环流云的告白今日实习|BCG大中华区春季PTA开放申请,要求25年及以后毕业!首位Champion大中华区品牌代言人,王俊凯如何「全凭本色,奔赴热爱」Sandro、Maje的母公司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跌1%,大中华区略有上升医药外企社招 | PPD百时益,非医学专业可投,全国多地有岗,13薪,大中华区女性最佳职场人事三则|爱马仕任命大中华区CEO;英国德国两大百货公司首席执行官更迭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换帅,原百度副总裁接任Asics亚瑟士前三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增长28.8%,全球增长23.4%医药反腐背景下,创新药商业化之路在哪里?《 爵 》布局千亿美元非成瘾镇痛最具潜力靶标,费米子第二代Nav1.8获批IND耐克大中华区宣布将实行四天工作制,是否会成未来趋势?上四休三?耐克大中华区澄清误读:周五可选择居家办公以色列制药商梯瓦,回应局势升级影响→我不是虎妈—另类哈佛妈妈与女儿一起长大(二)日本迅销集团2023财年报告:优衣库大中华区营收创历史新高,海外市场营收占比首次过半刚刚!Bain开启大中华区2024暑期实习前百度高管接手AWS大中华区;英伟达取消以色列AI峰会;华为剧透小艺语音转写功能丨AIGC大事日报加拿大鹅上季度亚太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大中华区门店表现强劲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