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外卖3年挣102万……疯批励志故事已经不好使啦!
文 | 十三姐
上海有一个外卖小哥,说自己靠送外卖三年挣了102万。
放在若干年前,这样的奋斗史能登上主流平台感动中国。但现在,这个故事只能混在拥挤的热搜里,跟“某个明星电梯热吻”、“某个网红被前婆婆暴打”啥的一起成为八卦谈资。
好多地方媒体号对这事跟起风来可起劲了。当年宣传“北大毕业生摆摊卖猪肉”的是他们,现在宣传“外卖小哥三年逆袭”的还是他们。
串起来一看明白了——精英只要格局打开也可以不要什么体面,普通人只要努力奋斗也可以非常体面。
其实看到外卖小哥挣钱,很少会有人眼红,靠苦力挣钱总比什么明星走个秀就日入六位数让人舒服吧。只可惜,现在是2024年,想激励普通人奋斗的方法有很多,但大肆宣传「只要吃苦就能挣大钱」的励志故事,好像已经不大好使了。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社会想象力”,就是说一个人的际遇必须跟社会结构和整体环境挂钩,对其评价才能客观。先不说这个外卖小哥的数据看起来是不合逻辑的,就算是真的,那么他的“三年”和传说中的“风口上的猪”是相似的,特殊时期单价高,加上自身运气也好,不排除有机会挣得多。但这就是偶发事件,不是任何时候只要同样“努力”就能重复成功。
就像好多学校喜欢宣传自己的学生,什么竞赛夺冠啊,报送清北啊,说的好像只要上了他们学校都很容易成功似的。你看他们会宣传那些同样也很努力却高考落榜的学生吗?
所以,凡是听到那种“无限放大个人努力”的声音就应该警惕了,他们不是在cpu你,就是在icu你。
首先,努力和收获的转化不一定守恒。
其次,努力的定义需要符合基本人性。
第三,让普通人用命去换钱,不是正经媒体该宣传的东西。
这位骑手是不是真「逆袭」不知道,但是从他这“特种兵式”工作强度来看,「逆行」是八九不离十了,毕竟他又不是咸蛋超人。
就在三年前,有一篇全网爆文谈论「被困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
你看那些送得快挣得多的,都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跟红灯做朋友」......即便如此,碰上算法升个级、商家慢一点、客户性子急了一点,不被投诉罚款就挺好。
当时交警部门公布了一串数据,,因为配送时间在不断缩短,超速、闯红灯、逆行,成了被算法和系统数据控制着的劳动果实。
三年前: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
三年后:外卖员已成高收入人群......
好家伙,从高危到高收入,中国那句古话忽然间响彻耳畔——富贵险中求。
“靠自己努力打拼,挣多少钱都是有可能的”这种逻辑,我觉得好没逻辑啊。你以为在这拍mission impossible呢。
你想想嘛,这里面只有两个逻辑——
1. 干外卖凡是没挣到钱的,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不努力。
2. 你上了这么多年班也没挣到多少钱,是因为你不愿意吃苦,比如去送外卖。
你看看人家,只要每天工作18个小时,睡得比爱因斯坦还少,起得比鲁迅还早。每天打底要送一两百单,电瓶车的速度都赶不上他爬楼的速度,还要保证不生病不请假,过节不休息,过年不回家......
很多人在计算他的工作数据是否合理,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但我觉得open AI可以把他的数据纳入研究范畴,把他当蓝本,否则AI机器人都比不过他。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整天洗脑说“年轻人就是应该这么拼这么苦”的言论。这样挣钱,有什么好炫耀的?
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有钱就是硬道理,但还有另一个硬道理怕是各位没考虑到:有命赚钱没命花。
我想起个寓言故事:一个国王喜欢养老虎,就招募猎手去抓老虎。说抓到三只老虎奖励一把价值连城的弓箭,抓到10只老虎奖励一套纯金打造的护具,抓到30只老虎奖励一匹通灵的坐骑,抓到50只老虎的时候,可以娶国王的女儿。
有一个猎手不顾死活地冲进丛林深处,抓到了三只老虎,得到了弓箭,他拿着弓箭继续抓,抓到了10只老虎,得到了护具,他穿上护具继续抓,抓到30只老虎,得到了坐骑。此时他已经拥有了绝大多数猎手没有的宝贝,然而这些宝贝却只能成为他继续玩命的工具。他继续抓,还没抓到50只,已经遍体鳞伤,病入膏肓,浑身是难以愈合的与老虎搏斗之后留下的伤口,最后不治身亡。弓箭、护具、坐骑被收回,用来奖励下一个勇士。这个猎手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搭上了命,国王却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那个每天只睡3个多小时的外卖骑手,可能从小没人教过他:努力奋斗是为了能幸福地生活,而不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苦。
如果让人不断吃得苦中苦,那回报应该是让他成为人上人,而不是成为一个习惯吃苦、坚持吃苦、一直为了吃苦而吃苦、还标榜和歌颂吃苦的人。
外卖骑手即使真的3年挣102万,他可能也会像那个猎手一样,在为下一个“巨大回报”而玩命,继续超速、闯红灯、逆行、不眠不休,跟算法斗。
大数据已经把每一个骑手的底线挖到了最大化,为了钱,为了快,压榨了自己而不自知。
还有人觉得,这是一个有效的信号:“行行出状元,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实在不行送外卖都能赚很多钱......”
很抱歉,我供孩子读书是为了让他有脑子,就算以后去送外卖也当个有脑子的骑手,而不是一个随便就能被系统干烧了的机器人。
而且,知道一个中年老母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吗?
我不会想:“原来送外卖能挣这么多钱,我再也不怕儿子找不到工作了,就去送外卖好了。”
我只会想:“原来送外卖想要赚这么多钱必须要拿整个生命做代价,消磨了生活的意义,牺牲了家庭和亲情,失去了爱与自由,被资本当成逐利的工具人,否则就挣不到钱,哦,还是好好读书,别去送外卖”。
已经2024年了,励志故事也要讲点逻辑了。
当然,我肯定不是歧视外卖行业,只要靠自己双手,做什么职业都很好,我想总有人能碰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光景,挺替他们高兴。
每个行业都有头部,外卖行业自然也有。只是,没必要再用这种极端故事来当噱头,把偶发当必然,把少数当普遍。
其实背后的底层价值观是:不用动不动把“挣多少钱”当新闻来曝。更多的普通人是努力工作也没赚到多少钱,还有人是想努力工作还没工作......宣传个别人赚了多少钱没啥意义,反而搞得大家不知该干嘛了,像个一会儿卷一会儿躺的神经病,疯批变成了主旋律。
正常人倒显得不正常了。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