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补习班上?不上?
点击上方蓝字就可关注我
孩子不会写作文,或者作文分数不理想时,不少父母第一想到的就是报个补习班!
上补习班,省妈费银子之策略。但上了补习班,孩子多久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孩子能就此对写作不犯怵,不反感吗?孩子能继续保持对写作的喜欢,甚至热爱吗?
不上补习班,又不想坐等孩子自我成长,则亲妈捋胳膊挽袖子亲自上阵,费妈省银子之策略。但怎么帮孩子提高,初为父母的我们,有经验、有底气保证成功吗?不上补习班,孩子写作成绩就不能提高吗?
这一年多,看多了教育机构的宣传视频和文章的轮番轰炸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个策略,到底哪个更好?写作不好的底层逻辑在哪里?关键环节是什么?
今天我讲几个亲身见过的事例,邀请您和我一起深度思考,到底什么方式能从根本上拯救孩子的写作水平,提高作文分数。
故 事 一
一名女同学,我儿子小学同班同学,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从孩子一出生,母女俩就开始每日的亲子阅读,书籍质量非我这种理科女能企及的,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然过度到自主阅读模式。
记得小学3、4年级时,此女生已读毕老舍全集。但孩子妈妈依然没扛住周围孩子都上写作补习班的影响,也给闺女报了一个,但没上多久,孩子就罢课不上了,因为觉得写作课不如自己看书有意思。此女生的作文水平、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在我眼中一直是全班最佳,且没有之一。到了初高中阶段,女生依然保持着阅读习惯。
故 事 二
另一名女同学,我儿子初中同班同学。女生因父亲被派到美国工作,故其小学1、2年级在美国小学度过,也因此,养成了阅读习惯。
回国读小学3~6年级,乃至初中阶段,除了继续上一个英文精读课外班外,没上过其他学科类补习班。其常年保持阅读习惯,一个暑假能阅读30、40本书。小学语文从不及格到及格,乃至90多分。
初中阶段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矛,中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SAT托福等标化考试成绩不错,美本申请进入美国前25的顶尖大学。此女生有思辨能力,有热爱的专业,有追求的梦想!
故 事 三
我一个朋友,两个孩子的妈妈,爱看书,爱思考,爱观察。没上过写作补习班,大学和研究生也不是攻读的文学专业。但她写的文章,在我心中是好文章。
今年1月5日到4月3日,三个月时间,她发布在朋友圈,十万字不同主题的短文,篇篇皆精彩!我常常看得笑出声来。
我曾问她我一直在思考的写作补习班上不上;有没有用;有多大用的问题。
她说,写作要想出神入化,一靠阅读,二靠走心,即观察生活。
她还说,写作课能教出余华么?余华上了写作课,还能愉快地当莫言的室友么?
下面是她今年三个月中写过的其中一篇短文,您来品品。
《女司机上路》
我,驾龄12年。女司机,女老司机。
开车的频率是,天天都摸车。最固定的,就是接孩子上下学。历史上,最远,是从安徽开北京,和老李换着开。最极端的,是暴雨天深夜,从天津武清开回北京通州,那回,老李喝醉了,就我自己开。
开车这些年了,要论整体的驾驶技术,我会说,「我还是从前那个女司机」。女司机,即是一个关于性别的事实。也是一个主观的评价,一个产生于刻板印象的,关于「女性群体开车技术一般般」的评价。
想聊聊,女司机视角的「女司机」问题。
其实,大可不必搞性别歧视。车,开得好不好,也不是天生的。在路上,要让我遇上开车特别菜的男司机,我也会嫌弃人家。会在心里批评一句,「这人开车肉的,还不如女司机呢」。
说好的不歧视,一句批评,还是暴露了自己。
为什么我们女司机上路,就让人觉得不放心,觉得是「马路杀手」,避之不及呢。这事,我去问过男同胞。老李的观点是,女司机不会交流。女司机开车,普遍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如男的。
我「哦?」了一声,愿闻其详。
老李给我,举了个例子。就拿打转向灯为例,一般来说,女司机要变道、转向了,很早就开始打灯。给信号给的认真、到位。相比之下,男司机有时候,想转就转了,想变道就变了。反而,不拘泥于打不打灯这件事。
听上去,女司机是对的呀。考驾照的时候说到的,我们都做到了呀。
老李接着说,这一点上,女司机看似做的比男司机好。但是,女司机的目光还是窄了,不太擅长接收周围发出的信号。还拿在变道、转向为例,女司机就只认「灯」。实际上,信号早就发出了。
比如,旁边的车轮子转了、车头动了。这一转一动之间,信号都传完了。换做是男司机之间,信号也都收完了。这灯,打不打,也就不重要了。至于说,我收到你的信号了,我是让你还是兑你,另当别论。
我听呆了。男人可以啊!上路开个车,还能心照不宣的暗送信号,还说我们女司机开车不行。这完全是另一个套路啊,大哥们!
经老李点拨后,我上路也开始留心观察。别说,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我把这套「信号理论」拿来用,它对我提升车技,有了不小的帮助。
我以前开车,就是老李说的那种。只管自己开,对信号不敏感。尤其,也不会传递信息,与周围的车辆交流。交流,不是说把车窗摇下来,喊话。交流,是把自己开着的这辆车,作为媒介,去跟其他同路的司机、车辆交流。
以前开车,我只管盯着路,盯着红绿灯看。其实,地上画的线和头顶上的灯,都是既定的规则。想要开好车,光是守规则,还不够。
思路打开,我的视野也打开了。我开始,看向四周。
看前面的车,离我多远、车速多快,踩没踩刹车。看左右的车,挨我、跟我有多近,有没有准备插队,或者借我个道插。倒后镜里看看,是「后有追兵」,还是「后继无人」。
这是大面上的信息。再后来,看的颗粒度也细了。
包括,看电动车、自行车、行人。还包括,掉地上的饮料瓶子,风大时,到处乱飘的塑料袋。远处要来的乌云,飞机划过晴空。或者,某个常常经过的高楼,在清洁外墙面。这些信息,逐渐地,都能被开车的我,收入眼中了。
看见信息以后,就有的处理了。对周围的掌握,让我有了更多的判断。一下子,就拥有了所谓的「男司机」视角。说白了,就是个带宽问题。
判断,其实就是算法。在路上,把各种信息汇总起来,运算一下。刚开始,我的算力也一般。后来,带着意识开车,开的多,算的多了,算力也就提升了。考核算力,我就看自己算的「准不准确」,算的「及不及时」。
比如,在一个路口,等灯左转。这时,杀过来了一辆车,疑似要插队。第一时间,我有没有看见他。看见他,有没有识别他的意图。一旦识别到意图,我有没有采取行动。我是松松刹车,跟紧前面,不给他机会。还是原地不动、任其插队。
这一系列操作,就是算法。如果说,人家插队都插完了,我还在那儿琢磨,那就不怪别人了。怪我自己,算的不够快。
久而久之,我对开车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开车,「像极了一段程序」。
以上提到的,道路、车辆、红绿灯、行人,等等。都是信息。信息有输入,就有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就有了算法(algorithm)。
算法,掌握在每个司机手里。男司机、女司机,老司机、新司机。每个人的算法都不同,高下之分,就看基础带宽了,看我们谁能吸收更多的信息。还有就是,看我们的算力了。看谁算的准、算的快,算的又准又快。据说,专业赛车手,是以「秒」看成绩、论进步的。
这一段程序,也就相当于一段路。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只是一个信息。是众多信息的一份子。后来,我发现,其实,我还是一个程序员。我作为信息,参与了这段程序。同时,我的参与,也让这段程序,发生了变化。
我好好参与,程序就run(跑)的通。我不好好参与,程序就要出bug(瑕疵)。甚至,我还能把程序给整崩溃了。比如,交通事故,把路给堵了。
想通这些,再上路。带宽宽了,路就宽了。女司机们,go(上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