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文 | 亦文 · 主播 | 晏娇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缺少边界意识的表现。
边界不清,才会轻易进入别人的界线,又或是允许别人随意进入自己的界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也有自己的解法。
你要做的,是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的命运。
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才是一个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克制纠正欲,不要“好为人师”
知乎上有个问题:
“你见过能量很足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一个高赞回答说:
“100%的内控,尊重他人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要承担的命运,如果你强行介入,只会给自己和别人徒增烦恼。
著名导演李安讲过一件自己的事。
他曾为了精进摄影技术,参加了一个摄影培训班。
因为自己有摄影经验,无形中总是想去帮助别人,指导一下比自己年纪小的同学。
培训课程结束时,大家需要组队共同完成小组作业。
之前得到过自己帮助的同学,很多都愿意和自己组队,他觉得自己的技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是享受这种为人师的感觉。
最后到交作业的时候,他才发现,那些平常受他指点的同学,其实都有不错的摄影技巧,还有几位摄影水平远在他之上。
后来,李安为自己好为人师的行为总结出一条经验:
如果你一直想给别人当老师,就会下意识地靠近那些不如你的人。
这样你也许能获得一些心理上的优势,却会远离真正优秀的人,从而失去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有时候,你太主动给别人意见,反而会得到别人的埋怨。
朋友小江的表姐从小镇到上海工作,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于是咨询小江去哪里求职比较好。
小江便把自己了解到的工作机会,列了张表,最后建议表姐去做外卖员。
这样可以一边熟悉上海的环境,一边再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
结果表姐做了几个月的外卖员,因为总是记不准小区的名字导致几次送餐出错被投诉。
而表姐的一个老乡,在工厂做事,虽然辛苦,但是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还不错。
于是,表姐便对小江吐槽说:
“要不是她建议自己去送外卖,可能攒到的钱比现在还多。”
这时候,小江才明白莫言说过的那句话:
“不要去给人提建议,也不要去给亲戚朋友出谋划策,对了别人不会感激你,错了反而会全怪你。”
心存善念固然很好,但需要懂得时机和分寸。
当你强行介入他人的因果,背负他人的命运,到头来,损耗的只有自身。
放下拯救欲,不要“太圣母心”
在心理学上,将“期待用爱感动另一半”、“对方越可怜就越在感情上激发出照顾对方的冲动”、“特别容易被情绪低落或身世坎坷者吸引”的现象,叫作“圣母情节”。
有圣母心的人,大多都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拯救别人。
一位网友说,她从小父亲离世,作为家里的大女儿早早辍学,外出务工。
最初,她在餐厅做服务员,因为手脚麻利又爱帮助别人,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后来店里来了一个男生,比她小5岁,老板为了让男生尽快适应工作,就让她来带这个男生。
男生嘴巴很甜,但是干活一般,她总觉得自己是师傅应该多干一点,于是便经常帮助这个男生。
一来二去,一起工作几年后,男生竟然向她表白了。
两个人很快便开始谈婚论嫁,为了让男生觉得有面子,买房的钱都是她出的,但是房产证写了两个人的名字。
婚后她便怀孕了,因为休假,只能暂停工作,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
男生一下子接受不了,开始觉得她矫情、花钱,两个人产生了不少矛盾。
最困难的时候,她三年没有买过新衣服。
后来说服自己继续过下去的理由是怀了二胎,她希望用孩子来唤醒丈夫的责任心。
没想到,二胎还没出生,丈夫就出轨了。
离婚时,房子卖了,钱被丈夫拿走一半,她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生活。
有人总结圣母型人格的特征:
永远把友善作为自己的第一行为准则,即使受到委屈也是如此。
但是,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一种交换。
当你在某一段关系中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馈时,就应该及时止损。
过度的付出,只会让你陷入一种自我感动的幻想中,而对方不会为此感激你半分。
所以,你可以去爱一个人,但前提是先爱护好自己。
东野圭吾说:
“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跟你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网红罗大美被自己熟悉的朋友绑架,交出银行卡密码后依然被害。
事后人们回忆,罗大美是一个比较热情大方的人,经常借钱给别人。
他自己也常常在朋友圈晒豪车、名表。
“露富”是人身安全的大忌,热情也降低了他被害的成本。
人性幽微,防人之心和帮人之心都要具备。
前两天,朋友所在的小区出了一件怪事情:
邻居的新车停在地下车库,几次开车时都发现油漆被划。
报警之后调出了监控,也没有查到是谁所为。
直到有一次邻居邀请闺密搭她的车回家,邻居走在前面,闺密走在后面。
上车的时候邻居因为低头捡东西,刚好从后视镜看到闺密手里拿着钥匙偷偷在划自己的车身。
邻居大为震惊,立马质问闺蜜为什么这样做?
谁知闺蜜大声说:
“你天天炫车、炫富,不就是觉得我不如你吗?”
争执中,有人报了警,最后闺蜜赔钱了,两个人的关系也到此为止。
有些分享,会给对方造成压力;
有些热情,会成为一种炫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控制自己的分享欲,是维护关系和谐的社交礼仪。
当你的认知超出了对方,他会本能地产生抵触心理。
当一个人无法得到你拥有的东西时,最容易让自己心理平衡的方式就是诋毁和毁灭。
▽
在一档节目中,有位嘉宾说:
“过分热情对别人来说是一种困扰,然后又很折磨自己。”
对方不能给你一个满意的回应,你会觉得失落;
你越界去干涉别人的生活,是一种莫大的打扰。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有自己要修的行。
切勿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人生,更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改变他人的生活。
人生中的诸多难题,总归要自己解;
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总归要自己经历。
一个聪明的人,懂得克制自己的纠正欲、放下自己的拯救欲、控制自己的分享欲。
做好自己,莫渡他人。
作者:亦文。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相约,陪你看故事、品人生。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