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而强大的孩子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而强大的孩子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每天学点亲子|婚姻|个人成长,每天成长·进步·幸福

预约心理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心理咨询”

近期课程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课程”



仪式感,会浸透到孩子的血肉中,让他们充满归属感、安全感。它是比物质满足更能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东西。
——萨姐



作者:周周的心空间
来源:周周的心空间(ID:zhouzhoudechahuahui)

接到M的来访,她说觉得自己孩子没得救了,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起来连牙齿都不刷就开始吃垃圾食品,吃完在沙发上躺的像个半残废,接下来就是几个小时的刷手机……

我问:暑假没有规划和安排吗?”
M说:有啊,他已经初二了,但是除了偶尔做一点作业以外,他不接受任何其他安排。
据M说,儿子在小学阶段还算“听话”,每天会早睡早起,回来会做作业,每周也会去上两个辅导班,现在整个人变了。
原本以为这个孩子只是到了青春期要求独立做主,所以开始叛逆,但后来从妈妈一个细节中,我发现了另外的原因。
因为那天M给我视频时,是穿着睡衣的,当然她解释了自己早上事情太多,又不想让我等,所以就没来得及收拾自己。
我问她:你平时的生活安排是怎么样的呢?
她说,七点起来刷牙洗脸做早饭,自己先吃完然后直奔菜市场,买回来菜之后,打扫卫生,然后看电视,等着做午饭……
我问她:你是说你每天都是这样?
她说差不多。我又问:你觉得你这一天中哪个时段比较快乐?
她半天摸不着头脑:都差不多,日子千篇一律,哪有什么快乐不快乐的,那都是偶像剧的东西。
我说:这就是问题啊,你的孩子并不是什么青春期叛逆,而是他缺乏对人生的追求,以及没有创造快乐的能力。
M问:那要怎么做?
我说:你们要在生活里增加仪式感。

01

没有仪式感的生活

难以激发出目标

有个读者小凡对我说过她家的情况,夫妻二人都有不错的工作,但都非常勤俭节约,丈夫无不良嗜好,妻子还在穿5年前的衣服,连个化妆品都没有。
至于过年过节,由于夫妻二人都是外地的,所以基本不过节,甚至于小凡连自己的生日都十年没有过了。
她的解释是:反正钱在我手里,我想要买什么,可以随便买,蛋糕又不好吃,所以我觉得没有过生日的必要。
“那孩子的生日呢?”我问她。
她的回答是:我们每年在春节时给孩子1000块,这个钱是一年的零花钱,也包括过生日的时候,他可以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千块包儿子一年的消费,但能带来他一年的快乐吗?我表示很吃惊。
然后我再问:你儿子性格怎么样?他对现状的生活怎么评价?
小凡马上摇头:我就发愁啊,我感觉我儿子是个空心萝卜,一点想法都没有。他不仅没有目标,还说:干嘛要努力学习啊?反正我花钱又不多,就算我以后不工作,吃低保也不会饿死的。
是这一句话令小凡感觉崩溃:我们夫妻这么努力工作,又省吃俭用,难道就要养出一个好逸恶劳的低保户?
是啊,听起来好像家门不幸的样子的,但是我却找到了他们的症结:你们家太没有仪式感了。
虽然收入不低,但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没有惊喜,没有庆贺,没有那种全家人参与的幸福体验……
所以,既然你们辛苦打拼的生活不过如此平凡乏味,那我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去奋斗呢?
02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

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曾经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妈妈为了满足孩子买苹果手机,竟然让在外打工了一年的丈夫不要回家过年,说反正单位需要加班,再加上剩下的路费,就可以买大半个手机了。
然后记者采访这个十七岁的孩子:你父亲为了满足你买手机的心愿,连年都不回来过了,你感觉怎么样?
男孩拿着新手机头都不抬,牙缝里挤出来:还好吧。
很多人评论这个孩子冷漠,白眼狼。却不知道一个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不体恤,不感恩,是因为父母本身太不重视自己,生活也太没有仪式感。
在远古时代,老百姓为了生存拼尽全力,为了庆贺丰收,犒劳自己的辛苦,也为了把分散在四处的家人聚拢起来,所以发明了那么多的节日。
而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过节的意义远不止在一起吃一顿那么简单,还包括了一家人聚拢一团,抛开疲劳和烦恼,尽情而放松的谈天说地,分享各自的成长和收获,这个过程的精神滋养,远超一顿普通的饭菜的价值和意义。
03

充满仪式感的生活

养出幸福又有理想的孩子

8年前年底,我同事BB让我陪他去上海十六铺布料市场,我问:要买布?
她说:不是,我要给我老公和儿子各定制一套西服。
之所以要定制,是因为她老公属于四肢都比较瘦,但肚子却不小,所以买的西服都不太合身。孩子又是腿长脖子长,所以也需要定制。
元旦有个亲戚结婚,所以她希望儿子和老公都能穿着新西装去参加婚宴。
两套羊毛西装,加她自己的一条羊毛裙子,合在一起成了一家三口的亲子装,由于用料考究,花掉了她两个月的伙食费:7000块。
第二天早上,当老公在衣柜里找来找去不知道要穿什么时,她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全新的西装来,仔细认真的帮老公和孩子全都换上,顿时,一家三口像明星似的,焕然一新。
据说参加婚礼的所有宾客里,就他们一家三口最闪亮,尤其是13岁的孩子穿出了贵族气质。
孩子非常开心,回来后总结说:妈妈,谢谢你那么用心,让我知道什么是得体,什么是隆重,我觉得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让生活不只是平凡琐碎,还充满了非凡和特别。
BB说,他们家只是工薪阶层,但是就特别重视每个人精神气的培养,她作为家里唯一的女人,会把每个人的喜好放在心上,然后选择合适的日子送上礼物,给对方惊喜。
同时,她也不会遗忘自己,虽然平时都是她负责做饭,但每个周末,她一定会提前选好餐厅,一家三口出去搓一顿。
这样既解放了自己,也改善了伙食,而且不像有些夫妻为了谁做饭的问题,而徒增矛盾。
而在这个和谐的氛围里,儿子是最大的受益者,他说:我以后也要过这样的日子,平时努力工作,定期犒劳自己,既会拼搏,也会享受,生活精彩而丰富。
如今8年过去,听说BB的儿子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并且读了建筑系,说最大的理想是未来能够亲手建造自己的一栋房子,把父母都接在一起,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拥有最多富豪的犹太民族就特别重视家庭的仪式感,他们即使在最穷的时候,也会在节日里给孩子做美食,再苦也会在孩子生日的时候送上他喜欢的书,一旦手头宽裕就会给每个人做一套新衣,以便大家出门拜访客人时,能有尊严而不失体面。
所以,犹太人虽然受到过很多非人的迫害,但是他们却能够保持三样东西:高贵的自尊,源源不断的拼搏动力,以及永不熄灭的生活热情。
在“小王子”这本书里说,所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而正是这个不同,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惊喜,充满希望,因而更加愿意为了这一刻的惊喜和希望,去努力和创造。

这个过程,甘之如饴,无比幸福。

-END-

作者:周周,亲子教育和婚姻情感专栏作者,终身学习的妈妈。来源:周周的心空间(ID:zhouzhoudechahuahui)。

我们的视频号会有导师分享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课程安:
12024年6月12-16日吉利根老师催眠线上授证课第二模块(附广州精英催眠营证书课程时间)
2、2024年6月25-30日奥南朵老师亲授:《绿宝石--疗愈内在孩童》工作坊
3、2024年6月27-28日长沙《觉知能量舞》工作坊 | 让身体带我们走向改变,迎接爱
4、2024年7月16~21日广州青少年EMBA领袖训练营:如何提升孩子未来软实力
5、2024年7月25-28日广州黄启团导师NLP专业执行师:一套「实用人性手册」,揭开自我改变的惊人秘密
6、2024年8月6~11日广州青少年版NLP执行师课程:让孩子用NLP工具,把梦想照进现实
7、2024年9月20-22日林文采心理营养亲子关系工作坊:育儿不费爹妈的秘诀!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身上自带“穷气”的父母,养不出高贵的孩子抑郁症好的家庭,一半开口,一半闭嘴面纱下的性欲GPT-4o出世,AI或取代3亿岗位!如何培养不被AI替代的孩子...给工作加点“仪式感”,你会觉得更幸福520浪漫好礼:永生红玫瑰、三丽鸥水晶手链、御猫首饰,送出仪式感喜当爹喜当妈!真人版模拟人生!中学生“结婚生娃”一键快进:养不好扣分,养不活挂科!中产家庭就算怒砸百万,也培养不出王诗龄和恩利儿童心理专家陈默:“以孩子学习为中心”的家庭,培养不出爱学习的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白眼狼?上班族和做生意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体面的中产家庭,正在杀死自己的孩子英国离婚流行戴大钻戒+开派对?!仪式感堪比结婚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回中国, 带去和带回来的东西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小太阳般乐观自信的孩子?小王子牛奶玫瑰曲奇!浓浓玫瑰味入口即化,包装好看浪漫,吃出幸福感赵鼎新 vs 陈素珊郭晶晶晒的家庭照火了!网友:这样的孩子,很难不优秀“糟糕的家庭,总在小事上消耗孩子”:我突然理解为啥那么多孩子躺平了端午点燃見龍生財线香!香气雅致还添加18K金,点燃生活的仪式感九剑一魂 - 第26回 佛宗显能 天师逞威( 五)生二胎,养不起!22岁女孩拒养2岁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网友:带娃怎么嫁人…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假强势”的父母,养出了“真弱势”的孩子……520情人节,让莫奈名画和光帮你告白!情话随着光线出现,浪漫和仪式感满分初夏的仪式感“房间整洁”与“房间凌乱”的家庭,过得是2种人生惊人的追蛇定律:喜欢“较劲”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认知低的家庭,永远在争吵层次越低的家庭,语言攻击性越强中产家庭花费百万艺术留学,也培养不出王诗龄和恩利GPT-4o炸裂发布!能陪作业、教外语?家长惊了:未来如何培养不被AI替代的孩子……这样的家庭,不适合把孩子送出来留学中国人的仪式感,藏在每一个节气和节日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