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操作:用印度的种姓制度解释美国的种族问题公众号新闻2024-07-09 13:07文 | 林一五前两天去外地办事,回来的路上看了一部电影,有点小震撼,推荐给大家,我自己看完的感觉是格局一下子全打开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起源”,译名又叫“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电影改编自普利策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Isabel Wilkerson2020年的著作《种姓:我们不满的根源》,原著和电影统共分析了三个模型:纳粹制度下的犹太人、美国制度下的黑人以及印度制度下的“达利特(贱民)”,总结三者的共同点。电影在豆瓣和IMDb上评分都不太高,主要的原因是电影不好看,充满了论文气和说教味。这点我已经亲身替大家验证过了,确实如此。不过我仍旧要推荐这部电影,原因是它的暴论本身很有趣,而且看上去逻辑自洽,真的能打开视野跟格局。我们直接来介绍原作者以及电影导演等主创们的具体思路:纳粹制度下的犹太人、美国制度下的黑人和印度制度下的贱民有何共同点呢?首先每个人都能看出来,他们都属于受压迫的群体。过去我们会把前两者的原因归结为“种族主义”,把第三者的原因归结为“种姓制度”,但主创们说不是这样的,前两者的根源也是种姓制度,或者换一种说法,种族主义的根源就是种姓制度。主创们找了很多历史案例来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个,纳粹为了“更好地”镇压犹太人,曾向镇压黑人的美国白人取经。电影拍摄了一个纳粹高层们开会,寻求与美国立法者们对齐颗粒度的场景,强调通过法律强调“劣等性”的重要性。第二个,美国跨种族研究里程碑著作《南方腹地》的作者之一阿利森·戴维斯夫妇曾在纳粹德国感受过种族迫害,电影专门拍摄了阿利森·戴维斯夫妇在纳粹德国和美国调研种族问题的经历。第三个,印度贱民阶层们的“英雄”和“希望之光”、印度建国时唯一出身贱民阶层的部长、印度全国被破坏最多的雕像们的原型安贝德卡尔博士曾在美国留学,他在纽约哈莱姆的黑人聚居区看到了印度贱民们的影子,意识到印度的达利特们和美国的黑人们其实是一类人,安贝德卡尔博士在黑人社区找到了志趣相投的同志,并在黑人文化杂志《乌木》上发表相关文章。第四个,马丁·路德·金曾经造访印度,被当地人描述为“不可接触之人(untouchable)”,也即“达利特”,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讲述了这段故事。电影用安贝德卡尔博士和两名掏粪工的故事解释了什么叫“不可接触之人”,比如像安贝德卡尔博士小时候上课,被禁止触碰同学、触碰桌椅、触碰水源。至于那两名掏粪工,画面太过于刺激,会引起人的生理不适,所以截图就不放了。电影中的主人公,也即原著作者,专门有一段话解释为什么她认为三者的本质问题是相通的。这段话颇长,但不得不说,看起来还是比较有启发性的:这段话里藏着一个有趣的点,什么呢?我们知道由于美国宣传机构几十年如一日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妖魔化,阶级叙事在美国是类似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上面主创们很多的说法,其实放在阶级叙事和反帝叙事中都有现成的模型可以套用。在不能用这些模型的前提下,在缺乏阶级叙事的土壤里,美国老乡们如何应对的呢?东边不亮西边亮,他们从印度那里借来了“种姓”叙事——一种未曾设想过的道路。主创老乡们明显对“种姓叙事”期望很大,他们不隐瞒想把这个叙事推广到印第安人、巴勒斯坦人、日本部落民、非洲难民等各大群体身上的野心。事实上“种姓叙事”的应用前景也确实非常广阔,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18世纪为殖民服务的国际法里的“文明圈理论”(《反对种族主义,本该是常识》),到美国“白人”概念的发展史(《在美国,谁算白人?》),再到今天以色列开除巴勒斯坦人人籍,以及美国将俄罗斯人打成“国际贱民”的尝试,乃至我国舆论场上土殖动辄喜欢以“文明”、“启蒙”自居、用“支那”、“愚民”等词汇秀优越感的惯常操作,无不可以用“种姓叙事”来解释。这几年美国的极左翼进步派作家是搞出了不少这类型的解构模型的,都挺有关注的价值的。比如之前《纽约时报》打头搞出来的“1619 Project”,把美国建国的开端从伟光正的北美十三州打赢独立战争改为1619年8月末第一批非洲黑奴抵达弗吉尼亚,将奴隶制在北美的开启重新确立为美国国家的开端——“不要忘记美国的真正起源”。又比如这里引入种姓概念解释美国的种族问题。应当说这些剔除了“白人中心论”的视角都有其言之成理的地方。对于美国的保守派老乡们来说,像“1619 Project”和“美国不平等的起源”这类不断涌现的重新溯源类的作品,简直是大逆不道,在挖美利坚的根。我们举个例子。保守派重要阵地《国家评论》就专门为电影《起源》发了篇影评,近似于破口大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这篇评论来看,这篇影评从头到尾并无多少说理,特别是针对上面截图里的核心推理的反驳,但胜在“激情澎湃”,作者主要通过嘲讽电影没得奖以及骂导演是个“宣传员(propagandist)”等策略来实现打击的目的。美国内部关于这些争论是非常激烈的,种族矛盾延烧到了美国的建国历史领域,发展轨迹出人意料又都在情理之中。我们最后讲个笑话结尾。《国家评论》炮轰《起源》的大字报,作者叫Armond White,算是保守派专门豢养的针对黑人文艺人士的打手,看名字就非常“白”,但是呢,这位白大爷是个正儿八经、如假包换的黑人。这还不是最有趣的,最有趣的是当《国家评论》和白大爷怒不可遏地狂骂《起源》电影的时候,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为“种姓叙事”所强调的“种族问题只是表面、核心不是种族问题”提供现成的论据。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