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商业卫星图片显示,山东舰曾出现在菲律宾附近海域,有分析认为“中方首次派出航母前往菲律宾近海,有威慑之意”。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今天表示,海军航母编队组织远海实战训练,是年度例行安排。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张晓刚:近期,山东舰编队赴相关海域进行远海实战训练,系年度例行安排,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今后,中国海军将常态组织类似演练,不断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这一周,中国官方和智库发布了三份发布关于南海问题的重磅报告。
第一份是8日发布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受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及其相关联的人类活动。
锈迹斑斑的非法“坐滩”军舰。(图片来源:《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第二份是10日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第三份是11日发布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报告梳理了南海有关争议问题的本质,并对南海仲裁案裁决的管辖权问题,仲裁裁决在历史性权利、大陆国家远海群岛、岛屿地位等问题上的法律解释和适用与事实认定问题,以及仲裁庭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批驳,进一步向国际社会揭示仲裁裁决的谬误和其对国际法治的危害。一周之内,中方一口气发布三份关于南海问题的报告,这还是很罕见的。我看网民们这几天在分析中方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察:第一种观察认为,这是我们对菲律宾动手的前兆,因为中国是大国,必须师出有名。华南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11日在《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发布会上指出,在仁爱礁问题上,中方有三个选项,即清零、维持现状和默认。他认为,中国允许菲律宾给坐滩军舰提供人道补给,但阻止运输建筑材料的管控模式代价太大、不可持续,必须要考虑一劳永逸的办法。吴士存先生的观点,似乎暗示中方将采取措施,恢复仁爱礁无人居住的状态。作为一名长期研究南海问题的学者,他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第二种观察,中方通过其他途径,加大对菲律宾的施压力度。中菲双方正从海面上的正面冲突转向法律战。这两种观察都很有道理,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从国家总体战略讲,在东海、台海和南海问题中,台海是主要战略方向。以“5·20”赖清德的讲话为标志,台海局势进入到了新阶段。我认为,我们应该优先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解决起来也会顺利一些。台湾空军拍摄到解放军轰-6型轰炸机(图源:台湾省防务部门)南海问题不是不解决,但当前主要是求稳。熟悉中国安全环境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周边矛盾点挺多的。从现实角度来讲,全面出击是做不到的;从道义角度讲,南海问题,我们国家还是优先用政治手段解决。中方最近这一系列动作,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是一场政治战、舆论战、法律战,目的是制造国际舆论,争取菲律宾以外的东盟国家的理解和中立,不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要对菲律宾方面动手。我们国家的南海战略,始终是在维权和维稳的矛盾中保持平衡。这对矛盾挺难处理的,只能靠领导人的艺术来把握。我认为,中方目前在维权方面还是有把握的,南海局势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如果能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全盘就主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