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科技润泽斯里兰卡:专访中科院杨敏研究员
(采访/撰文:杨诗源)
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于7月12日在首都科伦坡会见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一行。他对中国科学家为当地民生改善,尤其是在饮用水安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地处热带的斯里兰卡,每年的雨季长达三至四个月,急雨骤来骤去。尽管暴雨频繁,斯里兰卡并不缺水,但饮水安全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完全解决,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不明原因慢性肾脏病曾在该国北中部地区高发。
2015 年,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简称“中斯水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在农村建设了多项饮用水处理示范工程,近十年来,为约四千名村民和1300 名学生提供了安全的饮用水。
近日,斯里兰卡中国企业商会(以下简称“中商会”)对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敏进行了独家采访。
缘起: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棘手问题
时光追溯至 2015 年,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成为中斯水中心诞生的基石。此后,肩负重任的中斯水中心,致力于借助科技之力,化解斯里兰卡民众的饮用水安全难题。
早在 2011 年的发展中国家培训班,便已埋下合作的种子。当被问及中斯水中心合作项目开展的契机时,杨敏回忆道:“2011 年起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培训班为合作埋下伏笔。2012 年,一位参加培训班的斯里兰卡供水部工程师回国后写信,反映斯里兰卡存在不明原因肾病问题,怀疑与水质有关并期望开展合作。中科院随即行动,派遣专家赴斯考察。此后,经过一系列努力,最终在双方元首的见证下签署协议,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得以成立。”
▲杨敏在科伦坡接受专访
然而,合作之路并非坦途。面对专业领域的差异和思路的匮乏,项目曾一度陷入困境。谈到项目进行中的困难,杨敏坦言:“最大的挑战在于缺乏将肾病与水结合研究的思路。幸而后来组建了多学科团队,涵盖北大医院、北京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我们自身的环境科学和技术专家,才逐渐找准方向。”
拓展:从水技术到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
中斯水中心的合作范畴不仅局限于水技术,还在持续拓展领域。
中科院专家七月初再度深入斯里兰卡农村,视察饮用水计划的实施情况。同时,一系列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多地举行,涵盖水技术分享以及改善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等内容。今年,香港也参与到了中斯水计划合作项目之中。
香港环保署署长徐浩光率团来到斯里兰卡,分享了香港在污水治理、海水冲厕等方面的独特经验,培训当地人员进行海水监测,并捐赠了两套大气及水质排放模型软件。香港同样属于热带气候,在自然条件上与斯里兰卡颇为相似。
▲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
谈到与香港合作的机缘,杨敏对中商会表示:2022 年,香港在污水流行病学监测预警方面的卓越表现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提供了新思路,双方由此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2023 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功将香港环保署介绍给斯里兰卡中央环保署,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人员交流培训等工作。
未来:“科技聚合”绿色丝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