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近2亿元,涉及80余种超5000盒药品,15人被抓!广东查获一起大型走私药品团伙
据界面新闻,综合近10年来媒体公开报道发现,药品走私案在全国范围内公开的案例并不多见,呈零星散发。走私涉案药品也主要分为两类:紧缺的抗癌类药品和精神类管制药品。
紧缺的抗癌类药品曾是我国药品走私的“重灾区”。然而,这类案件多为患者为求生的非牟利性自发行为。其中,最为人知的案例莫过于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案。
此事当年引发了巨大舆论关注。尤其是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再次引起社会广泛讨论。随后,国家对进口抗癌药降关税,并通过谈判将其纳入医保,国内仿制药和创新药也纷纷上市。此外,国家严厉打击境外代购药品,使相关走私案件数量逐渐减少。
精神类管制药品至今仍是我国药品走私的重灾区,相关案件也多与涉毒有关。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走私、贩卖精神类管制药品”,统计公开信息发现,从2021年起至今,接近四年内共有771起涉及走私、贩卖精神药品的刑事案件。
这些案件中,大部分药品数量较少,管制药物成分含量较低。涉及走私、贩卖的精神药品包括一类精神药品三唑仑,以及二类精神药品佐匹克隆、唑吡坦、咪达唑仑、阿普唑仑、氟硝西泮、氯硝西泮、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据央视新闻,今年6月26日,记者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正在全国开展的精神药品专项检查,重点对依托咪酯、右美沙芬等2023年以来新列管品种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此外,国家药监局会同相关部门将依托咪酯、右美沙芬、含曲马多复方制剂等13个品种增列入麻精药品目录进行严格管制,遏制药物滥用蔓延势头。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临床主要用于疼痛、失眠等疾病的治疗,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但非医疗目的使用可导致使用者成瘾,还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禁毒人民战争深入开展,传统毒品获取难度加大,供医疗使用的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和滥用风险加大。针对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国家药监局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创新监管方式,有效保障麻精药品医疗需求,坚决遏制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和滥用。
国家药监局提醒公众,滥用麻精药品可导致使用者成瘾,请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麻精药品,自觉远离药物滥用。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校对|段炼
封面图自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广东药监、界面新闻、央视新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