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学姐: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学硕士项目?就读体验+申请建议|直播回顾
心理学硕士:临床方向 vs. 其他心理学方向
以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项目为例,心理学硕士项目大致可分为有机会接触来访的临床大类和其他的心理类别。
1) 临床类:指有机会接触来访,做咨询/治疗(therapy)的项目
*研究为导向 #实践为导向
General psychology/clinical psychology 泛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MHC) 心理健康咨询*#
Social work (clinical track)社会工作#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MFT)婚姻与家庭咨询#
School counseling 学校咨询#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 应用行为分析#
2) 其他: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human development, family science)发展心理学
Forensic psychology 司法心理学
Organizational/industrial psychology 工业组织心理学
Cognitive science 认知科学
Public health 公共卫生
临床类中,只有第一个泛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研究导向的项目,其他均为实践导向。实践导向是指,读完这些相关的硕士项目之后,是有资格考相应的证书,直接进行实践执业的。
五个实践导向项目中,心理健康咨询(MHC)是学习心理咨询;学习心理学相关,也可以选有社会工作(social work)中的临床方向;婚姻与家庭咨询(MFT)一般包含了家庭、伴侣咨询;学校咨询(school counseling),一般是会和中小学生打交道;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 ABA,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学习。
本次分享将特别对比哥大临床类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项目,也就是泛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咨询的对比。
临床心理学硕士 vs. 心理健康咨询硕士(MHC)
a.课程设置:
毕业要求:
两者的课量有明显区别,MHC的课程要多很多,60学分课程对应20节课,而临床心理的36学分对应12节课。
临床心理项目要求传统意义上的硕士毕业论文,但是不需要答辩,MHC则没有论文的要求,只需选择一个实习中的来访写案例分析报告。
此外,MHC要求通过CPCE考试,为下一步成为注册咨询师做铺垫。
课程和学分
要求课程:
从要求课程来看,临床心理项目没有必修课程,但是提供了10个更为细分的小方向去精进,同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课程。例如,哥大同时提供了的成人和儿童的精神病理学课程,一名对儿童和家庭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则更需要选择针对儿童的病理学课程。
在哥大,这些细分方向中也有较大的,例如第四个分支相关的教授很多,而第八项研究方法论,也会涉及到统计或其他专业的课程。除了一些偏向理论的方向,也有第七项更偏临床实践的方向,既有更细分的咨询实践课程,如认知行为治疗(CBT),纯粹作对比的比较心理疗法(comparative psychotherapy)课程。
MHC的要求课程则均为必修,且与咨询(counselling)直接相关,除了咨询基础伦理等课程,也会有更细分的心理咨询小方向,比如生涯发展咨询、团体咨询等。
其他课程:
其他课程中,临床心理项目有9分要求选择和临床心理不那么相关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其他相关方向的兴趣。由于偏重研究,实验中需要处理数据并分析,因此往往会选择许多统计课程。发展心理和神经科学则有专门的department,课程也较为丰富,例如eye tracking眼动技术,就是一门神经科学实验方法的课程。另外还有9分自由选择,可以选心理相关,也可以选其他课题。
MHC则有12分的半必修课程,要求在四个相关板块中选择一节学习。特别注意,MHC还要求了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是6学分。剩下的12-18学分,则根据自身学分情况,自由选择心理相关课程即可。
总结:
临床心理学:课程灵活度很高,可以选很多心理学以外相关的课程(统计、神经科学等),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分支(10个方向),此外还鼓励同学们参与科研。
心理健康咨询(MHC):课程的灵活度相对较低,需要严格按照课程大纲来上课,必修课或半必修课较多,课程内容更加侧重于培养实践能力。
b.临床实习
临床心理学是没有强制实习要求的,但是哥大也有一些合作机构,可以自己申请志愿机会,也能积累一些临床实习的经验。
MHC则要求了整个研二为期一年的part time实习,这是项目很重要的一部分。哥大有专门的advisor负责给同学匹配实习点,实习点也有匹配的一对一督导(supervisor),指导同学在实习点的临床工作。有时督导会来旁听同学做session的过程,结束后给予指导,也会检查同学的咨询记录,并一对一地和同学分析手头的案例。此外同学还需要参加学校每周一次的课,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实习点的心得体会,讨论棘手的案例。这样的实习设置使得MHC的项目可以既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训练,也可以保障学生在实习点的咨询技能精进。
c.研究
导师制度:
在哥大,由于课程没有要求必须做研究,临床心理项目是非 mentor 制的,即入学不匹配导师,不必一直跟着某导师或进入某实验室。但由于毕业论文是以研究为导向的,最终同学也会找一个导师来指导文论。哥大该项目的研究导向,更多是鼓励同学加入不同的lab,探索自己的兴趣。
而MHC是无相关要求的,由于课业量较大,平均每学期5门,最后一年还有实习,并不强调研究。
研究资源:
研究资源情况主要涉及临床心理项目,MHC不作要求。
首先,学校的邮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研究资源邮件服务,项目里学生的邮箱会自动订阅该服务,学校里的项目负责人会收集各个学校研究的机会发送到邮箱中,平均每天都会有2-3封,同学可以选择合适的研究项目发送简历并进行面试。
其次,哥大自身也有很多研究资源,像教育学院有 20 多个全职教授,拥有 40 多个大小不一的实验室,除了心理学部分之外,还有隔壁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实验室,大家也都是可以申请加入的。
此外,哥大也有附属的医学院,会做比较多相对严重的精神病理学相关的研究,可以申请去当 志愿者,只是因为工作地点在各个医院需要通勤。
最后,即城市本身也会有很多资源,比如在纽约,还有很多其他学校和医学院时不时会招心理相关的研究助理,这些都是大家可以探索的。
导师待过三个实验室,两个是在哥大医学院,一个在 纽约大学 ,分享者表示总体来说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只要愿意稍微花一些时间精力去申请,还是有很多合适的资源有待探索。
iWanna「背景提升」项目能对接到什么样的岗位?|高频问答
d.职业发展
常见职业路径:
由于临床心理项目非实践导向,也没有实习相关要求,深造是最常见的方向。
而MHC最常见的职业发展就是做咨询师,虽然对应的证(license mental health counseller, LMHC)和社会工作(social work)还有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考的证有一些区别,但基本同属一大类,都是当咨询师(counselor or therapist)。
其他职业路径:
临床心理项目除了深造外也可以选择工作,最常见的就是继续做科研相关工作,如全职的科研助理。其中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涵盖范围较广,有的更注重临床,有的更注重研究,具体可以细看工作描述;而lab manager的工作是协调实验室中各成员,同时也跟进几个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能积累一些研究经验。也有利用自己的研究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进入相关业界做一些与心理学交叉的工作,如用户设计等。
MHC项目也并非不能选择继续深造,只不过往往选择更偏实践的项目。
Note1.
"Unfortunately, most programs cannot do both."
由于研究类项目的临床实习和训练无法达到执业标准,实践类项目课业繁忙难以同时完成科研任务,一般来说,硕士阶段的临床类心理学项目需要有取舍:研究和实践不太能兼顾。
Note2.
1. 本次分享主要是针对美国的情况,对欧洲或者其他地区可能不是特别适用。
2. 仅以哥大作为例子,不代表全美所有学校的情况(比如有的研究导向的硕士是mentor制,有的提供funding)。但课程结构及培养目标非常相似。
研究导向mentor制需要一开始确定导师,跟随实验室做相关主题研究,而非mentor制可以在互相关联性不大的lab做课题,有更多自由探索的机会。
有funding的情况下,相应也可能强制同学在学习之外完成一些助教或研究助理的工作,因此可能缺乏时间精力探索其他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虽然同类项目中有一些差异,但归根结底,同类导向的的课程结构还是很相似的。
3. 同时提供研究导向的心理学硕士及实践导向的硕士的学校还有很多:NYU, Boston University, UIUC, CUNY (Hunter College & CCNY),Wake Forest University等
注意:同一学校的两类项目可能会要求只能申请其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学硕士项目?
最简单直接:根据职业发展目标。
1. 学术界教授
需要博士学位。无论在国内国外都需要博士学位。国外而言,意味着硕士毕业后继续深造,且教授除了授课也有研究,一个研究导向的硕士项目会更适合。
2. 咨询师
1) Doctoral-level: psychologist
2) Master-level: counselor, social worker等
不同学位阶段的对应不同对应执照,doctor level是psychologist,master level是counselor、social worker之类。
Note3.
1. 一定要读硕士才能申请PhD或PsyD吗?NO!
1) 大多数PhD项目只要求申请者有本科学位,部分PsyD要求有硕士
注意:此条针对美国情况。
欧洲PhD是岗位制,往往要求硕士毕业,而加拿大更像硕博连读,申请master往往会继续读PhD。
2) 其他提升竞争力的方式:full-time RA,post-bacc
注意:需要考虑签证问题。
若本科获得在美国工作资格,不一定要选择硕士,可以考虑通过申请全职RA来提升竞争力;后学士post-bacc需要补上心理相关课程,学校也会提供研究机会,具体可见Gap Year:美国心理学硕士和学士后项目介绍、文书密码与申请指南 | 直播回顾
2. 想以psychologist的身份 (doctoral-level) practice,一定要读 clinical/counseling PhD或PsyD吗?NO!
1) 其他可以实践的PhD: school psychology,marriage and familytherapy, social work等。
由于临床和咨询的PhD难度大,PsyD的学费也逐年上升,较为昂贵,因此也可以考虑选择其他有实践内容的PhD项目。
注意:在美国,没有针对PhD的实践相关的psychologist执业资格证,PhD和master的资格证是一样的
2) Respecialization in clinical psychology:适用于其他心理学相关的PhD
类似继续教育,适合已经有PhD但不想从事研究或教职、想继续做回临床的情况。满足Clinical相关课程和毕业要求后,也可以考取相关资格证,从事临床工作。
⬇️扫码回顾直播⬇️
导师答疑Q&A
Q1:哥大心理健康咨询方向的培养方案,会不会更加针对美美国本土的文化?对于回国工作的心理健康工作的适用性怎么样呢?
Leslie Huang导师:客观地说会,因为学校在美国,教授的教育背景不可避免也是在美国。但哥大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在纽约,且哥大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学校,比如前面提到的多元文化分支,课程培养中会有相关的议题,大家作为华人也会参与到相关的讨论中,纽约也有华人的实习点可以选择。
关于回国适用性,我知道一个朋友后来回国做了国际学校的心理老师,我觉得还是适用的。因为心理学源于欧洲后在美国发展起来,国内的很多教育资源也是翻译美国的教科书。回国工作最多就是语言的适应问题,在哥大上学你需要用英语和病人沟通,回到国内需要切换到中文,但我觉得这些对于中文母语者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虽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我觉得还是适用的。
Q2:请问MHC这类型专业,跨专业(纯工科)申请的话有什么关于背景侧重的建议吗?目前只做过一些neuroscience方面的项目。
Leslie Huang导师:个人觉得MHC项目还是很看重实践背景,neuro science其实不是太沾边的,当然有比没有好。iWanna这边提供了一些背景提升项目,可以匹配相关的实习和科研。我个人建议还是再丰富一下临床类的经验。
Q3:Counselor Education PhD申请要求和难度怎么样?
Leslie Huang导师:我个人不是太了解,不过iWanna之后会有一个专门的活动讲解这个方向,大家可以保持关注。
Q4:请问您当初是因为想要深造所以选择了临床心理学的硕士吗?如果不继续深造的话一般会去哪些机构呢?
Leslie Huang导师:是的,我当时是因为想要深造,所以选择了临床心理学的硕士。这种类型的硕士说实话就是深造的跳板,不管同学是毕业直接申 PhD 或PsyD,且大多人都会选择深造,即便工作也是研究相关的,比如full time RA。
若不继续深造会去哪里,这个目前我了解有限,我知道有人去做user design等一些需要心理学原理和统计工具的工作。如果大家是正在读研究导向的硕士,但又不想深造的话,我个人会建议多去上统计或计算机这种工具类的课程,丰富自己的硬实力,结合心理学找这种相关的机构或是工作。
Q5:请问不知道了不了解 哥大Social Work实习匹配是不是不一定能匹配到心理咨询分支?是不是因为整体招的人比较多 ?
Leslie Huang导师:哥大的社工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我记得社工可以选择clinical的分支,这位小伙伴可以更细致关注哥大社工的情况。
Q6:Respecialization一般要读多久?
Leslie Huang导师:我觉得这个应该是看个人的情况,一般来说应该是part time,晚上上课。也需要看想申请的 PhD 是什么,如果跨度较大,可能需要补比较多的课,时间也相应更多。
一般来说,临床心理学PhD对伦理和干预的课会有要求,以及要求一些其他心理学分支不会上的课程,这个我没有办法给出特定的数字,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Q7:请问哥大clinical专业申请NY的lab,进去后是只能接触一些较杂的任务吗?有机会和师兄师姐合作写文章吗?
Leslie Huang导师:就哥大而言,一般硕士阶段进入lab会期待你待两年,第一年的确活比较杂,但第二年作为lab里的前辈可以接触到更深入、核心的任务,也会有合写文章,我自己是跟着师兄师姐有一篇文章和两个会议的发表。
其实机会是很多的,各大的 lab 一般来说都不小,大家是硕士生,但lab里有教授手下的博士,甚至是博士后,我在的一个Psychosis 的 lab 教授还和约翰霍普金斯的博士生有合作,就是其实教授的资源蛮多的。不一定会局限于和哥大的同学或者师兄师姐合作,还有其他的合作机会。
Q8:老师可以分享一下进实验室的套瓷经验吗?
Leslie Huang导师:一方面,前面提到email listserv会推送很多实验室的招聘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具体来说,通过招聘信息了解一下教授正在做什么,是不是你感兴趣的,也可以稍带提及自己有什么相关的背景,或是为什么感兴趣。更多详细情况,大家也可以约我的 1V1 咨询,可以深入聊一聊套瓷,包括PhD博士套瓷都可以聊。(累计服务1900+人次,「1V1课时包」帮你解决的申请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