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团队研发柔性振动薄膜电机,有望用于虚拟现实交互和薄膜耳机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中,发现这些可穿戴智能装备具备振动提示的功能。
但是,其所使用的振动单元多数为线性电机或电磁马达,这些振动单元的硬质属性限制了可穿戴设备的潜在应用场景。
与之对比的是,柔性的振动单元可更好地贴合人体,提高振动信号的传递效率,并且提升穿戴的舒适性与便利性。
近年来,软体驱动相关技术的学术研究较为火热,但是由于相关驱动条件、驱动器性能等因素限制,商业转化落地的产品并不多。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团队研发了一种柔性振动薄膜电机。他们创新性地设计了基于电粘效应的电场诱导机械振动(EFIMF,Electric Field Induced Mechanical Flapping)马达。
这种设计利用电粘效应对电机振膜施加形变,将电能转化为振膜的弹性势能,当电场消失后,振膜释放弹性势能,从而产生振动。
这种原理使得薄膜电机鲁棒性极强。举例来说,在下方的视频中,研究人员用金属针刺穿了振膜电极,但是振膜仍然可以振动。
视频丨薄膜驱动器被针刺穿后仍然可以运行(来源:Sensors and Actuators:A. Physical)
此外,研究人员还用 EFIMF 马达驱动了一只机器昆虫,该昆虫可以幸免于连续锤击而保持运行能力。
视频丨机器昆虫可以幸免于连续锤击保持运行能力(来源:Sensors and Actuators:A. Physical)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EFIMF 马达的强容错能力与强鲁棒性,为相关装置的运行寿命提供了保障。
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冀晓斌副教授表示:“EFIMF 马达推动了柔性驱动单元从试验研究向实际应用方向迈进。
从成本上看,该技术非常具有产业发展前景。如果扩大量产规模,相关器件的成本有望降低 1 个数量级。”
图丨冀晓斌(来源:冀晓斌)
近日,相关论文以《电场诱导机械振动马达可实现软体机器人和可穿戴应用》(Electric field induced mechanical flapping motors enabling soft robotic and wearable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 Sensors and Actuators:A. Physical 上 [1]。
中山大学潘非非博士是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冀晓斌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飞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图丨相关论文(来源:Sensors and Actuators:A. Physical)
在设计 EFIMF 马达结构的阶段,为优化其输出振感,提升其鲁棒性,研究人员推翻了多种设计结构,最终确定了目前的结构形式。
在对应的加工参数调试阶段,他们在加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意外”的问题。
比如,激光雕刻较多数量的图案时,由于对基底释放大量热能而导致基底产生变形,从而影响雕刻效果。
“通过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目前我们可以单次进行大量的器件加工,并且保障每个器件的质量。”冀晓斌说。
图丨(a)EFIMF 马达原理图,(b)由 EFIMF 马达驱动的软体机器昆虫躺在树叶上,(c) 由 5 个 EFIMF 马达供电的柔软触觉手套,每个手指上有一个 EFIMF 马达(来源:Sensors and Actuators:A. Physical)
据了解,很多驱动机理被用来驱动薄膜振动类器件,包括气动驱动器、介电弹性体驱动器(DEA,Dielectric Elastomer Actuators),以及液压放大自修复静电驱动器等。
每次穿戴过程会对装置产生一定程度的损耗,长期来看,可穿戴设备对器件的损耗较大。因此,对装置的容错性与鲁棒性要求较高。
相对于其他驱动原理,电驱动机理更有利于装置整体的集成与控制。对于现有电驱动振动薄膜,介电击穿是一种主要的失效模式。
DEA 虽然可通过利用介电击穿的漏电流产生自清洁效应,而免于被介电击穿。但是,对于可穿戴装置而言,漏电流会对穿戴者造成电击,影响穿戴效果和安全。
EFIMF 马达的设计,既具备可免于介电击穿的自清洁能力,也能通过基底保护,最大程度地减小穿戴者受到漏电流电击的风险。
冀晓斌表示,EFIMF 马达的鲁棒性非常适用于可穿戴装置。并且,它不涉及液体封装,从而可以保障装置的鲁棒性。
视频丨触觉反馈手套展示(来源:Sensors and Actuators:A. Physical)
EFIMF 马达的优势是柔性的本质特征,因而与人体接触的振动单元皆可作为应用场景。
为加速技术落地,目前,该课题组已经开发出一款无线、轻薄、便携的触觉反馈手套,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场景,使穿戴者与虚拟物体进行交互。相关装置在医疗、工程的虚拟培训中,具有应用潜力。
另外,薄膜电机的振动效果以及宽振动频域,使其可用于薄膜耳机等发声单元。“目前,我们已研发对应的薄膜耳机样机,并正在优化耳机的性能,期待能尽早推进相关产品落地。”冀晓斌说道。
目前,该课题组已经将薄膜电机的驱动电压降低至 300V 以下。并且,具备制造更大阵列结构的能力。
接下来,他们计划进一步优化薄膜电机的输出功率密度,优化相关驱动控制方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