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比亚迪/亿咖通「杀进」激光雷达,速腾聚创单台亏损近2千元

比亚迪/亿咖通「杀进」激光雷达,速腾聚创单台亏损近2千元

汽车

当高阶智驾赛道还在奋力推高规模化之时,作为其中核心传感器之一的激光雷达,供应商们可能正在经历煎熬。


“比亚迪有很强的优势,比如激光雷达,如果市场行情3000元一颗,我们可能只需要900元的成本。”这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4年比亚迪汽车(大中华区)商务年会的一段表述。


考虑到此前王传福曾对外表示,“30万元以上车型将全面标配高阶智驾系统”,这意味着,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擅长垂直整合的比亚迪,有了新的想法。


实际上,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显示,目前,比亚迪正在对外大量招聘激光雷达技术研发工程师,包括激光雷达电路研发、光学仿真设计、内参标定等多个岗位。


而在过去几年时间,比亚迪已经陆续完成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以及相关软件算法的自研和量产上车。激光雷达,也成为比亚迪全栈智驾方案落地的下一个关键环节。


这对于比亚迪的供应商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比亚迪参股投资的激光雷达上市公司速腾聚创,压力倍增。


本周,速腾聚创发布IPO后的首份完整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大增111.32%;其中,来自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1.60亿元增至7.77亿元,同比大增384.6% 。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已成功取得22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63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并为12个品牌的24款车型实现SOP。


相比而言,该公司去年来自非汽车行业的收入则同比22.0%;这意味着,在短期内来自汽车行业的收入将是其能否在二级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从产品单价、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速腾聚创来自汽车行业的激光雷达产品销售为24.3万台,折算单台价格为3197.53元,基本吻合目前市场给出的参考数据。


不过相比而言,该公司的非汽车行业产品销售单价仍高达1.12万元。这也直接体现在产品的毛利率方面,数据显示,去年速腾聚创的汽车激光雷达毛利率为-5.9%,尽管相比上一年度有大幅改善,但依然不太理想。



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非汽车行业激光雷达毛利率继续提升至44.3%,这也帮助速腾聚创在去年实现整体毛利率的转正(从-7.4%到8.4%)。


但,这也无法挽救公司的持续净利润亏损。数据显示,2023年速腾聚创净亏损43.31亿元,同比继续扩大107.62%



按照去年汽车业务毛利率亏损4.58亿元测算,速腾聚创向车企每销售一台激光雷达,就要亏损1884.77元。而从整体业务角度来看,公司去年每销售一台激光雷达(按照调整后)净亏损1671.80元。


此外,在头部大客户变化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华为(问界及其他,包括代工)时隔一年重新成为速腾聚创的第一大客户,贡献营收3.67亿元,占速腾聚创汽车业务收入比重接近50%。



小鹏汽车则从去年的第一大客户降至第三大客户;去年,小鹏G6曾因激光雷达等零部件供应不足,一度出现新车交付周期拖延的情况。


同时,为了继续降低智驾系统成本,小鹏汽车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XNGP开始主推「重视觉、轻雷达」方案,尤其是全新升级的面向全场景智驾的XBrain,重大突破就是摆脱对于激光雷达的依赖。


此外,作为速腾聚创另两家潜在大客户,极氪在今年开始加大了激光雷达配置车型的投放,比亚迪也准备推出10款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型。


不过,从技术开发层面,还存在不确定性。此前,极氪智能驾驶负责人陈奇向媒体透露,“不采用激光雷达的方案,天花板也未必很低,这要看如何去做——做得好,天花板一样可以很高。”


按照陈奇的介绍,目前,关于激光雷达版和无激光雷达的纯视觉版本,极氪的两套方案都在同步开发。这也是目前整体市场的现状,而比亚迪、吉利作为速腾聚创的股东,也有所动作。


除了比亚迪已经在自研,吉利控股集团参股的亿咖通,在本月也正式对外发布200米探测距离的长距半固态主激光雷达,以及用于感知车身周边3D环境的短距全固态激光雷达。


其中,亿咖通还专门定制了90通道VCSEL光源和大面积SPAD面阵,以及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驱动芯片。同时,该公司继在武汉东峻与杭州富阳布局智造中心后,也在开启全球布局智能制造中心计划。


而在亿咖通CEO沈子瑜看来,“以后不会再存在什么只有激光雷达的公司、什么单纯的毫米波雷达公司,只会存在的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公司。”


这意味着,激光雷达市场的战局正在发生剧变。毕竟,汽车行业的供应商一直都是规模化生存模式,单一产品线胜算并不大。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中国市场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新车44.03万辆,合计57.09万颗,同比增长341.19%;


此外,2023年,15个品牌标配上车激光雷达,但市场依然高度集中。其中,理想、蔚来、小鹏三家新势力搭载量均超过10万颗,成为市场的贡献主力;华为系则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力。


这进一步凸显后续市场增量的不确定性,「如果还只是这几家车企是主力客户,市场肯定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续的。」但,其他车企能否跟上,实际上还是一个不小的变数。


而对于速腾聚创来说,强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不止一家。众所周知,大疆此前旗下的览沃(Livox)就曾是国内最早实现激光雷达规模化上车(小鹏P5)的本土供应商。


不过,览沃在近两年已经把业务重心转向非汽车领域;而车载激光雷达业务已经转至大疆车载。后者正在推动激光雷达发射和接收系统的光学设计,光学元器件选型以及光机组件和系统验证测试。


就在今年3月,有着「价格屠夫」之称的大疆车载,首次对外推出了「惯导三目及激光雷达总成」,可以替代市面上的“激光雷达+前向摄像头”方案,并且成本降低30%~40%。


按照该公司的预测,随着方案成熟以及与L3异构域控制器的组合配置,在2026年左右,这套方案将下放至25万级别车型上。“集成激光雷达的视觉方案,成本应该不会超过目前分离式激光雷达的价格”。


此外,不同于目前主流的外置式独立激光雷达设计,这套方案实现激光雷达与前向摄像头总成的深度集成,实现舱内布置。「我们正在与福耀玻璃合作,解决系统与前车窗的适配问题。」


不过,对于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公司来说,好消息是市场增速依然稳健。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24.65%。


但坏消息是,经过上一轮市场洗牌,竞争对手的实力不减反增。不管是比亚迪、亿咖通,还是大疆车载,新进入者不容小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强智能」量产新型激光雷达|36氪首发又一家激光雷达公司突发裁员!前装突围、价格战阴影笼罩行业阿里员工王某:1年贪污1个亿,炒股亏损近千万还被朋友用假黄金诈骗红梅「以价换量」能否奏效?速腾聚创急了!客户都在做两手准备蹭「特斯拉」流量?Luminar激光雷达或被马斯克“下架”特斯拉FSD要来了,激光雷达也迎来了它的跨越鸿沟之战某电商平台基层员工一年受贿9200余万元,股票账户亏损近千万!警方查获大量金条现金,细节触目惊心全年交付上看150万台?车载激光雷达短期变数仍存4家国产芯片领衔,商汤亿咖通在列!智能汽车算力峰会嘉宾阵容大更新,全面拆解算力变局搭载率超16%!激光雷达行业即将“跨越鸿沟”,谁能抢占主流市场?自研国产测绘级激光雷达,「珞珈伊云」完成数千万元融资|36氪首发激光雷达厂商Luminar裁员20%问界新M5发布,24.98万起!标配华为智驾,12小时预定超1万台,余承东:卖一台亏一台接盘的女富豪被索要7.3亿元补偿款,昔日明星股价仅剩9分钱!上市14年亏损近75亿元,分红不到2000万元华为发了没有激光雷达的智界S7!伤害了谁?华为发布会造假?昇腾社区紧急回应;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硬刚,正式起诉美国防部;OpenAI现离职潮:元老科学家们都跑光了丨AI周报极氪卷完,零跑接着卷,16 万 的 C10 就有激光雷达+Orin-X+骁龙 8295DEI不仅政治正确,而且经济正确激光雷达火拼“规模化”,一径科技再放大招,打破性价比“天花板”CVPR 2024 满分论文!LiSA:引入语义感知的激光雷达点云视觉定位网络沾满了童年回忆的手帕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追觅亮出低矮空间清洁终极解决方案自研国产测绘级激光雷达,「珞珈伊云」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早起看早起美国防部再将10多家中企拉黑,重点针对卫星通信和激光雷达领域(附名单)卷上天的激光雷达,现在发展到哪一步?无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雷达你是不是还分不清?自研激光雷达!第三代骁龙8“上车”!亿咖通“火拼”全球智能汽车市场去年炒股亏损近3000万元,昔日“西北啤酒王”翻车了!炒股十年赚的钱比卖酒多,如今连亏两年,公司回应→【长篇小说】县委副书记(025)宇宙人(1505期)两家国产激光雷达头部厂商一季度报出炉;2023财年软银净亏105亿元;马斯克宣布星链在斐济开通;比亚迪:对“宾利车主打人事件”劝架车主奖励20万,车辆终身免费维修保养解读速腾2023财报:激光雷达出货量150万台才能盈利?激光雷达的“焦虑”发布「千元级激光雷达」!万集科技大举进攻,甩出三大产品线东西文化,痛苦磨合的千年未来上海住了20天,街上到处是小鹏,理想,比亚迪,tesla被这些电车群殴好可怜。这就是骗西人来投资的结果。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