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苏珊
苏珊和中国有渊源,小时候穿着中式小衫,团团圆脸,很囡囡相。她父母原先在中国做皮毛生意,生父得了肺结核去世以后,母亲卖了生意回到美国。
可是她和中国只有渊源没有血源,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犹太血统。全名叫Susan Sontag。这个名字如雷贯耳许多年,百科维基和谷歌介绍她是作家。百科和网络只能罗列,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何能被罗列尽?我决定读她的书,和关于她的书。攒了三本:On Photography,Sempre Susan: A Memoir of Susan Sontag, Sontag: Her Life and Work 。
之所以选On Photography,因为喜欢摄影,希望对我有所点拨。一开篇,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桑塔格不是摄影师,绝不会谈摄影技巧或者摄影人的困惑。她热衷艺术,喜欢思考视觉艺术的意义、抽象符号用场、艺术家的道德。。。桑塔格挥舞着鞭子,到处抽。虽然抽的人不是我,我也晕了。她不是作家吗?作家的手怎么这么长?这么狠?
把桑塔格的高论先置于楼阁几天,开读第二本,Sigrid Nunez 写的回忆录。写桑塔格的书多如牛毛,只所以选Sigrid Nunez 的书,是因为和朋友的一个约定。Sigrid Nunez的书2018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我读了有点不买账。“再读一本她的书,给她第二次机会?” 这本回忆录让我对桑塔格亲近了许多,也疏远了许多。这要赖Sigrid Nunez。她比桑塔格小一辈份,七十年代中期曾经给桑塔格做过助手。那时桑塔格已经大名鼎鼎,Sigrid还在读书。导师的姿态,晚辈的战兢,自大和微小的关系贯穿始终。更要命的是,Sigrid还和桑塔格生活了一段时间,几乎成了她儿媳妇。桑塔格的缺陷在近距离的接触和细致入微的笔下暴露无遗。桑塔格是高知,在生活上低能,处事上时常令人匪夷所思,尤其处理和儿子的关系上使人百般困惑。说Sigrid生活在一个三角关系中也不为过。她最后黯然搬离和退出。这本书毕竟是从Sigrid角度写的,关于她那段生活的回忆。好在Sigrid写回忆录时已是成熟作家,没有把这本书变成道德谴责的案台。和Joan Didon 写作风格一样,显示出大家风范。桑塔格的慷慨、对晚辈的提携和教导,尤其是她的才能,跃然纸上。Sigrid让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桑塔格。
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桑塔格的地位如此高大。而且这么多人写她,一定有原因。桑塔格的多性恋,我早有所闻。但,我拒绝相信这是主要原因。
Benjamin Moser写的桑塔格传记,就这样上了我的案头。832页!从她出生一直到去世,和她有交集的家人、学者、大作家,名人、艺术家、评论家。。。林林总总都有阐述描写,活脱就是百科全书。她在世的71年,从1933到2004年大事记都在书里,因为桑塔格也是个活动家。世界上有点大事,都有她的声音甚至身影。她从不标榜自己是女性作家,认为作家就是作家,和性别无关。她敬仰的是今古大家,她要看齐的是所有在世的学者,如果把自己局限在性别或者犹太族裔圈子,她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她。她毕生鞭挞标签,哪怕是艺术标签,她也要抽上几鞭子。她痛恨平庸,哼哼唧唧的人她不耐烦,所以她的朋友圈里人都是有才有气的人。那么她是势利眼嘛?势利眼的定义是对高出身或高收入的人献媚套近乎,我没看出她对钱对名对权有兴趣。人为食亡,她为才死。所以桑塔格对高成就的人没有免疫力,用她自己的话说,“I am only interested in people engaged in a project of self-transformation.” 她一次次堕入爱河,一次次匍匐在谁的脚下,非才即艺也。让我迷惑的是,桑塔格的文字非常冷静理智,不管小说还是专著,都来自本人的生活或者生活圈,但保持着远远的第三人称距离,从不说“我”。她的观点锐利深刻,喜欢分析,连小说都会写成哲学文章,更别说论文式的专著了。难怪她本科、研究生专攻哲学。这样的人,在个人感情上却特别冲动。17岁爱上自己的教授,约会十天就结婚了。18岁大学毕业,19岁生了独子。去芝加哥上大学前,有过第一个同性恋人。8年的婚姻结束以后,她有过很多同性伴侣,每一次的分手,都让她心碎。心碎之后,急急再爱。桑塔格对异性,有点分不清爱慕和爱恋,只要敬佩就心生浪漫,就要有肢体纠缠。也许对她,思想的碰撞没有肢体的亲密就不算真实和深刻。
如果论起桑塔格,停留在她性取向上,我也流于粗俗,加入了自己刚开始拒绝的那个队伍。能做到十天之内啃完832页的书(后面三分之一是文献资料和图像啦),实在是因为这个人太丰富。十足的书呆子,却不是天生的。小时候的哮喘久治不愈,母亲只好搬到亚利桑那州。封闭的小地方,书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口味之杂,到十四岁,读书量超过大学教授。即便成名以后,桑塔格依然每天至少一本书。她的另一个嗜好是看电影,还是坐在超级靠前的位置,前三排正中央。多者一天几场。超级影迷造就了影评家,后来造就了导演和剧作的材料。只不过看懂的人不多,她的电影和小说同工,抽象跳跃。就是她给她赢得声誉的专著和杂文集,得奖而不登畅销榜,稿费养不活自己。有着几十万藏书的她,在我看来并不呆,她博学广才,在各个邻域游刃有余:哲学,宗教,社会学,艺术,神学,语言,文学,心理学。。。凡是文化相关的领域她都涉足。按照Benjamin所说,桑塔格有种使命感,总觉得自己肤浅,什么都要学。她对新学说、新流派比较敏感,她自己的接受程度也是曲折渐变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她既批判又受影响:26岁就和丈夫合写了《弗洛伊德:道德家的心灵》(Freud: The Mind of the Moralist),对影像和符号的解析贯穿了她的文字和著作。尼采等其他德国哲学思想深深吸引她。在法国的2年,打开了她的视野,不光是法国文化,桑塔格常常成为美国国内介绍他国文人、文章第一人。桑塔格后来成为国际文人,享誉世界,一来和她广泛社交有关,二来确实因为她的影响力不容置疑。说起社交,说不好她是花朵还是蝶,总之身边人不断,即便离婚后再无婚姻。儿子的童年母亲经常缺席,有时她接了儿子放到床上,自己出门会友、爬梯、看电影,凌晨方归。桑塔格的一个怪癖——无法独处。始终得有人和她在同一个空间,即便她在写作的时候。恍然悟出为啥她从不肯在家守着电视看电影。追剧这种事,不是桑塔格的菜。再说,电视剧在桑塔格看来,属于流行文化,就跟摇滚乐一样,不入法眼。依顺推来,她极少化妆,从不买名牌衣服,因为那是流行趋势,她不屑。桑塔格这样的大美人,她要用自己的智慧亮瞎大家的眼。
好吧,是神都要从云端跌下来。如前所叙,桑塔格的人缘不佳,尤其七十年代末以后,对人、尤其亲近的人,言辞越来越刻薄,贬低他人不择时机场合,哀声一片。后人分析,她缺乏共情心(empathy),感觉不到别人的心情,也无法体会自己的言行对别人的影响。桑塔格在日记里也坦白自己愚笨,不敏感。自我批评固然可嘉,还是轻描了伤害。我想为她开脱——刚出名的她并不是这样,她的举止急转直下,第一次得癌症是个转折点。生理健康改变心理健康,这个道理懂得,却依然不能让人释怀。写到此处,我在摇摆:桑塔格得了三次癌症(乳腺癌,子宫癌,白血病),她的意志和不拔非常人能所及,她忍受了超常痛楚,我们又给与多少共情?这个想法的另一端:无论如何,人不能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就像错了要道歉,没有附加条件。桑塔格之所以能两次战胜死神,除了激进疗法,她的信念有很大关系:90%的死亡率,为什么我不可以是那个10%?例外论(exceptionalism)让她跨越了地狱门槛,也是她生性凌驾其他法则之上的根源, “凡是适用其他人的规则,并不适用我。”
可贵的是,桑塔格的书或者其他文字被人评判,她从不为自己辩护,几乎不打口水仗。要说这是例外论的体现也未尝不可。她上百本日记里,充满了对自己的审度和剖析。
有一点,我在传记里没有读到,桑塔格对自己频繁参与和点评国际政治如何评价?九十年代波斯尼亚战争,塞尔维亚人围城萨拉热窝三年半,种种屠杀,国际漠然。桑塔格受邀,数次造访萨拉热窝,并蹲了一个夏天,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不认为是作秀,这样作秀代价高于回报,不值——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没有电,跑弹子弹满天飞,而且她刚第二次从癌症的魔爪逃出来,让人感动。但是,公众人物的活动一旦被宣传出来,就有了作秀的嫌疑。也许她的话剧鼓舞了人心,也许她的出现引起了足够的国际关注,来推进和平进程。桑塔格对自己的参与保持沉默,不谈论。然而公众人物出现在战争现场,不可避免要接受心灵拷问。一些人的动机值得警觉。
读Benjamin写的传记时,我对桑塔格其人的印象坐了几次过山车。从一个令人同情的孩子,到让人起敬的文化名人,到顽强的病人,一位失职的母亲,撒谎者,自恋狂,一个对自己对他人都苛刻的人,一个生活白痴,高尚又微卑,激进又保守。。。集矛盾于一身的人,难怪作家们趋之若鹜。一位矛盾重重的人,身边围了自身矛盾重重的人群:她的母亲,她的儿子,她的情人们,她的Annie Leibovitz。
不平凡的人,有一个很平常的名字。所以Sigrid写她平凡的一面时,用的是Susan。要描述不平凡的她,人们多用Sontag,比如Benjamin Moser。他写了6年,斩获普利策文学奖。 Benjamin Moser的写法,我不尽然赞同,按下不表,此文是向桑塔格致敬的,而不是读书笔记。
桑塔格研究符号和象征,但最后,她自己也活成了一个文化符号,美国公知的代表。是的,把她定位为作家很狭窄,她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作家范畴,读她的书和文章也必须从文化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而不局限在文学范畴。你我读不懂她,或者不同意她的观点,这些在时间的长河里渐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经引发了多少人的辨论和思考,启发了下一波浪潮。
有一点我100%肯定:Annie Leibovitz那本有桑塔格临终相貌的相册,我不会去看。桑塔格要是知道了,会翻身起来和她断交100次。
2021.12.17 美国懒人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