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二十八年的电影”沉默”中 - 对内心的探究
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才能在人心头盘踞了二十八年,心心念念地要把它拍摄成一部电影?而在思考筹备了近三十年后才拍摄出来的电影,又该是怎么样的惊世之作?
因为好奇,在去看电影”沉默”之前,我先读了原著。作者远藤周作,是二战后的文学大家,而他的代表作-”沉默”,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日本文学的里程碑。所谓大巧若拙,远藤看似平实无华的文字却一刀一斧地直捣人心,让我从书的第十页开始到阅读结束,全程泪流满面而不可抑制。虽然文学的造诣未必和泪流量成正比,但书中对人生、文化、宗教的深刻思考和探索,绝对会让人肃然起敬。
根据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制作人兼导演的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回忆,他在1989年从东京开往京都的火车上,第一次阅读”沉默”这本书的时候,就萌发了要将这书拍成电影的念头。之所以用了那么多年才将当年书本带给他的震撼搬上了银幕,是因为他一直在思考,信仰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对信仰理解的不同层次是什么? 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内在抽象的理念准确地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时代。当时掌权的丰臣秀吉改变了以往的政策,开始迫害天主教徒。散布在日本各地的司祭和信徒,或者遭到酷刑,残杀,或者被驱逐出境。在日本传教三十三年之久,身居教区最高职位的费雷拉教父弃教的消息传到了罗马教会,众人皆惊。费雷拉的学生- 罗德里奥和卡卢佩神父主动请缨前往日本。希望能在那里传教的同时,探明费雷拉弃教的真实原因,这是故事的明线,但暗线则是司祭和信徒们对神的寻找过程中身心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过往以基督为主题的作品,因为要站在人的立场去捕捉神的光辉,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远藤却在"沉默"中做了新的尝试。他的故事从人的角度出发,写的是人对神的热爱和背叛。介于英雄和懦夫之间的凡人,一边向往神的圣洁高远,一边又被世俗狠狠地拉回地面。喜欢美丽,是人的天性,而不是爱。而对如残破的人生,却能不离不弃的,才是真爱。当没有鲜花铺路,没有风琴伴奏,只有无尽的折磨和耻辱的时候,才是对信徒最大的考验。当试探和劫难一波接着一波袭来。面对生活的艰辛,同伴的出卖,被追捕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强者选择了尊严和忍耐,甘愿为自己的信念而牺牲。而弱者,往往会陷入恐惧怀疑,甚至会放弃和背叛。"只要将耶稣铜像踩在脚底,向它啐一口唾沫,你就自由了。" 官员威逼利诱着教徒们弃教。人心开始摇摆,在坚守和放弃,圣洁和卑微,坚贞和背叛之间挣扎徘徊。
故事起名"沉默",原本就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弱者的沉默。诸如费雷拉教父的弃教行为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不只是个人信仰的选择,而是整个欧洲在宗教思想上的失败和耻辱。所以弃教的教徒很容易被淹没在以殉教为荣的主流历史中。但远藤却对人性中软弱怯懦给予了充分的悲悯和同情。故事里出现的配角吉次朗就是弱者的代表。 当初是他做向导带着两位葡萄牙神父偷偷登陆日本,并帮助他们找到信仰天主教的小渔村做为栖息之地。可是当别人问他是不是天主教徒的时候,他会低头避开人的眼光,竭力否认自己和天主教有任何关联。他曾经亲眼目睹他的家人因为不肯弃教而被活活烧死,而他选择了卑微地活下去。虽然在生活的重压面前,吉次朗扮演着现代的犹大角色,却因为良心的谴责而再三去神父处忏悔。
二是神的沉默。当无辜的村民被绑在柱子上被海浪淹没的时候,神无语。当教徒的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时候,神依旧无语。唯有海涛拍岸,唯有秋蝉呱躁。
灵魂受到逼迫,信仰遭遇困境,神父罗德里奥向上帝祈祷求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脸色苍白,眼神忧郁,却保持着他一贯的沉默。罗德里奥的疑问也正是《沉默》中的最大问题:如果神存在,那么在信徒如此痛苦无助之时,神为什么要保持沉默?他感到绝望和不安,甚至开始质疑神的存在。可当罗德里奥被抓后游街示众,当他用充满绝望的眼睛注视着向他吐口水的民众时,想起耶稣曾经身负十字架,头绑荆棘,步履维艰地蹒跚前行,被周围的人群耻笑围观的场景,他的心中得到了安慰。夜晚回到黑暗的牢中,罗德里奥再次诵读经文,于是每个字有了新的含义,新的份量。他重新拾起了信念,坚信主不会抛弃世人,主不会永远沉默。
在忍受了皮肉的苦痛,经历了内心的拷问之后,当罗德里奥下定决心要以身殉教的时候,苦寻不见的费雷拉教父却突然出现了。这位罗德里奥曾经最尊敬的导师向他解释了自己当年弃教的原因。并向罗德里奥提出疑问,什么才是基督信仰的本质? 什么是对世人最大的爱?
罗德里奥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面是教徒的呻吟,一面是神的荣耀。当他必须做出是否踩踏耶稣铜像抉择的时刻,神终于打破了以往的沉默: "踏下去吧,踏下去吧。‘我’就是为了让你们践踏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为了分担你们的痛苦才背负十字架的。"
总体来说,电影的表述非常接近原著。与其说这个故事意在歌颂坚守,不如在勇敢直面怀疑和背叛。如同硬币的两面,在悲哀与痛苦中,人往往更加能接近信仰的真谛。如同神的彰现不是皇袍加身的荣耀,而是他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小疑后小悟,大疑后大悟,如此不停地循环往复。在每一次自我怀疑、否定与重新认识中,试探着人们各自心中信仰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