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诗人汪国真
昨天才知晓,诗人汪国真因病去世。虽然除了写诗,他还有别的才华、职务,但是对于风风来说,还是他的诗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影响过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许多年轻人的青春岁月。
最早读的一首汪诗,是【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在诗歌写作的手法上,汪诗比较注重重复和强调,给读者带来心理的渐进式冲击,从而达到作者诗歌的感染效果。在修辞手法上,采用拟人,借代、对比和象征等复合形式,造成浑然一体的综合势态,轻轻扫过读者的视觉和一颗颗年轻跳跃而有时迷茫的心。汪诗纯朴而充满活力,追求而举重若轻,简洁而富含哲理,通畅而跌宕起伏,沉着而青春豪迈,现实又理想满怀。
这首【感谢】之所以一直令人喜爱至今,主要是【感谢】的主题,虽然是生活中简单的一个礼仪,却是人生观非常重要的环节。中国儒教重视“忠孝”思想,其实本质就是感恩文化。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孩子知道感恩,也就是作父母很成功的地方。儿女才华大小,能力高低,多数情况下,是孩子天生秉性,所谓儿女自有儿女福;但是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感激他人,是孩子一生非常宝贵的素质和能力,也是情商的重要基础。知道感恩也就知道尊重他人,更懂得助人为乐的人生意义所在。这样的年轻人,在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就是一时吃亏,也是“吃亏是福”,终归会得到别人的肯定、支持和爱护。孩子在社会上,善于接人待物,有良师益友;在亲人中,孝敬谦逊,尊敬师长;在家中,善待而循循善诱孩子,尊重配偶。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更不会在个人感情上,伤害别人,自然不会作出不忠诚的感情越轨和红杏出墙的事情。
如果说,“忠”是一种入世的大感恩,那么知道和懂得并付予身体力行,这样的国家和团体,是无敌的。然而人性恶,让人类无法在忠孝水平上,全民普及;中国历史上忠孝做得好的先人,基本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历史的脊梁。譬如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视死如归、史可法战死不降、黄花岗72烈士、朝鲜战争上牺牲的中华儿女、抗日战争中英勇就义的华夏子孙、为新中国勤奋工作不计个人得失的先辈们。他们都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先锋,他们都是中华大家庭的开拓者。他们为国效忠,为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谋福利,他们应该得到每一个华夏子孙的感激和铭记。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的母语是哪国语言,如果你身上流淌着华夏的血液,我希望你能感激华夏历史上这些忠贤的先人,因为中国历史和文明的厚积薄发,都是踩着他们的足迹迤逦而到今天。
历史上,很多才华杰出的人,却是大大的奸臣。譬如宋朝的秦桧和蔡京,明朝的严嵩都是大书法家;还有许多艺术天秉的天子,却是个个亡国之君,譬如精通画术和书法的宋徽宗,宋词开拓的旗手和一代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诗风豪迈又不失柔美的隋炀帝杨广。所以从一个人的文艺才华,通过“文如其人”来评判其人品行,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演绎和八卦手段。
那么汪国真诗人品行和为人如何呢?因为【感谢】道出诗人对人生真情惊喜之后的感激,无法言谢的真情实意。据网上信息反映,一个叫“诗人大卫”称道:“不敢相信, 诗人汪国真今凌晨两点十分去世。他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有君子之风。与他出行过几次,印象特别好,音容笑貌依在……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诗歌评论家刘春也道:“在首都机场听说汪国真于今日凌晨病逝,享年59岁。这是一个我中学时热读过的诗人。其实,几乎所有70后诗人都读过他,虽然有的人成长起来后不敢承认这一过程。去年汪国真来桂林,我们还一起夜游两江四湖,可惜……。这是一个很谦逊的君子。悼念!”
是啊,一个心怀感恩的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名人明星,他们都是平易近人,与人为善,对社会,对同事朋友,对家人,都是人中翘楚、仙群上品,都是人类情怀的宝贵财富。诗人汪国真的仙逝,是中国诗坛不可弥补的损失。
最后,用一首风风新写的新体诗歌,缅怀刚刚去世的诗人汪国真先生。汪诗人,一路走好!
飞花
走进春暮
却逢
转身的你
欲去还迎的回眸
见东风搭的台上
你在翩翩起舞
可否在今宵
作伴云霞
携整个星空
为你开幕
想问
你的诗心归宿
风冷云涌
丝丝雨苦
缠绵的溪水成流
等你来倾诉
你的远足
沉重了梨园的丝竹
轻轻触动
相思凝结的雨珠
飘落的心
擦肩相守的哭
香了
目送的岸边
低垂的柳树
谁的身影
还在等
等圆月的风光
重描四月的眉目
等桃花人面
人间天上
便是芬芳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