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友讨论伦理学必要恶
1984年至1986年期间,闲来无事,读了一些心理学的大学教科书。在琉璃厂的商务印书馆买了3本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和基尔.瓦西列夫斯基的《情爱论》,然后几乎是一气读完这3本书。
周末的一日,走到北师大东门的书店,看到了《伦理学》这本书,于是买了下来,也是一气读完。通过这本书,得知人类的道德规范都是人为设定的,为了人群的健康和繁衍,为了社区的稳定等而制定的。比如人类不和近亲通婚和发生性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人是动物,是高级动物,也有动物的本能,动物的本能被伦理道德压制了。在长期的人类生活中,人类得知近亲繁殖将造成很多疾病,所以才规范了通婚的范围。中国过去是同姓必出五服,即同一个家族的人必须是相隔五代才可通婚,比如两人的爷爷的爷爷是同一个爷爷,那是五服,则不能通婚。对于一些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相对封闭隔离的村落里,大多数村民都是同一个姓,这使得通婚变得困难了。五服,就是两人相隔4代,那么有八分之一的相同血统,出五服则有等于或少于十六分之一的相同血统,则使后代不健康的风险大大下降。但是还是允许俩姨亲和姑舅亲,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有表哥和表妹结婚的。其实这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们俩都有二分之一的相同血统。
我大学班级的同学,大高个子,相貌堂堂。他比我大10岁,在大学时爱上了表妹,但是被家人和新的法律限制不能结婚。同学表示放弃生育权也要娶表妹,但还是不成,表妹为了逃避痛苦远走南京。这刻骨铭心的爱和伤痛伴随着他一辈子,很难再见到他的笑脸。他是我班第一个离世的同学。
在农村下乡时,农民告诉我,马不和生牠的母马交配,如果交配了,那么生的马驹就会瞎眼睛。我看到队长父亲家的母狗生了狗崽,留了一只公狗崽。公狗崽长大后发情就总往生牠的母狗身上爬,母狗则把尾巴紧紧地护住生殖器。猪也是了乱伦的,所以有些人是不吃猪肉。说一个人是畜生,连猪狗不如,就是这个意思。
这话扯远了。以后就经常光顾北师大书店,买了一批大学心理学的教材读了起来。先后读过: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
《行为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下面是几个网友讨论的内容:
峻言: 老生,能不能给一个伦理学必要恶的例子?
老生常谈12:必要恶是“自身为恶而结果为善、并且结果与自身的善恶相减的净余额是善的东西”。必要恶就其自身来说,完全是对需要和欲望的压抑、阻碍,因而是一种恶。但是,这种恶却能够防止更大的恶或求得更大的善,因而其结果的净余额是善,是必要的恶。例子:阑尾炎手术与冬泳。
峻言:谢老生兄,又学习了。照这么说,洁癖是否也可以算是一种必要恶?
老生常谈12:必要恶是主动对需要和欲望的压抑、阻碍。
洁 癖,很大部分原因来自遗传,病人中有七成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的生理基础,另外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有些人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 上,逐渐出现洁癖的症状,特别是当进入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上的明显变化,与社会交往日益密切过程中的不适应,均可导致症状的出现和加重。还有一些人是在 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诱发洁癖,包括长期的心理紧张,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工作过分紧张,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利,常担心发生意外等;此 外还有严重的心理创伤,如近亲死亡、突然惊吓、严重的意外事故、濒于灾难性的破产等。洁与不洁,在不同的文化里解释完全不同。中国的隐士都有洁癖,自我美 化。洁癖一般都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极端完美主义的文化,产生了大量的洁癖。
hzxxxxx: 学习了,二姐有洁癖,住旅馆也不住她家,老爸去过一次,再不去了,拿着抹布跟你屁股后面擦,她的时间都在搞清洁.
峻言: 再问老生兄:你学的这个伦理学与后面学的心理学是什么关系?伦理学是作为心理学的基础课程或者是预备课程学的吗?
老生常谈12: 应该不是。
伦理学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的学科;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涉及到在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的概念督导下,人们应该怎样过正常生活。
伦理学4个领域: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 比如: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商业伦理学,政治伦理学,军事伦理学,关系伦理学,地球伦理学等等。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包括2类: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比如:
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等
自己瞎读的书,只读一遍,30多年过去了,模模煳煳知道皮毛。
吾: 这个讨论好。
为xx: 老生兄看来是这方面专家啊。请教一个问题,我觉得我儿子就有点强迫性人格,表现就是举轻若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和他小的时候经历过一次车祸有关吗?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我哪里是什么专家?只不过85年--86年自己读过北师大心理系本科的10几门教材而已,又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基里尔。瓦西列夫的《情爱论》等10几本书。瞎读着玩,只读一遍,早就忘了。
患得患失是中国人的通病,主要是因为一直有生存压力产生的危机意识,每一代人所面临的危机有所不同。下一代小中虽然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但他们在升学上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和挑战。这些压力来自于父辈,也来自于华人同伴,上好学校,基本是华人之间竞争那名额。你儿确实与小时候车祸确实有关,还有的父母失和都会产生心理影响。
华人父母都望子成龙,我们来美国打拼好像主要是为他们。父母尽量不要给他们压力,不拿他和其他华人孩子相比。不要逼学他们什么钢琴,游泳,得Intel奖,什么州奖等。
我也犯同样的错误,对女儿很不满意,总拿她和她的同学相比。可是她的同学实在太优秀了,5个被哈佛录取,4个被MIT录取,被常青藤录取了50多个,被杜克,芝大等录取了几十个,就连UC伯克利都不去。被我逼的她很愤怒,也很自卑,无法在学习上出头,精力就放在组织活动等。因为只有此时,这些厉害的孩子才都听她的,她找到了自尊的感觉。她获校长金奖2次,银奖一次。
上大学时只用不到一半的精力在学习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社会活动上。
毕业后的Labtop扔给了我,我发现她的4年计划是:
1. 第一年:一个一般Club的VP;
2. 第二年:这个Club的President
3. 第三年,最大的Club VP;
4. 第四年, 最大的Club President.
另外的一个是第四年的工作计划:
作为一个有万人的Club的President,她组织了400多次社会活动.
这些活动包罗万象: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关爱非洲孩子,Walk for Cancer, 保护环境等等。
学习成绩GPA才3.69,但毕业了。在那大规模裁员的形势下,她自己通过Networking找到工作,起薪还可以,奖金过6位数。中学同学有2位毕业后从外地到了她身边, 有她的原因。然后她又辞职跑到万里之外帮助一个即将上市的10年大公司成功上市,仅一年当了Manager,成了VP的左膀右臂。现在公司出钱上晚上MBA(美国前4名的MBA)。她还有上升空间。现在她不比那些哈佛,MIT等同学差。在工作3年时,基本薪水就超过了我。在这个陌生的新城市里,几个月后就有好几个中学同学聚集在她的下面。她的手机上有200多个朋友名单。
在美国的孩子不好管,你让她向东,她偏向西,但结果还不一定坏。她们不想走我们走过的老路,不想过我们曾过的日子,她们有她们自己的生活。
爸爸的草鞋: 老生兄很博学,读后长知识,受益多多.
老生常谈12:过奖了,胡吹乱炮。刚才和同事去吃饭了,没写完。
峻言:@为xx
发生车祸时,你儿子多大?
puyh: 你女儿很聪明啊,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强项是什么,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大聪明啊。我一直持一观点:会读书的不费劲,费老大劲拿个好分数未必有用。
老生常谈12:她是无奈的。那些孩子太聪明,想上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我对她的不满意是在于她在学习上不尽力,在于她不从同学身上吸取好的东西,不会时不问他们,自己只输出自己的长项。
吾: 厉害!这有遗传!老生兄就是好的组织者。
老生常谈12:丁小吾,手电筒可千万不要闭了,你一闭,我可就掉下来摔着了。
hzxxxxx: 老生女儿优秀!基因环境。。。。。。
花似鹿葱: 同感这小女子有乃父风范。
老生常谈12:两位大姐好!当时是把我气死了。看着人家的孩子去HYMPS,自己的孩子去不了,放弃较高的助学金不去当地的学校,多花6位数去另外一所排名相同但专业排名极差的学校,那个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