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难调
10年前的文章
众口难调
上篇文章介绍了自己的副业,这次讲一讲主业,三个儿子的母亲。我之所以把为人母当作主业,也是生活所迫。谁让咱嫁狗随狗的沦落成打工妹呢?又成了超生游击队的一员(要不然现在说不定咱手下也会有个百八十的人管管,不至于天天围着锅台转)。 三个儿子年龄之间的距离拉的很大(16,9和4岁半),出生地的战线也拉的很长,横跨三个洲(亚洲的北京,欧洲的斯德哥尔摩,和北美洲的蒙特利尔)。三个孩子的出生背景也极为不同。老大是在国内计划生育的背景下出生的。从孕育到出生都被家人期待着是个男儿。可以说他的出生是令全家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老二是在我们最需要他时出生的,身居异国多少有点孤单,我们的小家需要新鲜血液。他的出生给我们带来了胜利的喜悦(冲破重重阻力出国和不受计划生育的限制)。老三被寄于了很大的期望,希望是个女儿,而且是个长的象妈妈的女儿,或者至少是个长的象妈妈的儿子。从目前来看好像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的出生使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老二多了一个夥伴,使我们的家庭在稳定中享受着繁荣。 相对生育儿子,养育儿子对于我来说更具挑战性。为人父母是我们自己挑选的工作,而且是个非常特殊的工作。经常看一些文章讲做父母损失了多少钱,生儿子缩短了几年的寿,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父母的工作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 在美国养育三个儿子和在国内养育三个儿子都不容易。我们的父辈母辈养三个儿子恐怕是为了是否有足够的粮食而发愁,而我在这富足的土地上,也为三个儿子吃什么伤透了脑筋. 三个儿子三种口味,加上我妈和老公,这才叫众口难调。 老大是在北京生人,按理说应该在饮食方面更接近中国口味,可事实恰恰相反,从4岁生日那天到了西方世界,他就对面包黄油奶酪感性趣,每次吃完米饭炒菜都要在来上两片面包。他的食欲好的一次可以吃7个MUFFIN(一种象槽子糕的点心)或者吃两个汉堡。10岁以前胖的直让我担心,带着他天天跑步锻炼减肥。这长到十六岁,吃起饭来用我妈的话说象极了大姑娘绣花,挑挑拣拣。极注意营养。在鬼子堆里特象他当年的老爸。 老二从小胃口就弱,除了奶什么也不吃。瘦的象只小猫。稍微大一点,就喜欢鸡汤或骨头汤泡米饭。每次吃饭前都要问有鸡汤米饭没有。口味很单一。后来在他7岁的时候爱吃汉堡王的汉堡,他老爸发现小可怜终于有了爱吃的,恨不得天天给他买着吃,结果吃成了个小胖子。我又要带着他天天跑步锻炼减肥。 老三的最爱是米饭粥和没有葱的炒鸡蛋;白煮面条和酱油。爱吃炸的东西。特恨绿色的食物。他是姥姥带大的,多少象国内的小孩子。 不要以为我的烹饪水平不行,实际上在周围的朋友中比我强的还真不多。我会做的菜也不下几十种。经常是看着满桌子的菜,他们会问:“妈妈,我吃什么?” 我包的饺子,从来都是手工操作,馅儿也汁多味鲜,老大老三比较爱吃,我也认为饺子最易制作而且营养全面。无奈老二每每对着饺子发愁,问能不能少吃两个。如果你说不行他就叹气:“妈妈,中国人为什么要发明饺子这种饭?”言外之意这不是害我吗。 我也曾试过不给他们太多的选择,我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象酱爆鸡丁,油豆腐,红烧肉,虾仁炒菜心。这是我们的晚饭。只见老大用筷子挑着豆腐和菜心,艰难的数着饭粒;老二用小勺去盛菜汤;老三在和姥姥搞拉锯战,不吃一点菜只吃肉。只有老公捧场,这个好吃那个也下饭。一会儿,老二和老大放下饭碗开始聊天。我那叫一个生气。“你们这是吃饭吗?”这时的场景 有点象“大宅门”的镜头。我这没有郑老屁做榜样,只好拿张老公做例子。“要想让我好好的侍候你们,你们就得象爸爸一样好好吃饭。不然,以后别想再吃我做的饭。”老二敢紧说:“是哥哥要和我讲话我没办法不理他。”老大说:“放心吧,我吃的慢也会把它吃掉。最近压力太大没有胃口。”“谁信你的话,是不是不喜欢吃。”“我说了,你别生气呀。”“说吧”。”这酱爆鸡丁味道不错,但看起来黑乎乎的,引不起食欲。红烧肉太肥了不健康。虾仁炒菜心很漂亮但我不吃这种虾。油豆腐很好吃,我吃了”。“你那是小伙子吃饭吗?简直就是在受罪”。“你说的对”。“我告诉你们,没有人喜欢挑挑拣拣的人。人的口味都是在发展的,你们要不断的尝试新食物,口味才能健全”。我的儿子们都很乖,他们有时会告诉我,我做的饭比别人家的好吃,这使我感到欣慰。然而,在北美这块自由的土地上,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其实,对付假洋鬼子的办法实在是在简单不过了。有那么多的冷冻食品可供选择,只要放进烤箱一会儿就得。只不过我这人做饭有瘾,而且喜欢那么一种气氛。没办法,到了周末采购时,又得买好牛排,意大利面,还得买鸡,猪骨头,五花肉。我是要让儿子们感觉到只有自己的妈妈才真正的关心他们的胃。 20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