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九一三事件背后深藏的逻辑(2/5)

九一三事件背后深藏的逻辑(2/5)

博客

在中共建军90周年纪念活动中,习进平主席发表讲话列举出中共功勋卓著的将领,引发网上热议。其中热点之一应该是林彪元帅。林是毛最得力的战将,对毛思想领悟的相当透彻,深得毛的真传。从井冈山一位普通连长,到抗日战争的115师师长,到解放战争的四野司令员,到国防部长,最后成为解放军的元帅,中共副主席。林以娴熟的领导艺术,指挥百万大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对中共取得全国胜利立下了汗马之功。四九年后虽养了一个时期的病,但在历次党内斗争中都坚定站在了毛的一边,对建国后毛路线的贯彻起了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林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老百姓中的大普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就是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将领,毛指定的接班人,毛路线的继承者,却在九一三事件中轰然倒下。

由于做为毛接班人的林彪倒了,毛逝世后华国锋先生通过精心策划的“粉碎四人邦”,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可是好景不长,邓小平先生又一次复出后逐步成了中共领导核心,华先生逐步退出政治舞台。大权在握的邓先生终于有机会实行和刘少奇先生多年一起的抱负理想,批判毛的“晚年错误”,彻底否定文革,搞改革开放。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可以总结。可以说如果没有出现毛林之争、林顺利接班,华先生和邓先生将很难上台,而毛的路线可能被很好延续下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可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以豪不夸张的说,九一三事件是中共建国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没有九一三就没有邓先生的改革开放,没有九一三就不会有邓先生的彻底否定文革。九一三事件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改变了无数中国普通人的命运,成就了有史以来中国非社会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当今的世界格局。

几十年过去,九一三这段历史始终是个不解之迷。对毛林的后人们来说,九一三始终都是个沉重的历史包袱。就像盲人摸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历史有不同的解读。有关九一三的回忆、访谈、分析等等材料可以说是充栋汗牛。遗憾的是,由于视野的局限,很多这类材料存在较多虚假部分和不合逻辑的部分,有时让人越看越糊涂。但是,无论九一三这段历史多么的扑朔迷离,无论揭露出的九一三的细节是多么离奇古怪,从九一三后毛的精神和身体迅速垮掉,从中国今天非公有经济的大发展,都可以得出一条明白无误的逻辑、也是本序列文章的要指出的第一条逻辑:九一三事件表面上是林自取灭亡,实质是毛路线的重大挫折和失败。如果说从赫鲁晓夫上台,就埋下了苏联分崩离析、苏共垮台的伏笔;那么也可以说,从九一三事件林的轰然倒下,就已经预示着今天中国毛事业和公有制经济的重大挫折。

 

据毛身边人回忆,九一三之后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时常精神恍惚,接着疾病缠身,直到逝世。有人回忆,当周恩来总理得知林在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曾抱头痛哭。当被人问到为何周只是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

九一三事件发生前是文革的后期。当时中共九大刚刚结束,但中国社会和中共党内还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有人认为中国社会和中共党内矛盾重重,是毛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所致的,这种看法显然于事实不符,有些本末倒置。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个很独特的国家。16、17世纪由于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量农作物的引进,加上近代明清两个王朝在统治上的强势,中国社会在断断续续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就造成了人口的空前增长。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达到了四亿多,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旧中国除了几个大城市有很少的工业,基本上是个农业国。绝大多数人靠农业吃饭,靠耕地生存。当人口大大增长了,粮食需求也大大增长了。可是除非发动对外战争,夺取别国土地,本国的耕地面积却基本不变,这就给中国人的生存带来很大的挑战。雪上加霜的是,中国还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也就是毛所说三座大山的压迫。熟习世界史的人都知道,比较一下近代世界各文明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多数低层人民之贫穷、生活水平之低是触目惊心的。人口众多耕地有限、加上三座大山压迫,是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

中共在毛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然而刚建立的新中国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国家并不会因为中共取得了政权就自动变为工业国。国家进入和平时期以后,人口增加的更快,全国的耕地面积却无法大幅增加。因此中国人民的贫穷问题、甚至生存问题,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自动解决。大家知道,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要比工业慢得多。例如,大范围修建水力设施要很多年、良种培育和推广要很多年,这些必要的农业技术进步都不可能在一夜完成。而粮食问题却一天也不能等,断粮几天就会造成严重饥荒灾难。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分配财富,搞平均主义、或搞贫富分化,就成了国家生存的关键。可以说,当农业生产力不能迅速提高,不能解决多数人吃饭问题、不能解决多数人生存问题时,生产关系就成了决定性因素,通俗的讲,财富的分配就成了决定性因素。如果搞贫富分化,由于粮食有限、财富有限,大多数人就会继续贫穷甚至难以生存;但搞公有制也因没有经验、没有成熟的客观条件,而困难重重,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建国后搞私有制还是搞公有制,关系到多数中国人的生存,这使得两种制度之争变的十分尖锐。

这种斗争在中共上层就表现为两条路线之争,即毛与刘邓的路线之争。毛要搞社会主义,要在生产关系方面前进一步;刘邓要搞新民主主义经济,主张资本家“剥削有理、剥削有功”,实际上就是要搞资本主义。需要指出,无论上层有无路线之争,“财富的分配”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基层就表现为所谓的“阶级斗争”,即旧中国残留下来的剥削阶级与工人农民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各级掌权的领导者被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也就是当年流行的所谓“糖衣炮弹”攻防斗争。中共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是非常敏感和非常突出的。中国这一特殊国情是很多西方国家所从来没有过的,也是很多西方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因此,将中国社会和中共党内充满矛盾和斗争,说成是毛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所导致,是非常幼稚的政治判断。

因此,所谓的两条路线之争,实际上是中共为解决人民贫穷问题、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对两条路线进行抉择。一个是按马列主义教条,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按步就班一个个搞过来,这是刘邓等中共多数领导人的路线;另一条路线是,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跳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穷过度”到社会主义阶段,这是毛等中共少数领导人的路线。这两条路线哪条正确、哪条错误至今仍在争论。但有一条逻辑是十分清楚的,就是中共内部最根本最主要的矛盾,是两条道路的选择,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其它的矛盾和斗争都是次要的,都是服从于这个主要矛盾的。那么林是站在哪一边?是支持和拥护哪一条路线?

 

九一三事件发生前是文革的后期。当时中共九大刚刚结束,但中国社会和中共党内还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有人认为中国社会和中共党内矛盾重重,是毛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所致的,这种看法显然于事实不符,有些本末倒置。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个很独特的国家。16、17世纪由于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量农作物的引进,加上近代明清两个王朝在统治上的强势,中国社会在断断续续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就造成了人口的空前增长。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达到了四亿多,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旧中国除了几个大城市有很少的工业,基本上是个农业国。绝大多数人靠农业吃饭,靠耕地生存。当人口大大增长了,粮食需求也大大增长了。可是除非发动对外战争,夺取别国土地,本国的耕地面积却基本不变,这就给中国人的生存带来很大的挑战。雪上加霜的是,中国还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也就是毛所说三座大山的压迫。熟习世界史的人都知道,比较一下近代世界各文明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多数低层人民之贫穷、生活水平之低是触目惊心的。人口众多耕地有限、加上三座大山压迫,是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

中共在毛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然而刚建立的新中国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国家并不会因为中共取得了政权就自动变为工业国。国家进入和平时期以后,人口增加的更快,全国的耕地面积却无法大幅增加。因此中国人民的贫穷问题、甚至生存问题,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自动解决。大家知道,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要比工业慢得多。例如,大范围修建水力设施要很多年、良种培育和推广要很多年,这些必要的农业技术进步都不可能在一夜完成。而粮食问题却一天也不能等,断粮几天就会造成严重饥荒灾难。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分配财富,搞平均主义、或搞贫富分化,就成了国家生存的关键。可以说,当农业生产力不能迅速提高,不能解决多数人吃饭问题、不能解决多数人生存问题时,生产关系就成了决定性因素,通俗的讲,财富的分配就成了决定性因素。如果搞贫富分化,由于粮食有限、财富有限,大多数人就会继续贫穷甚至难以生存;但搞公有制也因没有经验、没有成熟的客观条件,而困难重重,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建国后搞私有制还是搞公有制,关系到多数中国人的生存,这使得两种制度之争变的十分尖锐。

这种斗争在中共上层就表现为两条路线之争,即毛与刘邓的路线之争。毛要搞社会主义,要在生产关系方面前进一步;刘邓要搞新民主主义经济,主张资本家“剥削有理、剥削有功”,实际上就是要搞资本主义。需要指出,无论上层有无路线之争,“财富的分配”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基层就表现为所谓的“阶级斗争”,即旧中国残留下来的剥削阶级与工人农民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各级掌权的领导者被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也就是当年流行的所谓“糖衣炮弹”攻防斗争。中共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是非常敏感和非常突出的。中国这一特殊国情是很多西方国家所从来没有过的,也是很多西方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因此,将中国社会和中共党内充满矛盾和斗争,说成是毛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所导致,是非常幼稚的政治判断。

因此,所谓的两条路线之争,实际上是中共为解决人民贫穷问题、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对两条路线进行抉择。一个是按马列主义教条,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按步就班一个个搞过来,这是刘邓等中共多数领导人的路线;另一条路线是,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跳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穷过度”到社会主义阶段,这是毛等中共少数领导人的路线。这两条路线哪条正确、哪条错误至今仍在争论。但有一条逻辑是十分清楚的,就是中共内部最根本最主要的矛盾,是两条道路的选择,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其它的矛盾和斗争都是次要的,都是服从于这个主要矛盾的。那么林是站在哪一边?是支持和拥护哪一条路线?

(未完待续)

(欢迎理性讨论,欢迎如实转贴)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布周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