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不是少数民族!

我不是少数民族!

博客

我是客家人,在哪儿我都如此介绍自己。我有众多的公众号个人诗词专辑,简介的第一句话都是:墨脉,生于赣南,客家人。

之所以写这篇博文,因为很多人竟然不知道客家。微信上不少人看了我的简介说“原来你是少数民族“,也有人说我嗓音好会唱歌也因为是少数民族之故。简直教人哭笑不得,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何时有过”客家族“? 

鉴于上篇介绍宋城赣州市时提及赣南是客家南迁第一站,干脆再讲讲客家,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下这一特殊的群体。

客家是汉族,为躲避战乱,开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 ,一直到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客家是中国没有因受外族侵略、通婚而保持纯正汉族血统的一个庞大民系。

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这也是客家人学写古诗词,对入声字掌握得比较好的原因。普通话消灭了入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大破坏(古诗词正因为有众多的入声字,才产生了丰富的韵律美)。客家语今仍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比如吃饭是“食饭”,食,古字中可做动词,意思就是吃。饮食上,也保持着中原的某些传统。

这是赣南客家代表性食品米粄,用米浆制成。迁移到南方的中原人思念故土风味,南方无法种植小麦,就用大米替代面粉制作出“米饺”,这就是粄的来源。



居然找到了一组脚板薯做薯包的图片!太想吃了!

这是赣南客家人服装,很有汉服之风格。小时候农村妇女,尤其老人家都穿这类服装,现在也很难看到了。


客家人在国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广西、福建、台湾和香港等地。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以及韶州又被称为“客家五州”,是客家人最为集中之地。而赣州,也就是赣南,是客家南迁途中最早落脚、朝四方开枝散叶之处。赣南是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堪称“客家摇篮”。前一篇博文详细介绍过。

这五州当中,梅州一代粤东北与赣州的客家在语言上最为接近。我上大学时去韶关坐火车,途经南雄等县时听当地人说话,常误以为是同乡。

客家先民举家南迁来到赣南,便开始起屋造舍,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原本人迹罕至、野兽横行的赣南,从此人烟渐稠,燃起了文明的曙光。

客家人勤于耕种,他们在崇义上堡这样的高山之巅,想尽办法开垦出层层叠叠的梯田,这片梯田面积上万亩,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评为“最大的客家梯田”。

不仅如此,他們还参与修建了那条沟通南北的梅岭古道,这条道路使赣南成为了沟通南北的商贸要道,并间接使中原和海外各国的通商得到便利,开创出繁荣的经济贸易局面,从此,人苦峻极、不堪行走的山路变成了“黄金大道”。

因战乱而迁徙的客家人,骨子里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将居住的房屋修建成了防御性极强的方形围屋。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龙光围”等题名。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

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如今尚存500余座,被称作“东方古罗马城堡”。

(长篇大论介绍赣南围屋的原因是因为福建圆形客家围屋抢先一步申遗成功,受到世人瞩目。而作为客家摇篮的赣南客家围屋却不被人所知,颇觉遗憾)

小时候大约一两个月一次,父亲骑自行车,我坐车头、姐姐坐后座,从县城带我和姐姐回老家一趟。那时老家的围屋尚在,比上面最后一张图片还多了一两围,住了几十户(?记不清了)同姓族人。中间的祠堂我印象深刻。随着岁月的变迁,年轻人外出打工,在外安家,围屋内住的人越来越少。14年回去看时已经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无人居住。族里一直说要修,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14年春节所拍


时隔五年,19年春节回去再看时,围屋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一个摇摇欲坠的祠堂(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背着祖先的牌位。到了安居点,则建宗祠以安放祖宗之灵。因此,哪里有客家村落,哪里就建有宗祠)。祠堂一旦没了,就等于一个家族没了,所以无论如何要保住、修建。

祠堂周围建了不少小洋楼,有两排各五套的二层小楼引人注目,都是我们族里血缘关系最近的几家合伙建的,我二哥也有一套,还有我堂哥和堂弟。大家建这套楼房,不是为了住,除了清明扫墓、春节等,大家难得回去一趟。是为了留住根,留住我们这一脉大家族。

14年看到破败的围屋后曾经赋诗一首:

五律·老围屋
墨脉

草长填古井,野鸟忽高飞。
梦里茶烟袅,门前足印微。
粄馨无处觅,乡曲几时归。
踯躅残垣外,愔然望落晖。


这是前几天所写。
 

消失的老屋,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如今的我们,成了真正的“客家”......

客家人从赣南开始,逐渐向广东、广西、海南甚至海外迁徙。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客家民系,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上就元旦了,十多年前的元旦,我大都会趁大假期回国一趟。如今,归乡路越来越遥远。日本虽说疫情基本控制,政府依然高度紧张,毕竟,新的病毒还在不断出现。

梅花即将开花,唱一首曾经火爆网络、非常优美缱绻的《梅花泪》。思念你的歌,醉了那枝梅...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momo_sharon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