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 之结局
在中国婚姻不是个人之事,而是两个家庭之事,如此观念对不对在不在理,暂且不说,倒是想分享一下身边的故事,看看能不能佐证这个道道。
在我们准备考大学的年代,大院有个领导的女儿,人长的挺水灵就是不太爱学习。家长着急,只能用“打压”的手段希望她心思在学业之上。女孩子郁闷,就时常到大院四处转转散心。那会刚兴烫头,她也不甘落后,有事没事就到院里的美发店打发日子,不久跟剪发的小哥混熟了,那时干这行的都是院里不爱读书但敢干的个体青年“混混”。
时间一长,两人你来我往谈上了恋爱,女孩子父母急死了,因为这本不是他们对孩子的此刻的希望,于是从中干预,还用领导的身份作梗,要他们分手,双方闹的不可开胶。僵持之下父母用断绝关系相要挟,结果是“父母越阻挠越相爱”, 他们的打压反而加速了年轻人的爱恋速度。在我们上大学之年,两人自作主张,打了结婚证。婚宴上女孩父母“气不过”,没有到场祝福,自此他们是各过各的日子,似相安无事。
十几年后进入两千年,中国大地日新月异,人与人关系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毕竟有血缘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女孩与父母关系也慢慢修好,因为第三代的到来给老人带来了不少乐趣。然而女孩的老公却越来越活络,顺应时代的大潮折腾,挣钱多少不知,但生活上开始走旁门左道沾花惹草,自此两人口角不断,后来上手,女方伤不起,经过多次较量,最后选择分手。时至今日,她依然独身,照顾着住着离她家不远的“没有给她婚姻祝福” 的父母。
在中国的家庭,恋爱是年轻人的事,婚姻则是两个家庭之事,尤其同城的情况下,小两口的家庭与其中一家或两家联系密切,相处之道学问就大了。因而父母在审视自己孩子对象时,看重的方面多多,常说的门当户对就是一条,人品性情也是重点,然而热恋的孩子阅历不足看不到这些对未来生活埋下的定时炸弹。真不知上面的女孩有没有想过如果婚前没有一意孤行,听取家人的意见,就不会落得现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