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一大抄
来美国后比较喜欢的电影寥寥无几,《Back to the future》算是一个,把电视已普及的年代与过去对比,旧时的人家以拥有一台黑白电视而自豪炫耀,对里根未来能当上总统惊讶不已。现代好莱坞再也拍不出那么精彩的电影,如果再拍这类电影,一定要对比一下二十多年前没有互联网的那个年代,反差效果会更好。
92年我写毕业论文时还没有互联网,电脑也没有PC的视窗95,现代人几乎不能想像我们那时是怎么写东西的。巴黎六大七大的Jussieu校园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校图书馆,在Tour 23~24的五楼有一个图书室,我在那里搬挪厚厚的期刊杂志,一点一滴地搜罗与我的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复印机有时坏了就只好手抄,效率之低不堪回首。
搬家无数次之后我扔掉了许多过去收藏留念的毕业论文,最后只留下自己的那本,不是因为写得有多好,而是里面记载了许多难忘的往事,每一章每一节似乎都能让我回想起当年写那一段落时的故事。
初稿花了三个多月,算是写得快的,严格地讲是抄的快。我的法语连一封普通信(法语的信件格式标准)都写不出来,说也说不利索,怎么能写出东西呢。当年如果有谷歌翻译这个软件工具多好呀。那时我看到任何一句法语,只要觉得能用在我的论文里,就马上抄下来备用。最后把抄来的句子放进我的论文里时,连人家用的时态语气都不敢改,生怕改错了 (法语的动词变位到现在我还是稀里糊涂的)。
老板是能得闲就偷懒的人,对我写论文大撒手,不太过问。内容早就定了,实验结果摆在那儿,只管写就是了。看了我的初稿,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但马上说,第一章非常重要,他要加工。其实后来他把第一章整个重写,所用的词和句子任何人看一眼就知道不可能是外国人写的,与后面的几章根本不对套路。他叮嘱说一个字也不要改,没事儿。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若不是我所在的实验室之前毕业的几位老兄大多是法国原住民,我真不知道怎么能抄出我的论文来。每个人写作的风格不同,东抄西抄拼在一起的东西肯定要失败的。我对师兄师姐们的论文写作方法不尽认同,抄的是词和句子,论文结构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中译英或中译法的翻译写作行不通,必须套用人家的原词原句来表达。后来每当我看到女儿为写东西抓耳挠腮的时候就给她讲我抄论文的经历,反应是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