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止,办公远程,公共交通新正常
COVID-19的疫情早已像烈火一样燃遍全球的各个角落,无论何人,无论何地都不能不受它的干扰和影响。目前疫情的热点移到了印度这个人口大国,境况残烈。很可能受其影响,旧金山湾区印度裔人口居多的阿拉米达县,截止今日本周较上周新增病例剧升近8倍(764%,总人口7.7万人,本周新增1599人) ,接近洛杉矶地区的数字 (-24%,总人口397万,本周新增2111人)!
自从去年初疫情开始后,感染新冠病毒和染病后留下后遗症以至失去生命成了地球上每个人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防范措施之一就是在家办公,可以降低感染的机率,接种疫苗同样可以减少得病,并有希望在大众的积极配合下消灭病毒。说起来令人遗憾,还真有一些藐视科学或抱侥幸心理的人,对接种疫苗和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嗤之以鼻。殊不知犹如水火无情,当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在肺泡里寻欢作乐时,是否还能那样昂头挺胸?如果感染造成肺部大面积粘液渗出阻断血氧交换,进了ICU上了呼吸机,不得不面对与病毒同归于尽时,再回首当初的轻率和无知,恐怕已经追悔莫及;同时,被病毒感染后还会危及周围的人,包括每日忙碌在抗疫前线的医生和护士,更别提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了。一年以来我们耳闻目睹了很多,据我所知,疫情开始以来文学城就失去了两位睿智的作者,无论是他们看问题的视角还是文学修养都是城里华人的一大损失。疫情通报网站时刻更新的每日死亡数字,每一计数都代表着一位活生生的生命离开人世。说得严重一点,面对三百二十三万已经因感染新冠失去生命的人,怎么可以在那里自以为是高谈阔论。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就像炎症在全身的扩散,控制的好可以将其局限在初发部位(像当初的SARS病毒),控制失误就殃及全身(像当今的SARS-Cov-2)。阻止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是疫情初期政府颁布的"居家令",作用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这理所当然地导致大众交通停止运行,包括大多数的飞机,地铁,高铁,和公共大巴。看看今天疫情严重的地方,除了人口稠密,大多是有公共交通的都市地区,像武汉,伦敦,巴黎,纽约等。公共场所和拥挤的公共交通是病毒得以传播的"通道"。公共交通停运,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对该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如果疫情不止,将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改变,即出于防疫的需要必须减少载客量,比如说减到正常的25%, 如此一来将导致它们在商业上亏损运营,无以为继。高铁尤其如此,本来就是惨淡经营,减少运客量更是雪上加霜。解救的方法之一是提高票价,或增加以观光为目的"豪华"车次(例如,大陆最近开通的成都到贵阳的旅游高铁),那样一来高铁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成了有钱人的小众"玩偶",大众交通的意义荡然无存。目前国内高铁的乘客须出示健康码,而且到了目的地还要再申请当地的健康码,这还是在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的情况下,平添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让人出行的兴趣大大减少。估计很多出行会被远程视频替代并且成为常态,同时又可以节约开支,降低商业运营成本。出于防疫和促进新能源的双重需要,电动和自驾汽车会继续增长,以替代公共交通或高铁留下的缺口。如果有一天,共乘车道之外有了自动驾驶车辆同步车道,不要太惊奇。也许埃隆·马斯克的Hyperloop真空管会就此起飞,成为美国未来的大众交通(乘客彼此分隔,低能耗,和超高速)。
就COVID-19的特点来看,其致病的严重性(死亡率比流感高10倍和可能留下后遗症),易变性,和令人生疑的免疫力持久性,都似乎决定了它难以被彻底根除,威胁会持续存在,至少是在找到有效的根除办法之前,很多防疫措施都会被保留,远程办公,远程聚会,远程...... 等将会或已经成为新的正常。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