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德国与日本,哪国的科技更强一些呢?ZT

德国与日本,哪国的科技更强一些呢?ZT

博客


个人认为德国在基础机床机械上是强项。日本是消费电子民用科技是强项。

但上网一搜索,还真发现了我真不愿承认的事实,应该是小日本强点。

首先看小日本的资料:
日本把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视为国家的3大支柱产业技术。在这3大领域中,网络、软件、计算机制造、自动化高速公路系统等技术已经或正在实用化。除此之外,日本把3大支柱产业技术细分为16项,即直喷式马达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新型移动电话、兆兆位光通信、兆兆位光纤、超级智能芯片、并行计算机、半导体超级晶格元件、高清晰度彩电、超级气垫船、超大型客机、新型玻璃、生物降解塑料、二氧化碳处理及地下物流网络技术。

目前,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心(IMD)将日本的综合国力从国际排行第4位降到了第16位,但其科技单项地位一直保持在第2位,仅次于美国。在上述16项中,日本的直喷式马达汽车、新型移动电话、兆兆位光通信,超级气垫船、高清晰度彩电、兆兆位光纤、新型玻璃、地下物流网络等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为了迎接21世纪的科技挑战,日本正在修订科技基本计划、宇宙开发大纲,调整原子能发展计划,进行政府省厅(部委)再编,出台了“为变革经济结构和创新的行动计划”,在生物生命科学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新法规,这些都为21世纪日本科技的再腾飞打下了必要基础。美国竞争力评议会(COC)1999年发表的“技术创新能力变动表”的技术创新能力排序显示,日本在1999年以前是排在美国、瑞士之后,但自1999年至2005年将排在首位。与此相反,美国1995年排序第一位,1999年退居第3位,2005年将跌至第6位。日本产业技术竞争力委员会的问卷调查对14个领域239个项目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1世纪日本在家电信息、生产技术及其体系、新材料、电子元件等4项上将领先美国,只在生物技术、软件技术、通信系统、医疗技术、经营人才等5项上落后美国,其余将与美国难分伯仲。

20世纪90年代虽然日本经济处于长期低迷之中,但日本从未放松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企业界整体没有减少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再加上日本已有的雄厚科技实力和近年来兴建的基础研究设施,21世纪的日本科技是不容忽视的。
====================
(本段是从另外网站搜索来的。小日本对教育及科研接近变态的重视真是令我心里不是滋味,相对我国来说,我觉得我们老是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我真的觉得我们没出什么东西。让我一点都感觉不到我国是以教育为本的。对比这位曾经的学生,二战的敌人,不知该写些什么:)

第二,注重加强国民教育工作。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他们是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和新发现的源泉。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正因为战后历届日本政府意识到发展教育与科技腾飞的关系,因此战争刚刚结束,日本就着手进行教育改革。废除军国主义教育,鼎新教育体制,实行学校教育自由主义化、教育行政民主化等措施,不断扩大教育投人。日本教育经费从1950年的15988亿日元,增加到1972年的722439亿日元,增长了近50倍。在政府行政费用中,教育经费长期保持在20%左右,高出美国((15 Yo)、前苏联((160o);英国(1300)、前西德((1200)。由于高度重视教育,日本培养了大批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60年代,大约近800万毕业于初、高中的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于各个部门,主要是工业部门。高等院校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高级科技、管理人才。从1951-1973年,各类短期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近150倍,正式大学毕业生增加了15倍,硕士学位研究生从3000人增加到12000人,每1000。人中有26人从事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教育的结果,使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得到极大提高。所有这些,都为日本科技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从发展科技的角度看,日本的教育至少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重视学校教育和技术教育。表现在重视教育普及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形成了由低到高完整的学校教育结构和体制,从而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其二,注重在全民中进行科技意识教育,不断健全“技术突破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体制,通过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培养各行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
再来看看德国的资料:

此外,在新的世界百强企业排名表上,德国除了汽车行业继续独占鳌头、医药和医疗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外,其他重要行业均不敌美国,在通讯、石化行业甚至不敌英国和日本。

在世界100个最著名品牌中,德国只有6个,美国为65个,其中德国奔驰、宝马、大众、SAP、阿迪达斯、妮维雅6个品牌价值总和还不及美国的可口可乐或微软。

在高技术领域,德国的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虽然拥有雄厚的研究基础,但由于缺乏政府资助和风险投资,以及公众舆论的支持,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德国在卫星和飞机制造方面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还不能与美、俄相提并论。在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德国拥有世界先进技术,但在开发新产品和拓展市场方面明显慢于日本、韩国甚至亚洲其他地区。总体说,在多数领域,德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受到严峻挑战。

德国基础研究非常发达,曾是许多科学发明和技术成果的发源地,但许多科学的种子在德国都变成了无花果,但移植到美国、日本后却结出了丰硕果实。液晶技术最早由德国发明,而液晶电视屏、液晶石英表却是由日本、韩国等生产的。生物技术原是德国的强项,其发明专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从政党到民间有一批反对基因技术的势力,加上相关政策的不配套,使德国在基因技术的研发上一直雷声大、雨点小。

教育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德国的教育体制曾经是许多国家学习的楷模,如今却问题重重,越来越显得缺乏活力。德国大学生没有入学考试这一关,所有文理中学的毕业生都能进大学。注册后的大学生没有严格的毕业时间,通常一个大学生拿到毕业文凭要6年,但学了8―10年没毕业的大有人在。上大学不用交学费,可以从政府得到贷款和助学金。学生可以享受住房、乘车、医疗保险等各种优惠,这种宽松的教育体制恐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因此,一些大学生把校园当作避风港,无形中造成了学生缺乏社会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的不振使德国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据德国工程师协会(VDI)统计,德国每年缺少合格工程师约20000名,一些关键专业领域如物理、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减少了1/3。科研人才短缺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减弱,现在德国60%的企业难以招聘到新产品和工艺开发的急需人才,而相对工资待遇更低的研究机构和高校情况更糟。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sony008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