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张艺谋的艺术之死
企业家张艺谋的艺术之死
曾经很喜欢张大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是他早期的,象红高粱,一个也不能少,秋菊打官司,再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等等。还自认为也是张的“粉丝”了。
也是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自己再没有以前那样,对他新作品充满期待了。细想下来,大约就是从他的那部“大卖”的商业片“英雄”开始的吧。个中的缘由,倒是有点儿值得玩味的。就写点儿吧。
以前,张大导还是个“艺术家”的时候,算是个“话题导”了吧。红高粱一望无际,越过国界,走向了世界。菊豆和大红灯笼“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陈旧落后”,一个也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直面草根的生活,不一而足。无论是艺术上的探索,追求,还是电影语言的运用和拓展,都可圈可点。特别是他摄影的功底,在导演的角色上面的综合运用,是许多其他导演无法企及的。
值得点到的,还有他“大红大绿”的色彩语言。所有的东东都是使用到极限的手法,高粱地一眼望不到边,红色,那就红彤彤,到你眼睛“看啥都是红”的了。不然就满眼的黄菊花(满城尽带黄金甲),黄沙漫天,秋叶曼舞,等等。说实在的,艺术的语言是一回事,恐商业大片,也经常性地来这样的几招。
与此相对的,可以简单片面地理解为”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类似于中国画技法里的白描,还有水墨。简单的黑白设色,以墨色的浓淡,晕染为主,少少的颜色(甚至完全黑白)为辅。有些国画大量使用留白技法,大面积的空白,使欣赏者留有大片的想象空间。它讲究的是意境,和空灵。
窃以为,张导演从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走上了成功道路的同时,却成为了一名“商人”。原因也多。
中国电影成为了很大的,成功的市场,其一。从合作人,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投入的资本,需要高回报来支撑。不然的话,很多人是不愿意无利可图,献身(献资)电影艺术的。名导演,当然免不了俗。
张导演的“大红大绿”的色彩语言,很适合当今的市场,其二。这里面有电影观众群体的欣赏口味,有国家宣传/广告的需求,更有商业运作里面所有当事人的索求。这恐怕也是他中后期作品,难在电影奖项里受到青睐的原因吧。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张出面导的太庙实景的歌剧图兰朵。看了,另收藏了DVD版,发现除了场面宏大之外,实在属于空洞无物的出品。相比多年前波斯顿多明戈版,高下立显。也是出乎本人的意料,并从此对张少了许多关注。到了后来的,归来,三枪,还有不记得的,也罢也罢了,只能。
本人持这种观点,反对的人一定也无数。只能这样了事:萝卜白菜了。
大家不难比较,迪斯尼的秀,要是老人孩子一堆,去玩去看,就很好。现在对张大老板的作品,感觉上就有点儿象这样。红绿蓝,茉莉花啥的,无语啦。
说到底,成功的艺术家,或许大多很潦倒,而成功的艺术商人,也就负责花钱吧。看与不看,大家还是有自由和选择的。一句话,张老板的东东,往事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