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顺昌的畲族(乌稔饭3)
乌稔树到现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英国的周刊”Country Life”2015年7月8日一期上,Andrew Shirley讲到英国和北美,大家热衷于种植和食用blue berry(蓝莓).其实他的太太来自瑞典,那里的人老早就有每年在野外采摘bilberry(就是乌稔果)的习惯.当地叫它blåbär(就是瑞典语:蓝色的莓).它的蓝色是由里到外,比普通蓝莓颜色更深.可笑的是,那里人人都要穿上蚊帐布做的从头到脚的衣服,不然的话准被蚊子给吃了.其实 乌稔果里的色素来自它的花色素苷Benzopyrylium (chromenylium)成份,算是又一个黑色食品的例子了.
(上图为网络资料)
打开福建版图,位于闽北的顺昌,是一片绿色覆盖之下,一个小小河边的市镇.长长的老河卵石块铺就的街道,讲述着祖辈们的故事.山垭里,挂着畲族祖先的传说.每年的三月,满山的”映山红”,深的浅的,让前后左右的山峦染上了如云似水的粉色.当地人都叫这些花”清明花”.少年时代的我,常常在这山里,和伙伴们迷失在这花海之中.
南半球的春天来了,家里院子里的映山红也开了.
其它颜色的也有.
在古代,顺昌原来归古扬州府,南唐的属地.从南京来这里有二千五百九十一里(来自县誌),明朝的《顺昌邑志》说的“古闽越地,要荒之服也”.顺昌是闽北大山区,原始森林覆盖全县,当时也没有公路,只有闽江上游富屯溪与金溪汇合处这一条河.
顺昌民间保存有畲族总谱,华阳山和井垅等地,是畲族的祖居地.当地有宗祠.狮峰山在唐宋年间为畲族都府,留有金玉通宝.山背后有兴国庵,上面是出米洞和出盐洞,是畲族的祖庙.五代时期闽越王王审知曾在峡阳区域筑行台名叫越王台,其作用有人说是为了抵御外敌侵略.当年在顺昌区域内的畲族造反,用它做关隘来守卫延平.
解放前,顺昌畲族依然保持着原始母系社会的风俗,女人干农活,男人狩猎做外务,生活比较贫穷.很多本族之间近亲结婚.难育健康的后代,经常到汉族地区偷抱别人的小孩来养.造成延平一带汉族居地民间害怕畲族“山哈”的贫穷野蛮.小孩夜里哭闹,就骂“再哭就把你送给畲妈去!”.因此小孩一听,立马害怕起来,更加不敢哭啦.一代传一代,直到现在还有汉人家这样吓唬孩子.
当年延平王郑成功在延平训练水师时,与顺昌的畲族大佬打过交道.他领军攻打和收复台湾时,台湾的高山族人做内应,所以成功.在宋代前的香港,台湾等地还都是荒无人烟的岛屿.有些福建闽北的畲族人当时就有迁居岛上的.繁衍生息,才使得当地得到了发展.在人类种族学上有香港的畲族,台湾的高山族是福建畲族的分枝这一说法.
每年农历三月三,就是畲族人的山歌节.民族英雄雷万兴的墓也在顺昌.顺昌畲族人口有八千多人,分布在顺昌的岚下,大历,际会,洋墩,漠武,华阳山,井垅,余墩,溪南,谢坊,高坑,风树乾,兴国庵,上凤,田坪等地点和镇,并保存着与其他地方畲族不一样的服饰和风俗:男童1-8岁穿枇杷桐;1-6岁佩带蓝布帽子,后面缝一块黑布.青年,中年,老年戴蓝色布帽,后面缝一块米黄色的布.畲族女性1-3岁留中间头发,3-6岁长发,10-16岁长辫子圈于头顶,18-19岁梳头髻,不插关钗,不披红布块,不带珍珠,衣服三条边穿裙子;出嫁当天,穿上蓝色三条边长衫,披红布戴金簪,插银钗,挂珍珠;打绑腿;脚穿秀花鞋,临出嫁晚上要哭到天亮,结婚时在门上贴对联“高辛皇帝知得大,青山皇恩雨露深.”这里的“青山皇恩雨露深”说的就是闽北顺昌原始森林,孕育畲族的祖先.厦门大学的大蒋炳钊教授曾提道“顺昌畲族已婚妇女头饰很有特色,和闽东及浙江均不同”.我们中学同学里,就有早婚的女孩,哭嫁.那时候,只知道是她辍学会乡,后来才知道,估计这样的习惯现在的婚姻法是不允许的了.
在网上订的乌稔树干果和叶已经到货啦.看来院里种的那棵小树苗可以不用担心"灭顶"之灾了.这周末如无意外,这乌稔饭是时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