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美医院的差别

中美医院的差别

博客
无论是住在中国还是美国,有一件事情是避免不了的,那就是上医院。在我这个年纪,三天两头跑医院看病也是常事。
在中国或者在美国看病的区别在哪里呢?
以我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再加上国内亲朋好友的体会来看,最大的不同是在于看病的“主动权”。中国大部分病患是自己拿着病历卡,想上哪儿看病,只要是能挂上号就可以自己挑选医生(如果不考虑钱的问题)。医院和医生之间相互不通气,换医院看病重复检查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中国的医保有一个对重病人的福利————大病医保,只要能符合大病医保范围之内,病患的费用可以大大降低。
当然在中国看病的环境自然是没有办法和美国比。即使是看有国务院津贴的专家门诊,也不可能达到像美国那样安静地在一个小候诊室里与医生静静地交谈。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病人会闯进来插话。
也会经常看到一些人,无理取闹地非要医生按照他的意愿开药,仿佛他比医生还要牛。
在美国也可以挑选医生,但是首先需要了解你想看的医生在不在保险公司的范围内。尤其是看急诊,尽管这个诊所是在保险公司的cover范围内,可是具体到医生,有可能就不在范围之内。笔者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理说不清。但是美国看病的好处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你的病历资料都可以要求转。
下面用一个实例来解读一下中美两地对同一疾病的处理。
我有一个同学在今年年初,发现有疝气(上海俗称小肠气),看病就医,做了超声检查,确认,准备做手术修补。做的是微创手术,先是全身麻醉,然后在相关部委打了三个洞。把修补网置入。手术后在医院呆了五天方能出院。如果按照中国医院的习惯,动手术前两天要先住院检查等,前后有近一个星期左右。
手术完了,嘱咐在五个月内不能提重物。十月份在上海见面时可以感觉到,他的手术很成功。
事有凑巧,我在今年十月份也发现有小肠气。回美国后看医生,医生查看了我最近做腹部检查的CT,再目测了病患部位,当场就决定做手术。不是微创手术,这一点上美国比较保守,并且定了日期。不住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
随着手术日期的接近,没有收到任何要让我和麻醉师约见,确认手术时的麻醉方案。虽然这是小手术,但也是全身麻醉,方案是不可少的。于是只能发挥主动性,用message提醒医生安排。
第二天上午10:55接到电话要我11店到麻醉科约谈。搞什么吗?我开车到医院走收费公路也要40分钟,根本就不可能在11点出现在麻醉科。告知以后,医院说什么时候都可以。我大约是11:40到的。
我的手术安排在12/4,但是具体时间要在12/3的傍晚5-7点才能确定。让我在家等电话通知。或许他们也明白自己的工作会脱班。同时也给了我联系电话,一旦得不到通知可以自行打电话询问。我一直等到6:30还是没有信息。只能自己打电话,半分钟就解决问题,被告知12/4上午九点check in。
进入手术准备室之后,护士让我换了手术服。然后手术医生的助理,麻醉师先后来检查,并说明今天手术的程序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埋上了静脉点滴针头。所有人在和我交谈前都重复检查了我的信息,确认无误。
大约是在下午两点半从麻醉中醒来。我刚醒来时,自身有感觉,可能是麻药没过的原因,只有意识,手脚想动也无能为力。过了一段时间,大约是半个多小时以后可以睁开眼,也可以简单讲话了。那位护士想联系我儿子去药房拿今后几天用的止疼片和大便软化药。平时我从来记不住他的手机号码,可是在那个时候它就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了,人的潜意识还是很灵的。
回到家以后,刀口感觉还可以。只是上下床需要多加注意,动作要慢。第二天下午开始感觉有些疼,于是吃了医生开的止疼片。第三天下午又服用了一片。其它时间都还不太疼。
行动不方便以及疼痛感大约持续了有五天,五天以后行动就比较自如了。我体会到中国在手术后继续住院五天还是有道理的。医生嘱咐我在6个星期内不能提超过10磅的重物。
美国认为类似这种小手术,没有必要住院养护,其实作为病人的我,也不希望住在医院里太长时间。而中国的观念是要等到病人养好了,才可以出院,防止出现手术后感染或其它的症状。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匆匆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