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可堪回首(七十二)

可堪回首(七十二)

博客
延和三年二月癸酉,宋文帝刘义隆命大司马、侍中、征北将军檀道济率十万兵马伐魏。此前的延和二年十一月,魏军趁黄河冰封之际,大举反攻南岸的洛阳和虎牢。刘宋的北伐军丝毫未料到北方的气候如此寒冷,黄河结的冰竟然厚得可以承载锱重铁骑,敌军兵马无船而渡。更未料到拓跋焘人在西北讨伐北凉之时,还能腾出手来指挥驻守在黄河以北的魏军南下。他们以为魏军会被西北牵制住,顾不上南边,因此未做准备。十二月丙子,魏军攻下洛阳,十日后占领虎牢。宋军统帅到彦之大骇,丧失斗志弃城而走,沿水路撤到山东历城,魏兵一路追至,到彦之又烧掉船只,丢掉铠甲,徒步退往彭城。追到历城的魏军将城团团围住,刘宋驻守历城的太守萧承之只有几百个兵,见状索性大开城门,生死由天。貌似空城计的阵势再次唬住了魏军。当年檀道济在面对他的《三十六计》被偷盗时,沮丧不已,此时额手相庆。越明年,檀道济授命增援北伐,大军一路开进济水,二十余日间,宋军前后与魏三十余战,取胜多半。三月,檀道济率军进驻唱了几个月空城计的历城,高兴之余忘了防备,被魏国大将叔孙建偷袭了粮草。檀道济因此困在了山东,不能再西进河南。

这给了魏军喘息的大好时机。刘义隆北伐时夺得的河南四座重镇,如今还剩两座,滑台与碻磝。宋军困守山东,魏军便可全力以赴攻取滑台。实际上魏军围攻滑台已有数月,由于宋军滑台守将朱脩之顽抗,一直没有攻下来。军报传至平城,拓跋焘命当地的地方官,荥阳太守王慧龙率几千兵马增援滑台。圣旨一出,朝中轩然大波。原因是这个荥阳太守王慧龙,其实是来自刘宋朝的降将。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孩子时,全家被开国皇帝刘裕灭族,只有他一人侥幸活了下来,九死一生逃到了大魏。

皇帝近来对朝中文武大臣监管愈加严厉,世代与他并肩作战的本族兄弟尚被猜疑是否忠心,这样一位来路不明的降将竟能委以重任,还是被派去与他以前效忠的主人对抗,监察御史们立即上疏,众人七嘴八舌,提醒皇帝此人为南人,不宜委以师旅之任。他太原王氏的出身也引起了鲜卑亲贵的注意。皇帝自灭了几家汉人望族后,剩余的几家高门大族一直小心翼翼夹起尾巴,既无愿望也无胆量再做高官,朝中成了鲜卑贵族的天下。皇帝此时忽然用一个名门望族的汉人,是否有削弱亲贵力量的意思?况且这几个大士族为保政治势力世代通婚,一荣俱荣,这位王慧龙娶的夫人即出自清河崔氏,是前司徒崔浩的侄女,当年成亲时,是崔浩给主的婚。倘若王慧龙成了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其背后盘根错节的汉人旧族势力只怕又将抬头,很快就会在朝廷上与鲜卑人形成对垒。再加上最近皇帝连下的几道敕,对权贵的约束惩处之严苛前所未有,众多鲜卑人将这几件不相干的事联想在一起,颇为愤怒不满。皇帝是要再一次尊汉排胡。北方已统一,能争善战的鲜卑人用不着了,是被皇帝抛弃的时候了。

朝中为了这个人吵的不可开交时,魏国的细作获取到的一封秘札直抵禁中。拓跋焘打开扫了一眼便愣住了,之后手中拿着那张寥寥数语的字条,半个时辰沉思不语。那是刘义隆写给宋军前线将领的亲笔信。信中写到,王慧龙自逃入胡虏二十余年,因其南人的身份,始终不得胡虏重用,愤然不平,因此暗中与建康取得联系,并计划挟持胡虏将军司马楚之叛逃南宋,日子也已定好,要宋军将领前去接应。

刘义隆的字,拓跋焘以前曾见过多次。纵然他万般瞧不上这个书生皇帝,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对手的才情世间难寻。尤其他的隶书行草,师承二王,间架结构,气势韵味,若大鹏之击空,九天之鹤唳。这笔字,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摹仿出的。但若是真迹,便说明这个王慧龙果真与刘义隆暗通款曲,打算叛离大魏了。否则以宋国皇帝之尊,诬陷魏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守,详细经过还描述的有鼻子有眼的,实在不通。拓跋焘左思右想,猜不出其中的端倪。

"陛下,册封伏氏为椒房的诰敕,请陛下过目。"耳边响起低婉悦耳的声音,不用看便知是杜至柔。拓跋焘接过她递上的草稿,并无心情仔细看上面的溢美之辞。宫人伏氏刚刚为他生下一位皇子,按例要晋升为妃。这已是他第五个儿子,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切仪式按惯例即可。他草草看了一下诰命文书,随意扔给杜至柔:"用玺吧。"杜至柔领命就要离去,却听皇帝叫住她道:"是你写的吧。"杜至柔点头。皇帝微微一笑,从案上拿起那张字条:"那你看看,这是谁写的。"

杜至柔接过来只瞥了一眼,便知那是刘义隆的手笔。她十二岁到建康习书法,师从魏夫人。她另三位同窗,是时年十四的宜都王刘义隆,与他一见钟情却因庶出身份而自卑的少女袁齐妫,和十三岁的彭城王刘义康。墨香悠扬,培养出无数魏晋风流名士的书院,每个角落都蕴涵着风雅与洒脱。这四个纯真无瑕的少女少年周身洒满阳光,饮酒赋诗,猜枚投壶,泛波羽觞,肆意享用他们无拘无束的绮年玉貌。那时的她与刘义康情窦初开两情相悦,只以为这一生都是如此一段锦绣时光。那时的刘义隆上有两位兄长,父皇亦在壮年,励精图治。他只知道诗词歌赋纵情山水,只想与他心爱的女子不离不弃,这一辈子做这样的闲散亲王。

"知道是谁写的么?"

男人熟悉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杜至柔隐去无声无形的泪水,轻轻摇头:"想必是南朝名士,或是书法大家。"

拓跋焘哼了一声道:"刘义隆。"又想起了什么,向她要回那本册封诰书,对比着看了一会儿,道:"你的字和他的倒有几分相象。"

"天下书法出二王。只要是行隶,莫不遵循书圣的风格。"杜至柔淡然回道。

拓跋焘放下手中两份纸,抬头看着她问道:"刘义隆给手下人写的这封信,你怎么看?"


"信是真的,内容是假的。"杜至柔依然淡淡地。拓跋焘猛一扬眉:"何以见得?"杜至柔叹口气道:"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同一人的时候,也很可能就是你要中反间计的时候。"


拓跋焘看着她的眼神由凌厉,到惊讶,再到温存。眼中含情地看着她良久,点头轻赞道:"不错。是个好徒弟。"


"陛下的教诲,妾时刻不忘。"


拓跋焘忍不住笑斥道:"和谁学的伶牙俐齿!"想了想,收起笑容问道:"你认识王慧龙?"


杜至柔摇头,拓跋焘追问道:"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你如何相信他的忠心?"


"妾相信一个身负着血海深仇的人所能爆发出来的毅力和决心。王家原是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入仕南朝,忠心侍主却惨遭灭门,九族尽灭。只身出逃"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停了一下,继续说道:"他与刘裕结下的是几世的怨仇,他曾作《祭伍子胥文》以寄托复仇之心。得在疆场效命,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如此刻骨铭心的仇恨,他怎么可能与刘义隆有什么瓜葛呢?只怕他见了刘家人,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呢。"

她眼中异样的光彩令拓跋焘诧异。默默看了她一会儿,挥手命她退下。

"得在疆场效命,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拓跋焘将这两句话反复咀嚼片刻,提笔写下一封书信:"世人罔议将军与义隆结交。此必不然,是齐人忌乐毅耳。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御赐玺书快马飞递到前线,王慧龙面北泣血叩首,感激圣主赏识信任之大恩。以后传来的消息令魏国振奋。慧龙身先士卒,屡摧宋军锋芒,又巧设奇兵大败增援滑台的宋军。滑台被困四个月,城中断粮,士卒用烟熏出老鼠烤熟吃掉。四月辛酉,魏军攻破滑台,朱脩之及一万余名士卒被俘,押送平城。又过二十馀日,魏军收复碻磝。至此河南全境尽入大魏腹中。刘宋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宋国损失惨重,府藏、武库为之一空。胜利的消息传到平城时正值端阳节前夕,举国欢腾,上至天子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喜笑颜开,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皇后赫连卿兴致盎然地指导宫人乐伎加紧操练多种百戏,好在端午宫中举行的盛大庆典时献给皇帝,让他过一个前所未有的喜庆节日。

五月初五端阳日,两阳相重,五毒蠢动百虫孽生。为此上至天家下到民间,均要趋利辟邪驱虫避瘟,以达阴阳调和。朱门宫墙遍插艾草菖蒲,宫人们臂系五色香丝,腕结长命索,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年端阳佳节恰逢对南朝作战的军士凯旋,可谓喜上加喜。多年的兢兢业业,艰苦奋战,勤俭治国,换得今日扫定朔裔,扬威南蛮。大魏自原始部落起家,数代浴血征战中原,终于在自己的手中实现北方一统。皇帝面对辛苦打下的盛世江山,不禁龙心大悦,下诏百官于端阳日入宫与他一同饮宴庆贺,皇帝慰劳凯旋将士的同时,将率近侍大臣于瑶津池畔观赏宫人呈上的各种庆典活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传统的龙舟赛。瑶津池上龙舟如蛟,舟上健儿赤搏上阵奋勇挥桨,坚实的肌肉随身起伏,额上汗珠粼光闪亮。仿佛金鳞过江。龙舟乘着碧波破浪而进,水中翻起的白浪呼应着舟中花鼓,喧嚣贯耳杀声震天。皇后事先命宫女嫔妃组成啦啦队助威,此时一众佳丽娇颜欢欣雀跃嬉闹叫好,惹得池边含冰殿里开怀畅饮的皇帝和一众大臣纷纷走出来,争相延颈翘首观看,兴高采烈地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

龙舟赛的喧闹刚刚结束,池边草地上又别出心裁地出现了一场拔河比赛。原来是皇后为增添乐趣特别安排的新鲜游戏。拔河自古有之,原是水军训练项目,后演变为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民间甚是流行,只从未进入过宫廷。赫连卿回想起幼时在草原上拔河的欢乐场景,压抑不住狂热的内心,趁这个难得的喜庆时机组织起两厢人马决一胜负,另有一干勇士在旁击鼓助威,群噪歌谣震天动地,一扫宫廷沉积已久的刻板沉闷气息。


罕见的比赛场景引得皇帝向他们看去。只一眼便开怀大笑。原来赫连卿竟从中书门下和秘书省找来一群白胡子老头儿,让他们组成一队,和另一队宫女组成的莺莺燕燕两相较量。妙龄宫娥环肥燕瘦花红柳绿,使出吃奶的力气与一群年纪可以当她们爷爷的官儿对决。而另一边的老爷爷们亦不敢示弱,个个憋得双颊通红咬牙奋战,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国之壮观哉。可惜年龄不饶人,纵有千般壮志,终是年老体衰败在女郎裙下。随着大麻绳加速被宫女队拽走,一群宰相尚书波浪般前扑后拥匍匐倒地。楼台上观战的皇帝见状大笑不止,忙命左右宫人跑过去将战败方扶起,又传命尚宫局赏赐双方美食酒馔。大批人马谢恩离去,皇帝看着远去的人群,脸上笑容渐渐逝去,内心不知不觉涌上阵阵失落,自己也不知因何而起。


满眼繁花似锦,个个争妍斗艳。他却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里,很不合时宜地品出丝丝孤寂。他环顾四周,什么都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可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缺了一点很重要的东西。他侧着头仔细想了想。是了,他缺的是杜至柔。诸多眼花缭乱的喜庆活动在他面前上演,竟然无一处存在她的身影。这样欢乐的时刻,她为何不参与呢?难道她不愿与他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喜悦么?何况这次对刘宋作战的胜利,她也有一份功劳。皇帝怔然望着浩渺烟波。她近来越发沉默,她在渐渐疏远他。她是怕了他了。皇帝无奈地想。他是希望别人畏惧他的,可只有一个人可以例外,他愿意永远对她敞开无拘无束的心。倘若连她都淹没在黑压压恭顺低头的人群里,连她都拿自己当凶神恶煞的门神供着,他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总要有一个人,能让他说说心里话的。她的心,是不是也要弃他而去了。拓跋焘内心涌上的悲哀越来越强烈。果真如此,他也没什么好怪她的。换做是他自己,整日陪伴这么无情的主子,再热的一颗心,也会渐渐冷却。


远处临近后宫门的倚莲亭,参加完拔河比赛,气喘嘘嘘的官员们三三两两坐着休息。秘书丞刘洁擦着头上汗水,看见一队宫人手捧盅碟向他们走来。是皇帝赐来的客食,一转眼已来到他面前。他赶忙起身对着食物一拜,却听头上传来熟悉的女声:"先生慢用。"他惊讶抬头,愕然发现这位和其他宫女一样打扮的女子,竟然是杜至柔。而她竟还在与自己说话的同时,不断用眼睛向手中的樱桃酪瞟去。之后她随着其他宫女退下,刘洁趁人不备翻过盅盏,果然见下面压着张小条。边缘参差不齐,明显是从书页上撕下来的一角。打开一看,真的是从内宫用书《诗经》上撕下来的,《诗经》是嫔妃们的必读,故而内宫里有上百本。刘洁看那小条上,是"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八个字,不免深深感叹这位杜尚书的精细与谨慎。


这几个字,除他以外能看懂的寥寥无几。倘若这不成样的小片纸张落在旁人手里,也不过会被认为是宫妃丢弃的旧书垃圾。这在平时是常有的事。丝线装订的书并不牢固,书页常脱线散落。嘒彼小星,三五在东。下面与它对应的一句,是嘒彼小星,维参与昴。那么上一句的三与五,就不是普通的数字,而是两个星座了。时值暮春,夜晚的东方会出现苍龙七宿,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三与五便是氐与心。按照《尔雅释天》的解释氐,为麒麟之趾,心为五咮,亦即朱鸟之喙。刘洁心领神会,这是让他去东边的藏书阁,因那阁门前有一对铜兽,刚好是左麒麟,右朱雀,与这字条里点出的两样相符。

************
拔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最早是楚国用来训练水兵的,楚国多河泽。当时真的是隔条河,输的就都掉水里了。很快就推广到各国,只不过是在地上游戏了。一直流传到现在。只是不敲鼓助威了。唐代宫廷里盛行拔河,皇帝爱看。中宗李显首创让女人拔河。有一次竟然跑到宫外去拔,大概是想向老百姓显白他拥有这么多美女,召集了两拨宫女跑到玄武门外拔河,全长安城的人都跑来看。这场盛况记录在唐《封氏闻见记》里。结果可能因为宫女们每天见的都是太监,没见过这么多阳刚帅男,芳心全都收不住了,中宗回宫后清点人数,逃跑了好几十,心疼坏了。过了一年他又想看比赛,这回是皇后韦氏组织的,从中书门下和尚书省挑了一帮老头,基本上都是宰相,地点在梨园毬场。韦氏可能不识数,一边给9个另一边给8个。9个的那边还包括两个年轻的驸马,8个的那边自然抗议,说不公平,重定。组织者坚持不改,少的那边输的很惨。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璟(83岁)因为年老,随绳而倒,很久都爬不起来。中宗观战,见状大笑,忙命左右快快扶起。那也没用,第二天谏官的折子就板砖一样拍过来了,说他不尊重大臣。中宗以前被老娘武则天迫害的时候,好几次都是唐休璟舍命为他说话,结果当了皇帝以后竟然拿功臣取乐,大臣们很看不惯。

唐玄宗也是拔河发烧友。在宫里看比赛,每回还找一帮文人做诗写赋。他自己还写过一篇观拔河俗戏的诗,收录在全唐诗里。唐代干点什么都要做诗。
90年代电视剧<唐明皇>里出现了拔河比赛,我就是按照那个片断写的情节。

宫女队:



对手…
 

结果

 注2:《三十六计》,并无明确证据表明是檀道济写的。这书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大概是由于《南齐书》里提到一句:"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所以后人将作者定为檀道济。另外这书即使真是他编篡的,也没被拓跋焘偷过,是我编的。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晚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