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凶猛的北朝妇女(上)

凶猛的北朝妇女(上)

博客
这是篇背景介绍。是我在写小说参考史书时积累的感想。我想把<可堪回首>中人物所处时代的两性关系和特点写出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女性人物。

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普遍被认为是压迫妇女的时代,根据很多。比如说那些针对妇女的限制条款,各种各样剥夺女性权利的律条规范,三从四德,男人三妻四妾不受限制女人只能从一而终不能失节,等等总之满眼的辛酸,给人感觉一片凄风惨雨被压榨地快活不下去了。其实不然。因为从结果来看,如果一个民族的女人都凄凄惨惨地活不下去了,那这个民族早绝种了。女人承担种族的生育繁衍,中国女人比起其他民族,传统上还要承担子女启蒙教育的责任,所以古代的中国女子可能不仅不惨,幸福度比现在的女人也许还高一点。一个人如果完全认可了他所在时代的价值观,说白了就是完全被洗脑,那么他感觉到幸福的可能性比没洗干净的要大。哪怕这些观念在现在看来落后陈腐,或者很不公平。以今天的眼光看往日对女性的戒律,会觉得那是男权社会对女人赤裸裸地欺压,但是放在那个历史阶段,有还是比没有强。因为任何对人的限制,同时也是对人的保护。限制你随便打人,也就同时保护了你不被别人打。给妇女规定"七出"之条,也就同时保护了妇女不能随便被男人休弃。不允许女人同男人一样撸起袖子赤膊上阵捞取外部资源,也就保护了女人不劳而获专心抚育子女的权利,尤其是没长一副花木兰穆桂英一样好身板的女性。当社会整体还没有发展到高人权高福利,社会保障完善的阶段,个人还只能依靠自给自足,自我生殖繁衍的方式得到私有财产和养老的保障,让女人拿起剪刀闹革命,结果更糟。北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北朝是指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这几个朝代。听起来时间很长,其实加起来也不到二百年。但这两百年对后来的长命政权唐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朝为什么会如此开放,为什么会出现武则天(虽然那不是唐朝,因为她改朝换代了),唐朝出现那么多麻辣公主,其实仅仅是前面北朝的遗风。和前辈比起来,隋唐的女性不过是小巫。北朝时期的妇女完全抛弃汉俗观念,视礼教为无物的做法,把妇女这一团体直接仍进了角斗场,给当时的男人和后世的男女提供了一场残酷无比血腥非常的视觉盛宴,赤裸裸的动物世界。


现代女人一听三从四德,斥之以鼻。其实仔细看看这玩意,还是有的比较好。否则女人的吃相实在太难看。首先三从。人家定这三条法则,其实和妇女道德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是规定你作为女性,假如要出席别人的葬礼,该穿什么衣服。你要FOLLOW家里哪位男性的官爵品阶。中国古代妇女在面对男人时从没有实现过这三从,尤其是最后一从。礼教规定只有儿子孝顺母亲,没有反过来的。女儿从父,也和三从无关,只是孝道的体现。儿子同样要从父。妻子从夫,那是瞎说。烈女传里的先进典型,女则女戒之类的洗脑文学,没一个顺从的形象,相反封建礼教所推崇的女性,是才思辩敏,智慧高雅,敢于规劝丈夫,受了委屈敢于抗争的高知女性,尤其要口才好,能说的过男人。因为封建社会的秩序是以家庭关系模拟其他各种关系的。君臣关系是家庭里夫妻关系的翻版。好的妻子标准是劝谏,薛宝钗长孙皇后这样的,丈夫有什么不对的,你得能直言劝谏。”你要上进呀争取功名呀我要荣华富贵都靠你啦”,在妻子名为规劝实为唠叨的"谏"下,干出一番事业。谁要是唯唯喏喏的对丈夫唯命是从,那只能归类于妾,在朝廷里的代言人就是弄臣这样的角色,只会给皇帝溜须拍马,被人看不起。再看四德。这个听起来很窝囊,你当男人的凭什么要我这样那样。其实人家男的那边同样有道德要求。人家那边是六德,比你还多两德。仔细看这四德。妇德,最重要,四样规范里排第一。要求妇女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你要能做到这个,就符合德育规范了。说白了就是遵纪守法。妇言,就是不必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只要说话时考虑言辞是否恰当,不恶言伤人,不抢话,不搬弄是非,不让人讨厌就行了。妇容,你不必长得有多好看,甚至,不要太好看,那会让男人变坏。你只要做到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就是为妇容了。说白了就是服饰整洁,勤换衣服,天天洗澡,身上无异味。写到这里忽然觉得咱老祖宗有大智慧啊。男人都好色。可是假如女人全都不好看,那你想好色,也无色可好。所以,教导女人都遵循同一准绳,全体女性铁板一块,没有一个爱打扮的爱抛媚眼的爱勾引人的,那你老公出轨的机率就大大地减少。每个女人都不用琢磨怎么吸引男性的注意,每个女人也因为老公没人勾引而获益。和谐社会从此建起。当然这是做梦。最后,妇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只要能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就是谓妇功。你会做饭,不会的话叫外卖也行,只要能安排,请客时让宾客满意。再会点针线活,就行了。


把这些全抛弃,就是北朝妇女的样子。当然不是她们在衡量以后觉得太难FOLLOW所以要抛弃的,而是因为从没拥有过。原始社会发展到后期,人刚刚能吃饱穿暖,尚未有思考精神追求的余地,汉民族那些已经成熟的道德体系礼仪教化在汹涌而下的原始文化面前,显得过于温文尔雅,不堪一击。结果是不论汉女还是胡女,全回归了母系氏族,以凶猛豪放,彼此嘶咬,战胜同类为荣。看宫斗戏甄嬛传,你会感叹女人如蛇蝎,看北朝妇女为了争男人而上演的大戏,你会感叹女人如虎狼。表面温柔典雅暗地里使坏,是为阴险,如同蛇。撕开表面的假象赤裸裸上阵拼杀,我就是不饿也要咬死你,是为贪婪,如同狼。总之都不是什么好动物。甄嬛传是把所有朝代发生的女人宫斗全汇集在一起了,唯独把北朝给落了。所以它才能看上去很美,才能有这种计那种计,才能好看。要是北朝的这种,啥计都没有,上来就把人给剁了,观众只会逃遁而去,就象北朝的男人。


同性之间为争夺异性而大打出手的根源是人性中的占有欲。这个占有欲很有意思。假如你爱上了他,你可能会同时产生一种想要独占他的欲望,也可能没有。可是反过来并不成立。你想要得到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并不说明你爱他,只能说明你想占有他一辈子。尤其在女性完全依赖男人才能活的古代,这种愿望更是有一辈子牢牢抓住一张饭票的嫌疑。当时北朝妇女的行径足可以证明这点。在热情洋溢地争夺男人的战争中,看不到一点对男人的爱。"我为什么要弄死别的女人,都是因为我太爱你呀!"独孤伽罗这个辩解词,只能骗骗杨坚这种傻男人。


北朝妇女为得到"一心人"而表现出来的气概令人发指。这个占有欲被彰显得淋漓尽致。基本上你翻不了几页史书就能遇到这么一位欲望强盛的妇女。杀僮婢,戕孕婴,毁容,下蛊,断手断足,反正你能想到了这里头都全了。上至公主贵族下至小老百姓,大无畏地表现自己的占有欲是全社会的风气。你如果不想这么赤裸裸地表现还不行,你还要遭到鄙夷。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最小的儿子叫元详,"美姿容",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孙女为妻。这位刘姑娘是南方的汉人,受正统汉儒教育,娴静贞淑,对丈夫元详和堂婶私通睁只眼闭只眼,结果遭到婆婆高太妃一顿痛骂加痛打。高太妃的理论是,"新妇,大家女,门户匹敌,何所畏也,而不检校夫婿。妇人皆妒也,独不妒也!"媳妇!你是大家女,与你丈夫门户匹敌,你怕什么?为什么不敢"检校"你的丈夫?女人都妒,为什么你不妒?!骂完以后还命人打了这位倒霉的刘姑娘几十大板。刘氏也没办法,笑而受罚,看起来的确有点缺心眼。在这种提倡甚至纵容女人占有欲的社会风气下,涌现出太多可歌可泣但不感人只骇人的事迹。北魏一个高官长孙稚,出轨,因为看上了一个罗氏女。罗氏有丈夫,所以也是出轨。长孙稚很爱罗氏,所以干脆把罗氏那倒霉丈夫杀了,再抛弃自己的妻子,二人终于喜结连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罗氏比长孙稚大十几岁,"稚雅相爱敬",长孙稚爱她爱的要命,坚决不纳妾,可罗氏还是不放心,连杀了家中四个婢女,只因为她觉得她们勾引了她男人。


在汉儒对女性的哼哼教导里,有一条非常碍眼的清规戒律就是限制女性的占有欲。要是妇女的占有欲是这样的啊,那还是限制一下比较好。这也太吓人了。要不你就别要人伺候,家里家外生孩子带孩子做饭洗衣全都自己干。家里除了你还有这么多MM小女奴,管不住男人只敢对下层更弱的女人发威。一个家变成了绞肉机屠宰场。所有的刀口都对着同性。一个成功得到男人专爱的女人,脚下一堆累累白骨。如此惨烈除了是因为罪魁祸首的男人不管制自己的色欲外,还一个原因是鲜卑族没有成熟的宗法制度妻妾之分,草原上抢来一个女人是一个,管什么大老婆小老婆。于是在仿行汉族妾制的过程中,招致妻族和母族的强烈抵制,这也是北朝妇女妒悍风气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


若按汉制,先娶者为妻,后纳者为妾,当无疑义。但在北朝,有人娶两个老婆。都是妻。男性多妻的现象在北朝并非个例。结果造成袭爵或者财产继承时,嗣子无定的困局。两个老婆虽各自有住处,但为了各自子女的继承权还是打的不可开交,同父兄弟如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嫡妻的地位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只好拳头说话。"二妻妒竞,互相讼诅,两宅母子,往来如仇。"。有时是哪个妻子更聪明更有人脉,哪房继承。北魏东郡莊王陆定国,先娶河东柳氏,生了儿子,后来在没离婚的状态下又娶范阳卢氏,也生了儿子。二室俱为旧族,而嫡妾不分。结果定国亡后,两子争袭父爵。后面这位卢氏人脉广,搭上了大官仆射李冲,在李冲的活动下,她的儿子袭了爵,职位赫弈,而柳氏儿子沉废贫贱,不免饥寒。


还有更乱的,名副其实打成一锅粥。北魏名将,常胜将军杨大眼,(真名,不是外号。可我还是觉得象外号),娶妻潘氏,也十分的英勇,善骑射,穆桂英一样的人物。生了三个儿子。潘氏出入丈夫军营,和官兵同骑马共训练,夫妻志同道合。可是,没多久就发生了狗血事件。大眼的女婿赵延宝,向大眼告发潘氏,说她趁丈夫不在家和人私通。大眼怒,杀潘氏,又娶了一个元氏作为继室。结果后来大眼死在荆州刺史任上了,他和潘氏生的三个儿子就向继母元氏索要象征父亲爵位的印绶,元氏此时已经怀孕,指着自己肚子说:“继承人只能是我的儿子,你们这群杂种贱人所生的,想都别想!"不止是自己,连亲娘都被侮辱了,义愤填膺的三兄弟于是开始秘密策划一场疯狂的复仇。不久,全家人护送大眼的灵柩从荆州回到洛阳。半路上大儿子打开棺木取出父亲尸身。那个揭发岳母不轨行径的赵延宝,跳出来质问他想干什么,被二儿子一箭射死。元氏也惊醒了,恐慌之中居然跳入水中逃命。二儿子又想射杀元氏,被大儿子阻止:“到底是继母,不要杀她。”兄弟三人于是抱着父亲的尸身投奔了南梁。因为三人都继承了父母的勇武,一路上居然无人敢挡。


这是北史,南史对这个事件的结尾记录更加狗血。说这三兄弟为什么要逃亡南朝呢,是因为三兄弟中的一位,在被继母元氏羞辱后去找胡太后反映情况要求解决矛盾。不料胡太后看他长的英俊潇洒,居然想借此和他私通。"魏胡太后逼通之"。三兄弟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还为大眼这个美男子儿子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凄惋焉。


整个事件中无一个义人,看似都有自己的道理,做事都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后果。潘氏出轨固然是不应该,可大眼一怒之下就杀妻更是犯罪。潘氏固然是不守妇道,但是赵延宝作为晚辈告发岳母更是不守"婿"道。虽然他罪不当死。元氏希望自己儿子继承家业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是说话太恶毒。三兄弟因为家事私怨就叛国投敌,还把父亲的尸身也带到打了一辈子仗的南朝,也算不上忠义。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晚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