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的艺术,还是快乐的生活?看几部外国电影的一点感受
看电影最主要的目的是娱乐,其次是寻找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常有的新奇经历。至于从电影中学习人生,得到收获和启发,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一般不会奢望。外国电影讲述的故事通常发生在遥远的、从来没有涉足的地方,体现的是新奇的、从来没有经历的文化,比一般好莱坞电影更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因为这个原因,我最近忽然有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看遍所有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的打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是1947年设立的,每年有五部电影获得提名,这么多年下来,洋洋洒洒积累了300多部片子。但我一向认为,艺术是不断进步的;不管是书还是电影,基本上都是新的比旧的强。于是跳到名单最后一页,一眼就挑中了2012年的丹麦影片A Royal Affair。
既然是affair,就必然以一段倒霉的婚姻为背景。在这部电影中,这个背景就是英国公主Caroline和丹麦国王Christian的婚事。嫁到丹麦前,Caroline听说新丈夫热爱艺术,对戏剧情有独钟,因此对婚姻生活充满了期待。到丹麦后她才发现,Christian行为古怪、喜怒无常,像个被宠坏的弱智儿童,完全不是她想像中的白马王子。他们很快就有了一个儿子,但她非常孤独,在皇宫中郁郁寡欢地度日。
跟Caroline一样,Christian对这段婚姻也很厌倦。为了逃避宫中无聊的生活,他去国外旅行,回来时随行人员中多了德国医生Johann Friedrich Struensee。Struensee是当时的启蒙派知识分子,思想开明,有很多激进的观点。但Christian跟他很投缘,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随着他们友谊的加深,Christian渐渐在Struensee的鼓励下向皇室中的保守势力挑战,推动了很多改革,带领丹麦走上了一条更开明、更现代的路。
因为赞同Struensee的自由派观点,Caroline也跟他成了好朋友。然后不出所料,他们之间有了私情,并生下了一个女儿。但他们的恋情被以皇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势力觉察。保守派们以这件事为契机,唆使Christian放逐Caroline和Struensee,并一气之下判了Struensee死刑。但Christian虽然糊涂,耳根子又软,还是有自己的底线的。他想来想去,顾及与Struensee的友谊,又赦免了他。但执行死刑的保守派们故意不让他的赦免令及时到达,结果Struensee还是死在了断头台上。
然后,影片结尾的字幕告诉我们,Caroline的(与Christian生的)儿子和(与Struensee生的)女儿得知了他们的母亲生活的真相。儿子继位后,又将丹麦带上了他父亲和Struensee曾经尝试过的改革之路。
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宫廷皇家的电影,整部电影的场景都很美,女主角更是优雅动人。故事情节虽然基本上被片名泄露了,也还算曲折紧凑。唯一让我不满的,是Struensee在断头台上的一幕相当恐怖,对神经脆弱的人是很大的挑战。即使是最有勇气的人,面对自己的死亡时也是会害怕的。那种强烈的恐惧和绝望,不是我们这些把电影当消遣的人愿意面对的,所以我以为还是处理得写意一点,给观众留点想像空间更合适。虽然电影最后的字幕告诉我们,Struensee的血没有白流,历史为他平反昭雪,丹麦成了自由富裕的现代国家,一切都花好月圆,皆大欢喜,还是没能把那个血淋淋的场面从我脑子里抹去。
最近看的第二部外国电影是2006年的印度电影Water。印度某些地方有个古老的习俗:一个女人在丈夫死后,要到一个“寡妇院”中度过余生,以免在家人眼前晃来晃去惹人心烦,也为了给家人减轻负担。Water的主人公,七岁的Chuyia,小小年纪就嫁给了一个老男人,随后很快就失去了丈夫,于是也被送进了一家寡妇院。Chuyia刚开始时想念父母,讨厌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动辄哭闹着要回家,把寡妇院吵得天翻地覆。但她是一个天性阳光的茁壮孩子,很快就在寡妇院遇到了几个喜欢的人,慢慢习惯了寡妇院中的生活。
Chuyia的好朋友之一是Kalyani。Kalyani长得很美,也很年轻,是寡妇院中与Chuyia年龄最接近的人。她们两人很投缘,经常在一起聊天,玩游戏,还一起出去逛街。但Chuyia模模糊糊有点知道又不完全明白的,是寡妇院的长老其实一直都在用Kalyani的美貌赚钱。夜幕降临后,经常有人撑着小船,把Kalyani送到河对岸,去见有钱的客户。有一次Chuyia和Kalyani在街上遇到了从外地回家来看望父母的年轻英俊的Narayan。Kalyani和Narayan一见钟情,很快就谈起了恋爱。虽然Narayan的母亲反对他们的恋情,Narayan还是坚持要将Kalyani娶回家。但在他带她渡河回家的路上,她意识到他父亲也是她以前的客户。她坚持让小船掉头,不再答应和Narayan结婚,回家后即投河自尽。而Narayan也在回家质问父亲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与此同时,因为失去了摇钱树,寡妇院的长老们又想用Chuyia来取代Kalyani。Chuyia在寡妇院的另一个朋友Shakuntala得知这个消息,跑去阻止她们。但她到达河边时,长老们已经把Chuyia从客户处接回来了。当天刚好甘地在火车站有一场演讲,Shakuntala抱着昏迷不醒的Chuyia去了演讲现场,并在听演讲时做出了决定:Chuyia应该跟随甘地离开这个地方,不能再回寡妇院。演讲结束后,她在月台上来回奔跑,请火车上的人把Chuyia带给甘地。她在人群中看到了Narayan,Narayan从她手中接过了Chuyia。
也许普通而又贫穷的人的生活总是比皇家贵族的生活更容易触及我们内心的柔软之处,我觉得这部电影比A Royal Affair更感人,而Chuyia这个角色尤其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一个天真、善良、茁壮的可爱孩子,居然要在寡妇院度过一生,没有一个人看不到其中的愚蠢、残忍和荒谬。比起Kalyani,比起Shakuntala,Chuyia更是反对这种愚昧落后的文化的海报人物。但这部电影最感人的一刻,还是在影片结束前,Shakuntala在火车站跑来跑去,要把Chuyia交给甘地的时候。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恶,比如愚昧的制度,虚伪的长老;这部电影中也有很多美。但这部电影的精华还是其中的善。善良点点滴滴地散落在故事当中,有时并不起眼,但在车站一幕中却终于占据了舞台中心,像涓涓细流汇成了大河一样。或许火车站的场景确实拍得特别动人,或许善良永远都比别的美德更能打动我,当我看到Shakuntala站在月台上,眼中含着泪水,目送载着Chuyia的火车徐徐离开时,我惊讶地发现,我也像Shakuntala一样,眼里噙满了泪。
最近看的第三部外国电影是2010年的西班牙电影Biutiful,相当于英语的Beautiful。影片的主人公Uxbal是巴塞罗那的一名单亲爸爸。他本来就生活在社会的灰色地带,过着拮据的生活,在影片开始时又被诊断患了癌症。他没有告诉朋友家人这个消息,还是假装若无其事地过日子,但他的生活比过去更加支离破碎。他想与妻子和好,让家庭完整和睦,孩子们以后有所依靠,但他的努力没有成功;看到在他和朋友的商业计划中打黑工的中国非法移民住在没有暖气的房屋里,晚上冻得瑟瑟发抖,他给他们买了电热器取暖,但劣质电热器漏出的煤气却毒死了所有住户;他的非洲朋友因犯法被驱逐出境,他让朋友的妻子和孩子住进自己家中,并将自己的钱全部留给她,要她答应以后照顾他的孩子。她却拿着钱回了非洲。
然后他死了,在躺在床上与女儿聊天,又把父母留给他的一个钻石戒指送给女儿后。他来到了天堂,在白雪覆盖的树林里,见到了从未见过面的爸爸……
在这三部电影中,这一部大概是我最不喜欢的。它的艺术成就或许很高,但故事本身毕竟过于灰暗沉重。电影的结尾是洁净美丽的,但与A Royal Affair中下一代人继续上一代人的努力相比,与Water中的小女孩在大人的帮助下寻找更美好的未来相比,这个结尾连一点虚幻的希望都不肯给我们,剩下的只有苍白空洞。
也有人说,非洲朋友的妻子没有离开,而是回到了他身边;而且她以后也会信守诺言,帮他照顾孩子。但电影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模糊。我的理解是她没回来。她在火车站犹豫过,但还是走了;她的回来,仅仅是他的幻觉。
所以,看完这部电影后,情绪是很低落的。再仔细一想,看完另外两部电影时,我的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本来还雄心勃勃地想看遍所有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现在意识到这个计划不怎么样。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以悲剧居多的。这些电影虽然都安了个光明的尾巴,但它们的阴影都不能被这条尾巴扫尽。
奇怪的是,看美国(或者与美国文化接近的英国等国家的)电影时不常遇到这个问题。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很正面;即使是比较沉重的电影,像最近的The Imitation Game,Still Alice,看完后心里也远不像看完Biutiful那么难过。每一部电影都会给人留下一些想像空间。看某些外国电影时,我会以最悲观的态度来填满这些空间,而看美国电影时则会持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可见不管艺术手法如何,不管导演的意图如何,电影的基调和氛围早就被电影所表现的时代与生活决定了。而因为美国人的幸运,美国电影无论如何也没有某些外国电影那么沉重。
所以,还是暂时把看外国电影的计划搁下,做一个乐观的、傻乎乎的、不知道世界上都在发生什么的美国人吧。好莱坞电影俗是俗一点,但生活得快乐,远比追求高雅的艺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