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序曲》(三皇五帝到夏商)之十六
四 帝尧篇
《竹书》诠释了什么叫做“真龙天子”,放勋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后世那些自称或被称的全是山寨产品。
放勋母亲庆都经常与龙共舞,有一天这条赤龙口衔一张画儿送给庆都,图上画着一个人:八采眉,发长七尺二寸,面容上窄下宽,脚踏宿翼,宿是星宿的意思。画上还题字:亦受天佑。“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这句话含糊其辞又意味深长,不管怎样吧,庆都在“阴风四合”之中怀孕了,怀上了原版“龙的传人”。
河北翼州的名字便由画中的“宿翼”而来,那是尧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释名》:其地有险有易,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翼就是希望的意思,总而言之翼州“在希望的田野上”,那里的人们“为她富裕为她兴旺”,就像二十岁时的彭丽媛所唱的那样。(笔者按:尧的另一个出生地便是现在河北保定境内的伊祁山,所以尧复姓“伊祁”,是所有“伊”和“祁”人的祖先。尧还有第三个出生地,在安徽与江苏交接的天长县,即传说中的“三阿之南”。丹陵也好,伊祁山或者三阿之南也罢,这三个“月子中心”离偃师都挺遥远。)
那孩子出生后,模样一如画上所画。什么是八采眉呢?不是眉毛有八种色彩,只有鹦鹉才那么绚烂,而是有光泽的八字眉,简单地说就是圣人之眉,你没有看到这样的眉毛说明你没有看见圣人。曹操的儿子曹植在《相论》一文开头论圣人之相时,首先隆重推出的就是“尧眉八采”。圣人尧成年后,身长十尺,正好一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丈夫”就这样高调地出现了,我们很快将会看到第二个“丈夫”也要出现,那个人便是始终站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大禹。
《竹书》说尧“封于唐”,其实他先被封于“陶”,然后才是“唐”,故而被称为陶唐氏。“陶”即现在的山东定陶县,“唐”有说是在河北,也有说在山西。尧于“唐”继承帝位,所以被称“唐尧”。李渊把国号定为“唐”,因李老汉认定其发迹地太原即昔日唐尧的帝都。我相信李渊,他是个老实人,做皇上和不做皇上都是被他那个狠角色儿子李世民所逼。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里,一上来就热情洋溢地讴歌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接着说他虽既富且贵,却不摆“高大上”的谱(“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尽管他是名副其实的“高大上”,想想他的身高,姚明都矮一大截。好玩的是,太史公刚说尧不摆谱,立马就粉墨重彩描绘他出行的排场:头戴黄色冠冕,身穿黑色礼服,白马红车(“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不过那时真的有马车吗?据《竹书》马车应该是夏朝时,由商人祖先相土发明的),要多气派有多气派!这可是孔夫子的“春秋”笔法啊。排场里颜色有点乱,黄黑红白,对比鲜明,如果再来点绿,那就完全像张艺谋给配的色儿。
尧重复做着他家先辈们做过的好人好事,比如顺应天时,按时种庄稼,敬鬼神(司马迁把敬鬼神的程序简化成“致敬”,看来以后得慎用“致敬”二字,别动不动向谁致敬),勤俭治国。当我看到这些事迹的时候,脑子很乱,分不清谁是黄帝,谁是颛顼,谁是喾,谁是尧,他们的德行和作为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唯一不同的就是名字。总而言之,帝尧时代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众功皆兴”)。
形势如此大好,《史记》突然来了个蒙太奇手法,镜头对准正在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时的尧,只听他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谁可顺此事?”,意思是谁能把国家理顺。这让观众发懵:百业兴旺发达,还有什么不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