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舞蹈老师之三
即便是在人群中,即便是不经意的一瞥,你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把她和其他的女人们分开,虽然她面容已经不够年轻;她的衣着没有丝豪的华丽;她说话的音调也不高扬。如果你再用心看她一下,你一定会发现,她年轻时应该是一位清秀古典的女孩子:头部和五官小巧精致,是特别耐看的那一种;长长的脖子,流水的美人肩;个子不高但腿长。然而,更引人注意的是她气质中专注,沉静,和不急不缓。
她就是纪兰慰老师。
纪老师曾经是中国中央民族大学舞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学会理事。她十二岁就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民族舞蹈,直至毕业留校任教。到目前为止已从事民族舞蹈教育和舞蹈理论研究五十余年。纪老师2000年来美与身为著名画家的丈夫王宗周先生团聚,也是从那时起也开启了她的海外中国民族舞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她既教成人也教孩子。对于专业舞者来说,给业余舞者排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首先是水平参差不齐,舞蹈的功底差,其次是大家集体排练的时间又少。可是纪老师指导的茉莉花成人舞团表演的节目,却颇有些专业的水准。对孩子,纪老师更是尽心尽力,从基本功抓起。在两小时的舞蹈课里,纪老师要用一个小时来练基本功,包括腰腿弹跳旋转技巧和身体韵律的严格训练。日积月累的练习让孩子们的舞蹈感觉越来越好,动作越来越有味道。由她创建指导的长城中文学校小木兰舞蹈团在全美的Groove和IDC等各大国际舞蹈比赛中频频获奖,由她改编创作的群舞《秀色》,《姹紫嫣红》,《飞旋的舞裙》,《俏花旦》,《斗笠舞》,《一条大河》,和最近的《小城雨巷》以及单双三等舞蹈均获白金奖和高金奖,并进入前十第一或第二的好成绩,三人舞《邵多丽》还被选拔参加2018央视“超强宝贝”春晚的表演。
在海外教中国民族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要教出能够获奖的舞蹈精品,更是不易。这是一件系统的工程。纪老师的《小木兰》舞蹈团成立十年了,2017年5月21日,在纪老师的总导演和策划下,成功的举办了“小木兰十周年--春华秋实舞蹈晚会”。央视国际频道专门报道了此次演出,表彰纪老师十年如一日在美国教授民族舞蹈,传播中国文化的事迹。十年来从小木兰走出去的孩子好几百,每年总有上了大学的学生们们回到纪老师的课堂看望老师和小师妹们。看着姑娘们雀跃的拥抱和叽叽喳喳的欢声笑语,想到的只有一个字:爱。每个孩子都在纪老师的心里,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在舞蹈里的特长和风格,她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于是在她的教学里就有了极强的针对性。在她的获奖每一个群舞里,你都可以看到她根据孩子们各自的特点,编排穿插在其中的领舞、双人或四人的舞段。这样的片段既增加了舞蹈的变化和活力,又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想这该是她的舞蹈教学的一种独特之处吧, 她尽可能在保证舞台效果和舞蹈质量的同时,给每一个孩子展示的机会。
好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一支舞蹈的长度也就四五分钟,所有的故事都是浓缩的精华,因而选择音乐和编辑音乐是一个优秀的舞蹈老师必须有的另一项硬功夫。这是一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能力,它需要长年的积累,需要艺术的心灵去扑捉,需要艺术的耳朵去发现。纪老师选择的音乐首先是动人的,其次是完整的。虽然有的欢快明朗,有的优美流畅,有的意境悠长,但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都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有起伏有高潮,有始有终,还有跳动其中的中国元素。赵季平是纪老师喜爱的作曲家之一,在听了赵季平的音乐会之后,终于明白了纪老师喜爱他的原因:他的音乐首先是中国的,旋律和乐器搭配满满的都是中国的色彩,其次是他的音乐结构的完整紧凑和旋律的优美流畅,其中又不乏跌宕和起伏,更重要的作品中流淌的真情和爱,打动了纪老师的心。人以群居,物以类分,只有心里有爱有真情有温暖,你才能感受爱,情和暖。编辑音乐是纪老师的另一样绝活。见过不少舞蹈作品的音乐被教舞的老师裁剪的七零八落,残缺不全。由于比赛时间的限制等等原因,纪老师也编辑音乐,可是她编音乐是融会贯通之后的删减,音乐是完整的,旋律的特点结构更加醒目,紧凑。比如在她最近编排的舞蹈《小城雨巷》的音乐和动作,不仅仅保持了原作的意境,风格,还更加适合孩子们的年纪和特点。对细节的处理往往最能显示专业的能力和水准。纪老师更是精益求精,没有丝毫的马虎,这表现在对舞台的利用,对灯光效果和服装的要求上。作品是创作者的综合体现,从纪老师的舞蹈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作为一位真正艺术家的综合审美能力的高度,包括音乐修养的水准。这是纪老师作为一位艺术家与其他舞蹈老师的区别所在。
纪老师编排的舞蹈,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美。整个舞蹈像是流动的画面,停在任何一处都是一幅画。在和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得到了答案。纪老师的丈夫王宗周先生是旅美的著名画家,老两口相濡以沫几十年,各自都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里勤奋耕耘。在纪老师的舞蹈中有王先生的绘画,而在王先生的绘画作品中不乏有纪老师的舞蹈元素。想起一首诗,送给纪老师和王先生: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祝纪先生和王先生艺术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