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红楼大家撰文著书说:“贾宝玉的前身,是女娲炼石补天用剩下来的一块顽石。”并且用脂 砚斋的一条批语证明原来的《石头记》和《风月宝鉴》是不相同的两部旧稿,把这两部旧稿冶于一炉,就成了总名为《红楼梦》的一部大著作。两部旧稿自然有两个 开头,警幻仙子处的顽石,是原来那部《石头记》的开头;而西方灵河岸的神瑛侍者,则是《风月宝鉴》的开头。两部旧稿冶于一炉后,就出现了一个与警幻仙子和 顽石毫无关系的神瑛侍者。松樵认为,将脂砚斋的批语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是不科学的,松樵不认为“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 新怀旧,故仍因之”这条脂批之说是事实。这位看似与警幻仙子和顽石毫无关系的神瑛侍者,正是贾宝玉的前身。文本上说:“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 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如此一来,神瑛侍者不就与警幻仙子发生关系了吗?顽石是不能独立下世投胎的,它只能在神瑛侍者 等一干风流冤家下世投胎时“夹带于中”。文本说:“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 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如何“将此蠢物夹带于中”?就是让神瑛侍者的凡胎贾宝玉落草时,将这块宝 玉衔在口中。第二回文本说:“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还有人试图用第一 回的“一首偈”来证明“贾宝玉的前身,是女娲炼石补天用剩下来的一块顽石。”文本上是这样写的:“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茫茫 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 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松樵认为,这一段包含“一首偈”的文字也不能证明“贾宝玉的前身,是女娲炼石补天用剩下来的一块顽 石”,只能证明顽石的幻相“通灵宝玉”是贾宝玉(亦即神瑛侍者)“若许年”“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陈迹故事”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论 证贾宝玉前身到底是谁,只能以《红楼梦》文本做依据论事。根据《红楼梦》文本,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女娲炼石补天用剩的那块顽石就是挂在贾宝玉胸前的 那块“通灵宝玉”。而这块“通灵宝玉”,乃女娲炼石补天用剩的那块顽石的幻相。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文本上写得明白:“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 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 霞,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通灵宝玉是女娲补天遗下的顽石幻相。文本上说:“原来女娲氏 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 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 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便是女娲遗下的顽石。
顽 石是如何变成“通灵宝玉”的呢?文本上说:“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 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 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顽石头被一僧一道中的僧将女娲遗下的顽石变幻成了“通灵宝玉”。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