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外公的婚姻
前年我们全家携父母回国。在和亲戚欢聚时妈妈指着六姨说:"娟娟越来越象娘了!"六姨的女儿,我的表妹立马就说:"妈妈可比外婆好看。外公告诉过我,当年他去相亲,回来郁闷得一天都没吃下饭。可见外婆有多不好看!"
我的外婆外公是门当户对的旧式婚姻。在两大家族的安排下,英俊的外公和未来的妻子第一次见了面。外婆的样貌虽不能说丑,但和美也确实不沾边,外公是失望的。个性温弱的外公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外婆来自大家庭,自小聪明好学,所以并不自卑,反倒常常嫌弃讽刺外公,贪玩肤浅公子习性,没有文艺气质。所以从男人的角度看,外婆非但不美,更不温柔。外公应该是委屈的。这是我和妈妈今天共同探讨婚姻迷惑时得出的新识,也是我们经历了自己的人生困扰后懂得换位思考了才悟出的对男性的同情。记得外公年老时在一次和外婆闹别扭后对妈妈流着泪说:"我当初就不愿意的呀!"妈妈当时只是粗暴地回了一句:"孩子都这么多,这么大了,再说这些废话有意义伐?!"妈妈说她现在后悔了,没有认真地和父亲好好对话,哪怕只是耐心地当一回他的听众。倾诉是最重要的一种亲情需要啊,应该成全父亲的。
外婆外公共养育了8个孩子,我有一个舅舅,6个姨妈。妈妈直到现在已是古稀之年依然被夸作美丽,那是因为8个孩子里面妈妈长得最象外公。当然妈妈自小聪明,超强的业务至今仍被教过的学生们乐道,这又必是来自外婆了。有文化的外婆并不愿意作"生育机器",可是年轻健康的外婆外公缺乏生理常识,生命的蓬勃挡也挡不住。为此两人时常吵闹打架。妈妈告诉我这段轶事时,我正为自己高龄晚婚,渴望做母亲而苦苦挣扎。我嫉妒得怨天恨地:生活啊,为什么总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呢!
我的外婆家住在大运河边鱼米之乡的常州。回外婆家过年是我童年最快乐的事情。记忆中外婆家过年把江南殷实人家的丰盛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实经过改朝换代,家境早就衰败了,只是一旦条件稍有好转,那往日曾有的气派就又或多或少地浮了出来。暑假去外婆家,我们会和沿着运河的其他邻居一样,晚间坐躺在河边乘凉。外公曾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摇着蒲扇乐滋滋地告诉妈妈:"8个孩子,我个个欢喜。"若说外婆外公的婚姻完全没有爱情,就冲这句话,我也是打死都不信的。
虽然没有一见钟情,为何也相守了一辈子,并最终共享子孙绕膝的安乐晚年呢? 慷慨强势的娘家是外婆的后盾,知书达理使她深得公婆的喜爱信任,宽宏大度又为她赢来了亲蜜的姑嫂情谊,恬淡厚道让她与妯娌相敬如宾,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无形的威慑,让外公不敢随心所欲,太过任性妄为。妈妈有一件外婆传下来的时髦的毛绒大衣,就是当年外公在女朋友身上花了钱,心里愧疚,特意到上海买给外婆的。
妹妹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明月千里"的文章,纪念我们的外婆外公。文中详细回顾了我们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些美好难忘的点点滴滴。外公虽然没有外婆这么多桌面上的美德,但我们就是固执地爱他。包括他年轻时不忍家庭的束缚而曾经有过小小的"出墙观望",都被我们美化为"性情中人之生命的自然流淌","健康体魄之下的纯真好奇和不甘"。只因为身上流着那四分之一的血,只因为幼时得到的无比慈爱,我们不自觉地用人性化的道德去审视外公,心里格外舒坦。
外婆外公给我们童年带来的幸福早已化做生命里的财富。我感谢他们两个尚不懂爱情就被命运撮合在一起的年轻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完成了"家庭"的使命。从最初的磨合到最后的值得,他们历经时代潮流的冲击而不离不弃,为后代筑起了家的港湾。外公,外婆分别于86,87岁平静地驾鹤西去。
人到中年,我在镜子中不经意地看到了外婆隐隐留在我身上的印记。血缘真是无处可逃。我不再介意自己身上由先人留给我的不完美。爱自己,接受自己,就是我用以表达"绿叶对根的思念"的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