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游]西门町阿宗面线第十二(多图)
【声明:阁主立场坚定地支持中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本系列若有部分文字引起争议,全是笔误所致,与立场无关。另,本系列出现所有“中国”字样的,泛指一切包括但不仅限于大陆、香港、台湾、西蔵、上海、新疆、钓鱼岛、海参崴、库页岛、江东六十四屯在内等一切中国网民主张的土地】
我在上海的美国领事馆工作了近二十年,美国使领馆,相当于台湾的美国在台恊会,是由美国国务院(Department of State)组织的、由美国各个联邦政府组成的外交机构,美国使领馆或者在台协会的各个部门,对应是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分支机构,象是农(业)贸(易)处,对应的就是美国农业部,签证处对应的当然是美国移民局。我所在的商务处,是美国商务在海外的分支部门,我们专门负责美国中小型企业对中国的出口,我们不负责具体的贸易,衹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什么?大企业?大企业在中国有自己的团队,大多数团队都远大于我们的办公室,他们在进行日常企业活动中,根本用不到使领馆,衹有在发生矛盾或者受到不公平待遇时,才需要寻求“领事保护”。
我们把很多品牌引进到中国,其中有一个,很有名,就是Taco Bell(塔可钟),同事瞿小姐在2003年帮助塔可钟进入中国,于是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店。那家店开在南京路上大光明电影院的边上,就是后来必胜客的那个位置。Taco Bell是美国的快餐品牌,专门供应墨西哥肉卷、墨西哥夹饼,是一家比较低档的快餐连锁。不过上海的那家不同,别说开设的地方在上海最最繁业的地段,装修也不是快餐店那种简单的桌椅,而是标准的美式餐厅大皮沙发那种。店面也不是快餐店了,而是有着大本菜单,有侍者点单端菜端水了,菜品丰富,甚至还有龙舌兰酒卖,要知道,那个时候,衹有在夜店,才有可能见到龙舌兰,普通人就算喜欢喝,也不知道去哪儿买。
他们开张的时候,请了我们整个办公室的同事去玩,那些老外们一看这么豪华的Taco Bell,纷纷说真是到了《超级战警(Demolition Man)》中。《超级战警》是1993年的科幻电影,由史泰龙主演,在电影中,2032年的美国已经变天了,在2010年的大地震后,洛杉矶和圣地亚哥组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圣安矶(San Angeles)”。在那个世界中,衹有一家餐厅——一家豪华餐厅——当然就是Taco Bell啦!
这就是在不同时空的Taco Bell的故事,今天要讲的,是一家卖面线的店——阿宗面线——台湾台北西门町阿宗面线。
面线,简单说,一种细得象线一样的面,是闽南地区的一种小吃,最常见的有大肠面线、蚵(蚝)仔面线和沙茶面线等。面线,有两个流派,是我作为“厦门爱好者”总结出来的,我去了那么多次的厦门,吃了那么多的潮汕酒楼,还真是可以说上两句的,甚至这一点,是很多当地人都会忽略的。
面线,是闽南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最常吃的东西之一,很多小吃摊都可以见到,就象上海的咸浆、豆腐花一样(现在不敢说了,上海小吃已经到了快要挽救的地步了)。小吃摊讲究“点了就有”,那儿的面线是一个很大的桶(或锅),下面点着火,始终煮着,摊主为防粘底,得空就会捣几下。结果呢,就是大家拿到手里的面线,面汤相对浊稠一些,而面线本身,短的为多,捣来捣去总要弄断一些,捣的时间长了,都断了。反正面线是喝的,不象上海面是挑着吃的。
还有一种,就是酒楼版的,待客人点了单才叫厨房做的,这一点,我作为一个外地人更有发言权,谁会在上海的酒楼点咸浆、豆腐花?一定是外地人啊!所以我在舒友海鲜总会点上一份面线,不论是上海的还是厦门的,我就是舒友海鲜的外地人呀!哪怕吃了鱼翅海参,都会再点上一份面线糊,过个瘾。对了,阁主不吃鱼翅的。
酒楼中现点现做的面线糊与一直炖着的面线糊,根本就是两种东西,酒楼是的面线本身,是有口感的,汤是清亮透明的,整个面线糊是爽滑的。这种面线糊,面线就是意思意思的,血旺、大肠、瘦肉、蚵(蚝)仔,加在一起,料比面线多;而市售摊贩的面线糊,是黏稠的,面线是入味的,而辅料,是远少于面线的,但凡多一点点,就会有网友写“这家的料好足”。最最简单的区别,酒楼中的面线与汤底是不一样的颜色;而小摊子的面线糊,面线与汤,是同一个颜色的。
来,我们说阿宗面线,不同时空下的阿宗面线。
作为一个闽南菜台菜爱好者,我在2009年吃了上海的阿宗面线。
上海的阿宗面线,在仙霞路上,那曾经是上海著名的红灯区。
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全上海人都知道,仙霞路是个红灯区,可是你在白天,走来走去,那就是一条很普通的马路,那里甚至还有个长宁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天下午听书衹要五块钱,还送一杯茶。
直到家妻生女儿连夜送医的那几次——是的,我的女儿不是一回就生下来的——才发现入夜后的仙霞路活色生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都市传说诚不我欺也。
阿宗面线就在这里,这里是日本人台湾人的天堂,大量的台湾酒楼和日式料理,还有隠约躲藏的风化场所。阿宗面线很大的一个门脸,从店招到盆碗盘盏,都有“西门町阿宗面线”的标志,字是简体字的,但“西门町”三字是深深夺睛的。
拜港台影视所赐,台湾的西门町和香港的庙街一样,是深深刻在上海人心目中的两个传奇地方,虽然我都已经去过实地,但依然对仙霞路上出现的“西门町”三字,心存好感。
上海的阿宗面线,是家酒楼,是台湾阿宗面线的第一家分店,不管什么时候去,都是要等位的,还好时间并不长,好在周围都是新奇事物——红灯区嘛——逛一圈回来,也就等到了。
这么说吧,我在上海的阿宗面线,除了招牌的面线,至少还吃过“古早味”炒米粉、肝连(边)肉、白菜卤、台式香肠、蚵仔煎、臭豆腐、盐酥花枝、鸭肉扁、月亮虾饼、五更肠旺、贡丸汤、杏仁奶露、酸梅汤、卤顺风、姜母鸭等很多的台湾美食,可谓价廉物美,引人入胜。
斗转星移,我到了西门町,到了西门町的阿宗面线旗舰店。
先说说西门町,很破,很旧。我在西门町看到的,是“中国国家京剧院”访台表滨的旗帜,是“海派”服饰的标志,是“顺丰”快递的电动车,除此之外,是那些破败的小店,卖的是上海九十年代的牛仔裤,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阿宗面线是在一条支路上,店面一开间的门面,有三个小哥,完全衹有外卖,没有堂吃,据说这是西门町阿宗面线的传统与风格。三个小哥,一个负责收钱,另一个负责打面线糊,收银的给每位顾客发一个纸碗,顾客拿着纸碗到打面线糊的地方,那位小哥把面线糊打到一个小碗中,用勺子割断多出的面线,然后倒在顾客手中的纸碗中。那是一个塑料碗,全店唯一的一只塑料碗。
阿宗面线,从来没有堂吃,衹能站在街上吃!
凭良心说,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吃东西的,我曾经在昆明的米线店外把酥肉和卤菜放在栏杆上,站在外面也就是街上喝酒吃菜,也曾在上海波特曼的楼下站着吃阿美生煎,但我从来没有吃过一碗用“量具”盛给我的东西,除了夜店中的鸡尾酒。
在西门町吃面线糊,阿宗面线糊,是没有任何尊严的,你托着一个纸碗,去领一份用塑料碗衡量的面线糊,然后找一个清静的角落,用一把一次性的透明塑料小勺,吹着纸碗上的热气,一勺一勺颤巍巍地把面线臽进口中。你得小心别溅到路人的身上,也得小心地把食物送入口中。
面线糊,是典型的市摊版,好吃,也不过就是那样。然而吃那玩意必须付出狼狈的吃相,阿宗面线何德何能啊?网上说阿宗面线有200种口味,但在西门町旗舰店,衹有大碗与小碗的选项,区别在于,你捧着丢五分钟的脸,还是八分钟。
阿宗面线很好吃,台湾很好玩,但如果你要吹捧站在街上吃阿宗面线就是台湾美食真谛,不妨去上海的仙霞路另一个时空下感受一下阿宗面线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