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游新疆 (3)- 喀什 (下)
去喀什的旅游团必去的还有香妃墓,不过那是个假的,乾隆皇帝的爱妃不葬在那儿,而是葬在河北遵化的皇家陵园内。 而现在的香妃墓则是一个大家族五代人的陵墓群,我这次就略过了。 去喀什人们还要去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口岸】, 要上帕米尔高原的,海拔很高,还要办边境证,我兴趣也不大,也怕身体吃不消,还是集中精力好好看看喀什。 幸运的是我们来喀什的那两天是周末,这样就能去只有周日才有的牛羊大巴扎了。
早上去酒店吃自助早餐,还蛮丰富的,餐厅的大电视上放着上次大阅兵的威武的场面,后来去机场时大屏幕上也放大阅兵,喀什特色哈。吃过饭打了出租车先去高台民居,这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民居建在长八百米的黄土高崖上 ,维族人在这里世代居住,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
网上照片
幽静的老城里几乎没什么行人,居民也很少, 偶尔看到一个居民露个头,还有两三个游客。
走在铺满石砖的路上 我有一种进了贫民窟的感觉
老城真的该重新修一下了,进来事看到入口的告示说近期要加固,不接待游客。 我有点不守规矩。
看到一家门大敞着,里面挂满了纱巾、维族帽和各种日用品就进去了。 一个维族妈妈领着三个孩子坐在地上在吃饭,馕上面放着菜。 见我们进来,她的看起来只有十岁左右的大儿子就开始招呼我们。他讲了一口不错的汉语, 让我挺惊讶的,南疆的人会说汉语的不是很多,但听说现在的小孩子都是双语教学的。 看我们喜欢纱巾,男孩子就拿出一大袋子让我们挑,将来是个做生意的好手。 买好了纱巾就出门去,可爱懂事的男孩子送到门口跟我们说再见。
这家是卖陶器的,进去的时候有几个汉族人在挑选,可什么也没买就走了。 我跟主人微笑打招呼,他用不太利索的汉语自豪地告诉我所有的陶器都是他做的。 我是喜欢他做的东西的,虽没那么精致,可透着质朴。 想着我和女儿这次只带了个小行李,已经塞得快爆了,买了东西还要往俄国拖,本不想买什么,可实在不忍心就这么走掉,让人家空等待一场,于是买了一个碗,女主人认真地给我们包好。
淳朴的男主人
这古城也跟迷宫一样,走着走着就有些绕不出来了,看到两个汉族男游客,赶紧跟上人家这才出来。 出来高台民居就该往牛羊大巴扎奔了,正午时分正是大巴扎开始热闹的时候。 一看手机漏接了好几个包车司机的电话。 牛羊大巴扎在喀什的近郊,打个出租车15块钱就到了,可回来时要是没有出租就麻烦了,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包个车。 可喀什的出租车几乎全是维族人,沟通起来不方便。 今早第一个维族司机(还是个年轻人)就把我们送错地方了,打了第二辆出租车给司机看了高台民居照片才把我们送到地儿。 只好上网查到个游客推荐的汉族出租司机,我电话给他说100块包车去,他说让他太太去接我们,这下更好了。
李大姐在这住了将近三十年,是老喀什人了。 我们一路聊着天,了解一下汉人和维族人的情况,路上看到一辆辆的小卡车、三轮车、驴车拉着牛啊羊的往集市去赶。
喀什的牛羊大巴扎时新疆最大的牲口交易市场,每个周日有,中午时分就开始热闹起来。 都说那里味道很大,要戴口罩去,可我到没觉得有什么不可忍受的,没带口罩,穿着凉鞋,在尘土飞扬的市场了走来走去。 不过在新疆墨镜是一定要戴的,太阳光太刺眼,我们这次去新疆几乎全是艳阳天,紫外线强的很,我只在脸上涂了防晒油,其它地方已经晒得跟个黑土豆了。
到了,牛羊们该下车了
看到入口处挂的这些是不是有点瘆的慌?
这对夫妻只牵了一头羊来卖
小羊乖乖正在享受女儿的抚摸,忽见主人过来惊恐地往后退
可怜的牛羊就这样被绑在一起,无可奈何地忍受。 女儿来之前是有过挣扎的,不想看到牛羊可怜的样子。
还有卖骆驼和牦牛的
谁家的小羊跑丢了? 在咩咩地叫
扎在一起谈生意
成交! 交定金
市场里也有卖吃的,热气腾腾的
回去的路上进入喀什市内还要过安检站,让我们放下窗子,士兵往里一看我们都是汉族就挥挥手让过。 以后在新疆的旅途中像这样的检查有过多次。
中午饭去了酒店对面的一家维族馆子吃饭,从外面看还蛮不错的就领着闺女往里进。 一个漂亮的维族姑娘给我们拿来菜单,我说不用,我们吃拌面和炒面就好了,再来两串羊肉串。 想念新疆的面想了多久了, 今天终于能吃上了。
女儿的拌面很好吃,可跟我大学那阵子在新疆吃的面有点不一样,不再是羊肉、西红柿和青椒做的了,而是放了许多其它的蔬菜,不过还是挺不错的。
饭店里全是维族人,大约汉族人很少来,那姑娘好奇地问我们从哪来,跟我们聊天,可爱的姑娘汉语说得不错,她说她从来都没去过乌鲁木齐,很想去看看。 我的炒面挺油的,又有些硬,我没有怎么吃,那姑娘看见了问我是不是不合口味。 我告诉她女儿吃的拌面做得很好吃,她一听就说:“我去给你加面吧”, 我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她就去厨房给我端来一碗女儿吃的面,这下我可吃饱了。
吃完饭赶紧回酒店check out , 我们离开的飞机是晚上7点的,还有大把的时间,把行李寄存在酒店就领闺女去大巴扎逛逛。 喀什的大巴扎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从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对它有过记载。 以前的牛羊大巴扎也在此,后来才搬到郊区。
进门先过安检
从来没看见那么大个的葡萄干,尝了一下甜得齁人。 我说要一小袋,结果维族小伙儿使劲地给我装了一大袋。 得,还得往俄罗斯抗。
警察巡逻
维族女人们围着纱巾的摊子选来选去,我们也去凑个热闹。学着维族人的样子戴在头上,让店主给我们照个相。 带着纱巾接着逛,可发现这回头率也太高了,被维族人好奇地盯着看,还有维族姑娘拉着我去她家的纱巾摊子,出了大巴扎赶紧摘了。
坐在喀什的机场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快就要离开了,昨天忐忑地来,今天却有些不舍。 女儿说:“妈妈,我怎么感觉我们在这儿已经好几天了呢?”, 是啊,短短的一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五彩缤纷的浓郁风情,让人难忘。 喀什啊,喀什,怎么还没离开就开始想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