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赛维利亚 Seville (上)
出租车拉着我们拐进这个幽静又古老的小巷子里,我下了车,脚踩在铺满青砖的小路上,口中念念道“真是太美了!”,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远离大城市的喧闹,我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安静地方歇一下,慢慢地品味这座安达卢西亚古城的风情。 忍不住给自己点个赞,庆幸当时下单时没有手软,酒店订得太好了!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小巷里,古色古香,浓郁的阿拉伯风格,仿佛置身到了远古的摩尔人时代。
酒店前台的男人们虽然身高六尺有余,说话却有南方人特有的柔声细语,神态中有着一丝儒雅,笑容中伴着一丝羞涩。 两个男人帮我们把行李拎到了房间里,一路跟在他们身后,看着走廊里异域风情的装饰和漂亮的贴砖,心里越发地喜欢地起这个地方了。
我们的房间里色彩浓重,大蓝大绿,与屋外的碧水和蓝色的拱墙相呼应。 不禁幻想起来,千年前古阿拉伯人一定就住在这样的格局里,虽然外面炎热,可房间却凉爽,厚重的木质百叶窗把热浪挡在了外面,根本不用开空调。
睡过午觉后夕阳西下的时候就去西班牙广场了。 虽然西班牙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西班牙广场,可这里的广场是我见过最华美的,它是1929年举办拉美博览会的时候由塞维利亚建筑师Aníbal González设计建造的。 拱桥、小河、喷泉、马车、古罗马的回廊和贴着瓷砖的古典建筑在夕阳下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置身于其中,流连忘返。
第二天一早直奔塞维利亚大教堂,它在世界上五大教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和米拉大教堂。 大教堂的所在地原是摩尔人大清真寺,后随着摩尔人被基督徒驱逐出伊比利亚半岛,大清真寺被拆除,并在原址上建造了塞维利亚大教堂。
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建筑时期经历了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等各个时期,整个建筑属于西班牙哥特艺术鼎盛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夹杂着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风格。 内部装饰奢侈,精雕细琢,金碧辉煌,华丽至极!
从来没有在任何教堂看到这么多童年耶稣的画像和雕塑
教堂里还有航海家哥伦布的灵柩。 哥伦布出生在意大利,家境并不富裕,被没受过正规教育。 在帮父亲在港口做生意时他接触了各地欧洲的船员,对航海产生了兴趣。后来他成为一名船长,开始了远洋探险活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发表后,让哥伦布产生了横渡大西洋到富庶的东方的想法。 他与西班牙国王签订协议从1492年开始三次远航,开通了通往美洲的最佳航线,但却错把中美洲群岛当作印度的岛屿。 与此同时,葡萄牙的航海家达.珈马率领船队从印度返回里斯本,不仅开通了亚洲新航线,且带回了欧洲人梦寐以求的香料、丝绸、宝石、象牙等。 而哥伦布却收获甚微,这让西班牙王室对他心生不满。 1502年50岁高龄的哥伦布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探险远航到加勒比海,试图寻找马六甲海峡,但无结果。他失去国王的宠幸,身患重病,情绪忧郁。 西班牙国王下令变卖哥伦布全部动产,查封其他财产,以便清算他的债务。1506年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与世长辞,凄凉地死去。
哥伦布离世前留下遗言" 我即使死也不踏上西班牙的土地“,在他死后不久他的遗体被从塞维利亚运到美洲大陆,曾一度被存放在多米尼加和古巴,几个世纪后1898年西班牙把哥伦布拥戴为英雄,又把他的灵柩运回,安放在塞维利亚大教堂的石墓里。 出于对他的遗言的尊重,他的棺材并未入土,而是离地面有一定距离。石棺上有四位代表哥伦布航海时期的noblemen抬棺,前面面对的左侧那位就是代表当时力排众议支持他航海的伊莎贝拉女王(Isabella)。
后面抬棺的两位是低着头的, 据说他们是反对哥伦布航海的。
爬到教堂的塔上俯瞰塞维利亚
下面这张照片的左上角可以看见半圆形的皇家骑士俱乐部斗牛场,不过俺是不会去看的,太残忍了。
在欧洲的一个月系列 (可点击下面链接):
1. 启程葡萄牙,入境风波
2. 里斯本印象
3. 绚丽大气波尔图
10. 我在布达佩斯的那几日 (下)
12. 马德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