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百岁老寿星 红尘早看破

百岁老寿星 红尘早看破

博客

人生感悟七七《百岁老寿星 红尘早看破》

太座的大姨妈前几天刚在上海顺风大酒家举行了"百岁寿宴",老伴五年前去世,夫妻俩相爱相伴七十多年,银婚金婚钻石婚。满满四桌至亲好友受邀前来祝贺,同喜共庆,国内海外四个子女,四家人齐聚一堂,媳妇女婿,一个不缺,子孙满席,四世同堂。我们也从美国纽约,万里之遥,通过微信视频,即时献诗祝寿:

《贺大姨妈百岁华诞有感》

人生百年 古今少见 大姨百岁 小辈来贺
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 四代同堂 寿星喜庆
全球共欢 普天同庆 快乐百诞 幸福永伴
春天来临 花红柳绿 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百花庆百寿 百岁贺新春 
祝福大姨妈 更上一层楼
媲美周有光 再活十一年
五世同一堂 共同再祝寿

1
人活百岁不易,难得的是生活自理,头脑清醒,认识达观,乐天知命,食欲旺盛,吃嘛嘛香,宴席上还有几位九十老头,个个能吃,胃口不输年轻人,只是碍于健康考量,强制自己少吃,其实已经吃得不少,远超我辈六十花甲之年的新定义中年人。能吃是福,吃喝玩乐,也就只剩下这唯一的一点人生享受了。

趁此合家团圆的良机,百岁寿星对子女们说:我已经活到了一百岁,人世间少有,吃得下,睡得着,心事少,想得开,还能动。将来哪一天,我不行了,千万别为了让我再多活几天,让医生来给我插管,受折磨,瞎折腾,给我吃苦,让我孬活,不得好死。拖延一两天,比起一百年,根本不算啥,让我安乐走。

2
医院里,一位老太太和查房的医生讲,她儿子不告诉她患的是绝症,为了让儿子心里好过,她也就装不知道。医生在走廊里,看到那个儿子正偷偷地哭,然后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回病房去继续瞒着母亲。医生叹息说,老人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的临终末期,预后只有两三个月可活,母子俩都深爱对方,不该用最后的时间互相哄骗,何苦不说开了,按照一位作者的话说:“好好告别”。

现在亚马逊中国网站上,有不少有关这个专题方面的中文版书籍,我刚刚买了完整一套《与生命对话》共13本电子书,太座只花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一本"当呼吸变成空气",书中作者以自己个人濒临死亡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感悟,与读者深入细致地讨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因为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将面对亲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

这是我们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普遍缺陷,那位儿子,在送别母亲后,可能会一直觉得自己让母亲减少了临终的恐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反而是加深了彼此最深刻的孤独。而且,他自己最后也要面对这一人生历程。让他以这种念头,继续这样走完余生,真是慈悲么?或许是残忍。伦理中的生命原则说“人应当尊重生命,也应该接受死亡”,我们在接受方面,大多数人都有问题,所以这还是个伦理缺陷。

3
为什么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我们不能掌控生死问题,每天都面临大大小小的生命危险,都有概率突然结束。有一幅非常显眼的婴儿死者的面孔,是在庞贝古城覆灭时保留下的化石,经常被媒体刊载,提醒我们这种命运。我们说:人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在什么程度里获得平静。我们努力思考这个问题,帮助自己选择继续生存的态度。这个可控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多少时间”这种不可控的焦虑和忧思,也能获得相应的答案和缓解。

我们试图解决生死、去来,是为重新认识生,为了当前的存在。“唯送死者以当大事”,我们对死者追悼追思仪式的执行,成了好好遵守礼仪,所谓的掩“活人耳目”。而内心,每一代人和上下两三代人之间,大多回避这种交流。许多人活到最后一刻,都既孤独又恐惧,如果您很敏感,也许会自责:我好好地送别了么?我自己会不会被好好送别?——这真是个人生的大问题。向死而生,这是哲学家才能谈论的问题,但是同我们每个人又息息相关。思考生死,是为了获得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也为照应好我们所关注爱护的至亲挚友。 

人工智能带来的契机是记忆储存,记忆开启了意识的觉醒。我们虽然不能明确分辨:我们的思维中,记忆、情感、理性的界限在哪里,但起码懂得,失去重要的记忆,就是失去存在的证据,这是很要命的。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走了,那么你也走了。

4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美、最高超的,为什么从来没有被超越过,揣测猜想这可能和人生态度有关系。艺术中,高度不是取决于技能技巧,而是人生态度,因为艺术毕竟是人类的艺术。希腊人生活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面,哲学健壮、开朗,富于洞察力,他们能够干净简洁地解决问题,这种坦荡、直率和干净,后来都很罕见:罗马时期坦荡而不干净,中世纪既不坦荡也不干净,现代则不够简洁干净。人体艺术是人类生存于世最好的代言,他们对人体的美是坦然接受的,然后不断丰富。我们说希腊是人类最好的童年,因为特别纯净自然,而且他们的观念都经过哲学检验,这种状态的人类文明,远比单纯的童年要理想。所以,去与来的问题,希腊也解决得漂亮壮丽,看他们的神话和悲剧都能感受到,他们是很好的过客、坦然平静的归人。

人生在世,其现实的目的还是更好的生活,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面对死亡;作为生者,才能好好地送别归人。然后才是人生最后的结局,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最终都会像《浪游者的夜歌》中说得那样:“暂且等待,你也将会,得到安宁。”

2017年1月9日,4月29日(改写)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qwpc209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