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印象派”,终于弄明白了
我们中国人从小学习知识都属于填鸭式教学,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以这样不平等的模式授课。至于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不是教和学的人说了算,而是由国家教委,教育局的专家们研究指定,所以我们从幼年开始就习惯于被动式学习。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这些问题好像都不需要我们考虑,我们只要按时端正的坐在教室里就可以了,当然端正的不光是坐姿,还有思想。可是至于在这种端正的状态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好像并不重要,没有人要对我们的兴趣开发负责任。反正上了这么多年学,我不记得在学校里我真正对什么知识产生过兴趣,但这却又并不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多么有意思的现象。由于长期习惯于被动式学习,所以直接导致很多中国人的知识匮乏。学习成绩不错,但不一定知识全面,更不一定有文化,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吧。尤其是艺术素养匮乏,我对很多音乐绘画方面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什么都好像听过一耳朵,但深究起来却好像什么也不了解。
不过即便是知道自己学识浅薄,但以前仍然没有想过要补补课,因为人在不感兴趣的时候是没有学习动力的。直到最近开始学油画,我才慢慢的开始关心好奇以前随耳听到的很多关于绘画方面的名词到底有什么内涵,而“印象派”就是其中之一。
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但说实话我却从来没喜欢过莫奈的任何作品,无论是《日出印象》,《草地上的午餐》,《撑阳伞的女人》,还是他最著名的《睡莲》我都无法欣赏。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我看不懂,欣赏不了,不明白这些让后来艺术家们津津乐道的画作到底杰出在哪里。但是当我弄明白什么是“印象派”之后,我不得不同意世人对他作品的认可。莫奈作为一位有自由思想的画家,他确实颠覆了艺术自古以来固有的规则,让绘画从传统又典型的学院派解放出来,从而延展到更接近生活,更清新活泼的绘画风格。
“印象派”最初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巴黎,是一群年轻艺术家们探索出的画风。他们主张在户外的自然光线下描绘身边的真实生活场景。在“印象派”之前,西方绘画史经历了14至15世纪的“文艺复兴”。那时的绘画重视构图、明暗、透视、色彩,最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和“渐隐法”创造出形象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这种典雅优美,高度技巧的艺术典型,被后世奉为古典艺术的楷模。比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以及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
随后风行于17世纪欧洲的“巴洛克艺术”,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追求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偏爱复杂的结构和豪华的气派,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比如卡拉瓦乔《圣马太的殉难》,鲁本斯《法厄同的坠落》以及伦勃朗的《夜巡》。至于繁盛于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风格,则是从古希腊罗马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提倡典雅崇高的主题,庄重单纯的形式,崇尚理性,克制情欲,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典型代表是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之誓》和安格尔的《荷马的礼赞》。18世纪伴随着路易十五的登基,奢靡享乐的法国宫廷生活催生了“洛可可风格”,以上流社会享乐生活为对象,运用清雅鲜明的线条色调搭配精致柔媚的曲线构图,让画面显得优美而神秘。典型代表是华托的《舟发西苔岛》,以及弗拉戈纳尔的《秋千》。而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失败,波旁王朝复辟,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风靡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也应运而生。与古典主义静止肃穆的画风迥然有异,浪漫主义绘画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以大胆剧烈的运动,富有戏剧张力的构图,呈现出人性的冲突和社会的矛盾。典型代表是史籍里柯的《美杜莎之筏》,以及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同时期还有另外一种风格的画家呈现“写实主义”,他们开始反抗程式化的艺术题材,提出艺术应当如实描绘事物和反映现实生活,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像和感情。比如库尔贝的《画室》,以及米勒的《拾穗者》等,都以反映现实生活为题材,深刻的刻划出当时平民的人性和思想,倡导对社会的评价和对生活的关注。
所有这些“印象派”之前的画作无论是什么绘画风格,有什么艺术效果,欣赏的人都能看出来它是一幅画,也能看明白它画的是什么。然而到了“印象派”之后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时期,画家们的作品到底画了什么,我们一般人还真是很难说的清了。比如拍出一亿美元的毕加索为情妇创作的《坐在窗边的女人》,就是一幅很挑战我们审美能力的绘画。
人们之所以可以从只欣赏古典的学院派画作,过渡到接受超现实主义的各艺术流派,正是因为有“印象派”做了承上启下的工作。然而“印象派”从出现到兴盛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在初始时期保守的学院派才是整个艺术界的绝对主流,它的权威性堪比中世纪的教会。而马奈,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修拉,高更,塞尚,凡·高等“印象派”创始人的画作却不被学院派认可。因此在1874年,莫奈和他的朋友们举办了一次自发性的民间展览,首次向世人们展示他们的绘画理念。展览受到了评论家们的极力嘲讽,称他们的画作有如草图,只画出了“Impression”, 这也正是“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当然无论评论家们如何评论,也不管学院的保守派多么排斥,“印象派”都是符合时代进步的产物。因为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新兴的中产阶级跃升为社会主流。人们不再需要英雄题材的装饰画,而是更容易接受清新活泼,贴近生活的绘画。
“印象派”改变了古典绘画的主题,也就是说画什么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传统绘画都十分重视作品的内容情节。古典主义喜欢宗教和历史;浪漫主义热爱文学故事和异国风情;现实主义则力图描绘时代现状和社会百态。似乎再精心描绘的画作,脱离了宏大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也变的毫无意义。然而“印象派”对这类情节描绘毫无兴趣,他们只是单纯的追求“色彩”这一艺术形式,关心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关心“怎么画”而不是“画什么”。他们的创作灵感通常是眼前的瞬间印象,甚至是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瞥。在绘画过程中,“印象派”认为物体不是绘画的对象,光色才是。色彩是介质对光的反射,物象都是传达光色的媒介,它们本身的意义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对于“印象派”的画家来说,是画人还是画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或者树在自然环境中的色彩呈现。难怪不懂“印象派”精髓的人们欣赏不了那些精美的画作,因为人们看一幅画的时候往往注意力会集中在画中的物体上,而欣赏“印象派”的画作要忽略物体,更多的去关注画家对光影色彩的处理。
这几幅画作就是很典型的代表。画面里的人,树,花,船都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但每一幅的色彩却鲜艳明确,光与色的变换也呈现出无穷的魅力。
另外,“印象派”认为在绘画的表现力上,重要的不是画面上的色彩,而是你眼中的色彩,这大概可以十分贴切的解释“印象”两个字吧。瞬间压倒长久和永恒,每个片段都是稍纵即逝的一闪念。印象派首先想表达就是这种独特的体验,强调现实不是存在,而是变化,不是状态,而是过程。也就是说“印象派”不是重在还原自然界最真实的场景,而是要描绘自然界某一瞬间给画家留下的印象。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梵高会把星空画成了黄,白,蓝相间的“流星雨”,那正是夜晚某个瞬间在画家的眼中形成的永久定格。
至于“印象派”对审美的追求也是别具一格的。“印象派”认为理智不是艺术的追求,感觉才是,所以“印象派”画家不讲究物体的形似和比例,而是强调感觉和意境。当然感觉和意境因人而异,随手涂鸦的二流之作也可以称自己的作品为“印象派”。但对真正的“印象派”而言,只有通过娴熟的绘画技巧才可以捕捉光影与大气之间微妙的变化,用纯粹的观察真实的把握和描绘瞬间印象和感官气氛。
一边学画一边兴致勃勃的学习艺术史的相关知识,一边努力理解前人的绘画意图,一边思考将来如何在画作中呈现自己的思想。我已经不再满足于只简单的“照猫画虎”的模仿了,而是希望有一天能通过画笔反映我的情感和观念。我想,同样是用一支笔,文笔可以做到的,画笔也应该能做到。正像一位刚结识的画家朋友说的一样:“画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画的就不再是技巧而是素养了。”所以我要让自己的头脑逐渐的丰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