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寄宿忆当年(含图,家住师院之三)
1951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我入读西北师范学院附中,上初中二 年级,直到1956年高三毕业,整整五年, 对附中的许多事情和老师印象深刻。
西北师范学院和师院附中都在黄河北岸的十里店地区,属安宁区地界 ,在当年兰州市的西北方位。“离黄河要近,离市区要适当远”, 是时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之前在陕南城固) 的李蒸先生一行1941年来兰州考察后确定下来的原则, 最后校址也是他们选定的。
有条东西向的马车路连接师院东门和附中,中间要经过一条大沟, 那是多少年以来夏季山洪暴发时节、从北山上下来的洪水下泄到黄河 形成的一条又长又大的深沟,叫做“狼沟”(也叫“狼谷”, 好像比较雅一点)。大概是由于过去这一带人烟稀少, 常有野狼出没之故而得名。据说早些年, 那一带房子的墙上都画一个大白圈,就是为了驱走有时来犯的狼。 小时候在北平就听说过这个办法, 住比较偏僻地方的人家在墙壁上画一个大白圈可以避狼来袭, 还有个说法,“狼怕圈,虎怕鞭,狗怕弯腰捡大砖”。
以狼谷为界,附中在东,师院在西,师院南边不远处是党校。 家住师院校区的同学来往于附中,要过狼谷。 那几年我家住的十里店那一片平房都在狼谷以东, 我们上学不用过沟,父亲从十里店的家去师院上班, 就要走过这条大沟。遇到山洪爆发的时候,就不能过了。
狼沟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乱沙石,沿狼沟向下走,就到了狼沟底端汇 入黄河的地方。在那附近,有一架很大的黄河水车( 比湘西的水车大很多)。水车昼夜不停地转动, 通过相连接的木槽引黄河水上来灌溉河岸周围的农田。沿狼沟向上走, 周围都是山峦,狼沟附近有一个军事单位。有一次, 我和一个同学顺沟上行,走了很远,挺荒凉的,没什么意思, 半道折回了。那一次,我们在沟里发现一颗手榴弹, 觉得可能是解放兰州时马步芳部队留下的,知道不能动。 就找到附近军事单位报告了。他们让一个军人去查看了一下, 说是废了的,拿起来扔了出去,果然没反应,捡回去了事。
记得五十年代前期,师院附中每个年级有两个班,甲班和乙班( 或许初中有三个班),每班三、四十人。基本上全体学生都在学校寄 宿,除了上课以外,学生的起居作息,吃饭、睡觉、学习、锻炼等等 的,也都属于学校的管理范围。
起床洗漱之后,先是早锻炼,早读,然后早饭。上两节课,课间操, 再上两节课。吃午饭,午饭后回宿舍午睡一小时左右。下午再上两节课 ,然后是课外活动时间,以班级为单位,项目和体育器材轮换。晚餐 以后,稍事休息,上两节晚自习课,当天有课的老师会到教室给学生 答疑,有时也补充讲些课上没讲的内容。
虽然当时物质条件较差,但是由于寄宿,同学之间通过共同生活、学 习、锻炼,一起长大,互相了解,感情比较融洽。也由于寄宿, 老师对学生的关照,更加全方位,更加细致,师生相处、 交流的时间多,关系也更加密切。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心无旁骛、 刻苦学习的氛围、师生交流、教学相长。。。。这一切, 还是挺让人怀念的。
我在学校那几年(1951——1956年),学校伙食不错, 好于当时大多数家庭。主食多为细粮,后来有些杂粮,玉米面等。 伙食费是每月12元, 家庭贫困的同学可申请助学金,就涵盖伙食费了。 我们班上好几个同学有助学金,他们有的来自附近农村, 有的来自本市城乡,也有外县的同学。
伙房按每组8个人打菜,早上只有一盘咸菜,有时候是一碗煮得烂烂的酱油黄豆,午餐、晚餐有两、三个 菜,午餐常有肉菜。一开始主食不限量,馒头随便吃,后来就定量了 。早餐每人一个馒头,另有一大桶土豆丝汤,自己舀。有时候是一桶 大米粥,也有时候是一桶玉米面粥(后来有杂粮了),自己盛。 饭量大、吃得快的,如果运筹得当,也许能多喝半碗粥,你懂的。 中午和晚上每人两个馒头,另外有一桶高汤,基本是酱油汤。
头两年,没饭厅,我们在露天吃饭。三俩菜盆放在地上,大家端碗围 一圈吃饭。
五十年代前期,附中校舍和学生住宿条件比较简陋,估计还是抗战期 间的40年代初、西北师范学院和附中由陕南城固逐渐迁出,在兰州 重新建校时的状态。
床铺算是架子床,但不是后来大学宿舍里的那种标准配备:一上铺一 下铺、靠边有几级楼梯可供上下。女生宿舍不知道,当年我们男生宿 舍,屋子很长,每间屋对着门是一个挨着两边墙壁的上、下两层的大 通铺,每层一个挨一个地并排睡十几个人。四条床腿都是粗壮木柱, 另有一根立柱固定在上、下床沿的中部,立柱中位固定一个平顶楔形 木块,可以踩脚,就是十几个睡上铺同学的上、下通道了,宿舍里不 配备任何桌子和凳子。
据知,双层大通铺和露天吃饭, 和三十年代后期在陕南城固时一模一样,这传统有年头了。
每年重排宿舍,可能学校条件也有变化,记得上高中以后, 我们班的宿舍就是只有一层的大通铺了。排铺位的时候, 按姓氏笔画多少为序,我被排在最靠窗户边, 而且是一个单人的床铺。都是青年人,锻炼完了一身臭汗(那年头, 洗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到城里澡堂去洗, 一个星期能洗一次就算不错),加上那么多双球鞋, 宿舍里的气味不好,即便是冬天,我也把窗户开一条小缝。
兰州夏天室内不热,蚊子也不多,比较好办。冬季寒冷而漫长, 就比较难过。教室里都有一个烧煤砖、有烟囱的铁炉子,炉子上坐一 个水壶烧开水,每天早晨要点火生炉子。宿舍里没有取暖设备, 很冷,母亲给我缝了一床很厚的棉被, 剩下就全靠年轻人身上的火力劲儿了。要是起夜上厕所就更冷, 都是披上棉衣快快跑去,快快跑回。低年级的宿舍离厕所近, 气味难免。
到兰州的第一年,我上初二,学校里既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 晚上,我们点煤油灯上晚自习课,四、五个人围在一起, 共用一盏用墨水瓶加上灯捻做成的小煤油灯。
当时客观条件就那样,加上都是十几岁的孩子,真没人在乎。 而且大家理解,学校和老师们已经尽力做到最好, 学校条件也在逐年改善。第二年,我上初三的时候,学校通电了, 教室装上了电灯。校史上说,过去是用驴驮水桶运水, 后来添置马车,改用马车拉水了,当然还是黄河水,黄泥汤。 用明矾澄清后,要倒掉 1/3 的澄泥。直到1956年,师院建了水塔,我们才用上自来水, 我都快高中毕业了。
不记得是哪年,报纸上发文,在肯定师院附中教学质量不错的同时, 主要是批评附中是“近视眼养成所”。当年,我们同学确实有不少“ 四眼”,还好我不在其中。之后,教室里改装日光灯, 每个教室装6支日光灯。又有人说,日光灯光谱虽好, 但是光强不够。 看到教我们物理的刘永旺老师和校医室的老师一通计算、 讨论光通量(流明数)的问题,最后,全部改装成 6 支双灯管。
我上高中以后了吧(1953学年度),建了一个礼堂兼做餐厅, 放些方桌,“从此改变了15年来学生露天吃饭的现象”(校史语) 。礼堂有个舞台,没有凳子,开全校大会时, 每个人把教室里自己的椅子带去就座。
相对于那些年并不很好的物质条件, 师院附中的学校管理和师资力量都是比较强的,背靠师院, 近水楼台嘛。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教学质量比较好,很多老师受到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学生专心致志,勤奋学习,学习风气很好。
早读时间,同学们在校园里、操场等各处朗读、背诵英语(1952 学年改为俄语)单词。上午两节课后做课间操, 校长教导主任有时作简短讲话。
课外活动的时候,为弥补体育器材不足,各班轮流使用各种器材, 有的班打篮球,有的打排球,单杠、双杠等等。。。。。夏天来临, 课外活动时间,体育老师还组织各班学生去黄河里游泳, 就是在黄河边上、人工开凿的、向水车供水的那条宽约 5——6 米,长约百米引水渠里游泳。引水渠不太深,脚踩渠底, 能站起来那样的。学校对水渠进行一些加工,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如用废旧排球网横拦渠道等。这样一来,在夏季, 附中学生就有地方安全地游泳了。课外活动的时候,在老师指导、 专人保护下,附中学生分班轮流去黄河里游泳,不过会游的人不多。 虽然游完泳身上一层细土面,同学们还真是玩得开心啊!
说到游泳,又想起夏天在湘西老家的时侯, 大人小孩都在清清亮亮的酉水河里游泳、洗澡,那才真正是畅快呢! 唉,不说了,有得有失。
虽然当时兰州市和师院附中物质条件不够好,但是由于寄宿, 同学之间通过共同生活、学习、锻炼,一起长大,互相了解, 感情比较融洽。老师对学生的关照,更加全方位,更加细致, 师生相处、交流的时间多,关系也更加密切。 那几年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也没有后来那么多的政治运动, 集中心思、刻苦学习的氛围,影响了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无论他们是出自知识分子家庭,还是来自一般城乡家庭。 成绩也是显著的,我们年级、 1956届高三毕业生79人全部考上大专院校,全省唯一。
找了一张兰州黄河水车图,现在只用于展览。
图一 兰州黄河水车
下载了三张西北师院附中老照片,没有说明。其中房屋建筑像是50年代前期的学生宿舍、教室和教师宿舍。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稍晚些。
图二 背景像几栋当年学生宿舍,每栋有几间房
图三 一栋学生宿舍,有几个房间,图左边较高的是一排教室
图四 一栋教职工宿舍
相关链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nov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