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家庭归属感
如今的妈妈们和孩子们似乎都有三头六臂。我不久前在儿子的庆生会上跟他一个同学的母亲聊天,她随口提到她儿子萨姆的尖子足球队差一点就进入全州冠军决赛,如果进了,就没空来参加这个庆生会了,尔后又说到萨姆已经进入黑带了,他的教练曾经是韩国的跆拳道全国冠军呢。我不由地在心底算起来:要拿段位的跆拳道课至少每周两次,那种尖子足球队的训练也至少每周两次,再加上每周末比赛。萨姆一定是独生子,妈妈才忙得过来。继续聊下去我才发现,萨姆妈妈有三个孩子,其他两个孩子也踢球,不练跆拳道,但去上周末绘画课。
谁说美国妈妈们不是“虎妈”!六年级生儿子的同班“虎子”们大多是白人孩子,几乎个个能文能武,在校上的是资优班,课后去的是“资优队(select team)”:足球、篮球、游泳、体操等等,甚至还有身兼两个“资优队”的。且不提他们当中还不乏学校数学俱乐部、国际象棋俱乐部的主力,每人都还在学至少一门乐器。难怪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感叹自己成出租车司机了,天天奔波着接来送去。
家在车轮上滚动,已经成为许许多多美国家庭的写照。天下父母英雄所见略同,都认为课外活动有助于孩子踏上未来成功之路:培养才艺,发挥特长,扩大社交圈,体验新事物等等。然而过于忙碌的生活却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些美国教育专家对此已经发出呼吁: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彼此的亲密关系,孩子对于家的归属感至关重要。当孩子们忙于各项活动的时候,就会以为们他所做的更重要,而不在乎他们是谁(儿子/女儿,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到他们步入了青春期渴望归属感的时候,便去家庭外寻找归属感,朋友的不良影响、网上的诱惑趁虚而入,他们甚至可能以性行为来填补内心的渴望。与父母渐行渐远的少男少女于是成为家中的陌生人。
如何培养孩子对于家庭的归属感,我有三大“法宝”。其一是全家共进晚餐。我选择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准则之一就是不影响晚餐时间。记得儿子大约六岁练体操的时候被教练选入尖子班,预备参加各种州内外比赛。于是体操课时间越来越长,延至晚上七点半的时候,我和先生一致决定让儿子退出比赛队。那可不是个容易的决定,要知道那家体操馆拥有全美著名教练,是训练奥林匹克选手的基地之一,儿子又是教练眼中的好苗。然而晚餐时间是我们家庭的黄金亲子时间,岂能献给教练。
所幸儿童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儿子后来又发展出足球、国际象棋等其它适合我们家庭时间表的爱好。多年来我们在餐桌旁和孩子们谈天地、读圣经、唱诗歌,亦庄亦谐,其乐融融。孩子们越大,我们的话题也越广泛深入。比如,不久前从著名歌手惠妮休斯顿的去世消息,我们谈到吸毒和酒瘾的祸害;又从她那段失败的婚姻,我们谈到择偶不慎的后果,又自然而然转入孩子们未来的婚恋话题。儿子和女儿快要进入青春期,叫众多父母伤透脑筋的反叛期,我却雀跃期待他们身心的更加成熟,相信与孩子们自幼在饭桌旁建立的关系会让他们的心向着父母开放。
美国时代周刊就曾经刊登专文讲述全家共同进餐的魔力:社会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孩子愈常和家人一同用餐,就愈少卷入烟酒毒品、愈少患上忧郁症和厌食症、愈少发生性关系;统计数字也证明,常和家人一起进餐的孩子比较健康、快乐、在学校表现优良。可见,家庭饭桌上的食物,连同家人之间的你言我语以及亲密的气氛,是跨越时代的家庭魅力所在。
“法宝”之二是设立家庭游戏之夜。定期选一个夜晚,关掉电视和电脑,不做功课不练琴,全家一起玩游戏。给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他会永远记住家的快乐和温馨。我的洋夫家有六个兄弟姐妹,他们从小玩游戏的习惯延续至今,尽管各自成家立业了,有时候还相聚在老爸老妈家玩把游戏过个瘾,他们还藉圣诞礼物、生日礼物将自己喜欢的游戏传给下一代。
玩游戏又是寓教于乐的最佳途径。且看我家孩子百玩不厌的几个游戏:Scrabble(填字游戏),学习拼写、词汇;Monoply(大富翁):发展谈判技巧、社交技巧;Pictionary(画图猜字):练习画画、运用想像力:Clue(线索):锻炼记忆力、练习推理能力;Apples to Apples(幽默比较):认识美国社会、历史、名人,学习用形容词描述人和事物。国际象棋更是倍受教育界推崇的益智游戏,儿子从六岁时开始跟爸爸学棋,很快就成为一个小棋迷,十二岁时获得了全美小学生快棋大赛冠军。
其实简单的一副扑克牌就可以随着年龄玩出多种花样:火车路(认数字)、大吃小(数字间关系)、二十四(四则运算)等等。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喜欢数学,是资优班里的数学尖子。这些游戏叫他们受益匪浅,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不仅仅是数学,他们的拼写、阅读、写作等各科目全面发展。从没上过任何补习班的他们轻松考上资优班。女儿二年级时的老师教了二十多年资优学生,跟我说从没见过二年级生的写作象女儿的那么好。而儿子前不久写的一首诗让他的老师感动得读给同事们听,他们听得都掉泪。
“法宝”之三是要求孩子们作家务。父母若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时间练钢琴或是做功课,而不让他参与家务,无异于剥夺了他作为家庭一分子的权利和义务。更何况,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技巧是父母亲的责任。想想看谁愿意嫁娶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书呆子呢。
身为一个南方人,我包饺子的本事常叫北方朋友吃一惊。我对小时候自家最温馨的回忆之一就是全家动手包饺子的情形:妈妈调馅,两个姐姐和面和擀皮,我和弟弟包饺子,爸爸煮饺子。家务活完全可以成为亲子的快乐时光。我的儿子和女儿四岁开始作家务,从简单的摆鞋子,到如今的倒垃圾、刷马桶、整理屋子、清理院子、种菜、做饭等等。有意思的是十岁的女儿居然喜欢割草,每次看到她自得其乐地推着割草机、总叫我忍俊不住。洋夫还曾特地带着儿子到爷爷奶奶家打扫卫生,以实际行动教导老吾老及人之老的美德,把爱小家庭扩及到爱大家庭。
对于忙碌的后果,古人理解得深刻无比,且看造字,忙=心死。若是忙到叫孩子对家的爱心枯萎、归属感漠然,多么得不偿失。爱孩子,就给他这份宝贵礼物——全家人在家中共度温馨时光。
(发表于《世界周刊》,201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