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月挣一千块!”-求偶开场白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是美国的经典小说之一。它从一个小姑娘(francie nolan)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贫穷的爱尔兰移民家庭于20世纪初在纽约布鲁克林的生活。文笔细腻入微,把生活琐事描写得栩栩如生。即使是贫困的生活,点点生活细节却也充满了温暖和快乐。比如他们有点钱去买肉店,只舍得买个大骨头,为了买个好的骨头要费些心思。大骨头炖汤香气四溢,然后把骨髓挖出来抹在烤热的面包上,那真是美味呀!从苦日子过来的人大概会心有戚戚,美国人民也是有过为填饱肚子发愁的日子的。
Francie 的妈妈katie是个美丽的女人,爸爸jonny是个会唱歌的帅哥。可惜爸爸酗酒。Katie是个清洁工,为一家子糊口而操劳,但她是个勤劳而生机勃勃的女人。有个中年警官(后来是政府官员)mcshane 对katie一见钟情。他当时有个久病的老婆,那时候的人是保守的,他直到太太和jonny 都去世后,他才登katie的门。那时katie生完第三个孩子不久,而jonny 在孩子出生就去世了,家境拮据地很。这个警官上门,目的是很清楚的。让我吃惊的是: 他一开口就说他的收入:我一月挣一千美元!那时候francie工厂打工,一个星期是5块。所以说这上门的是个富翁。然后这位先生就直接求婚来了。到书结尾,他们还没结婚,但是katie信心满满知道自己会是他的一个好妻子。
求偶第一件事就是摆出收入,这在今天似乎不可思议。即使爱财,至少也要半遮半掩吧。
不过这场景倒是很熟悉。 我有一堆漂亮的表姐堂姐。在我上小学中学时,这些姐姐们找对象订婚结婚的事,一年年绵绵不绝。姑妈常常叫上我妈一起跟媒人和姐姐去“看人家”,就是去相亲。是一定去南方家里的。除了看小伙,还要考察南方的父母和家底。一般是媒人和双方家长聊得欢。姐姐和那边年轻男士彼此打量,可能简单说几句。南方一般看姑娘就行了,一般不用上女方门,当然媒人也会把女方基本情况讲好。每次看人家回来,姑妈和我妈就会一番讨论,主要是小伙子长得好不好,讲话大方不大方,那家人好不好,家底怎样。总结起来,一是看小伙相貌,二是看家庭经济情况,然后删掉负面表现,比如过于吝啬等。她们看上了,再征求姐姐的意见。如果都满意,就让媒人转达消息,让年轻人来往几次。几个月后没问题,就讨论订婚事宜。对当时还在读琼瑶小说的我来说,这是多么俗气而可笑的事。爱情呢,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呢?怎么都是条件的计较呢?还别说,大多姐姐的婚姻还是幸福的。记得有个姐姐订婚后,与南方交往后不满意,最后要求解除婚约。男方当然生气,要求偿还所有经济支出。不光是订婚的礼金,连第一次上女方门买的礼物,第一次相亲南方招待的几碗鸡蛋汤,都折算钱要求赔偿。姑父说:这样的人家,真不能要!
看到mcshane求婚,真让我大笑,想起了当年的这些往事。1910年代的美国人和1980年代的中国人,婚恋观是一样的呢。在大家专心想找个肉骨头改善生活的年代里,男方求偶还真是要把收入摆出来,就这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