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故事:针灸针
本篇只聊穴位治疗常用的毫针,不鸟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针(刀、棱、刺)。
俺第一次实际接触针灸针,是当地军医院派出的医疗小分队到文革中刚复课的小学校来循回医疗。老、中、青几位军医出手不凡,现场就治好了几位。尤其针刺,更是大显身手。当时学校领导(工宣队)也不知怎么想的,随口来了句:这要是学生中有人会点急救啥的,这打起仗来(当时珍宝岛那边还打着呢)就不怕伤着了。军医带队眼睛发光:好主意!双方一拍即合,立马商定,院方不定期派人来讲课,以后再选人进一步集训提高。
(后来,这军、地合作培养新人的做法,被当作典型,上了报纸,军方带队还提了职。)
转天,送来几本油印的卫生常识、战地救护册子,一个卫生包,里面有常用药、消毒、注射、包扎用具,还有几包大大小小的针灸针。
学校领导们看着卫生包犯愁了,这玩艺儿不好管啊,万一谁有病,给错了药,出了事儿,算谁的。踌躇中,前校长向窗外瞭去,看见急匆匆上茅房的俺,顿时有了主意。说:学校里有几位家长是医生的,也许他们懂点医,不会乱来。
于是,五、六个医生的孩子们被招集起来,成立个医疗组。学校专门给了个耳房,放了两张桌一架柜,有了医务室。我们几个孩子,每人每周负责一天,课间在医务室轮值。这几人也自动成为军医院培训的重点,后来发了新医疗法、战伤救护、赤脚医生手册,常用药物手册等。
来人教包扎、急救、针灸,包括怎么自己用漆包线和琴弦做针灸针。印象最深的,是磨针尖。老军医说,针不是越锋利越好,那样容易割破皮肤,引起出血。针尖要圆润,像子弹头一样,挤进皮里。这样,在拔针后,皮肤很快复原,不留针眼。教我们在做好针,用磨石打出针尖后,再用皮革,绸布反复磨尖,直到不划手。
…………、
后来,机缘巧合,俺又上了“红医班”,学了中医。(见“我的医缘”系列)。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54/118524.html
在医门里,学了传统制做,木、竹、石、骨、金属针的种种方法。无论材质,做出来的针,均要求“韧而不折”、“滑而不利”。在用于人体之前,一定要:扎过腊肉试其“韧”,划过己臂验其“润”。
对那些打开新包装,抓一把,一搥一针(某网红中医大师的手法)的二百五针灸师,深恶痛绝。
下面的图文,来自这片文章,详情地介绍了目前作坊怎么制作针灸针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没有现代工业时,古人怎么做针灸用针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421/15/1204156_370855518.shtml
请注意最后二段,才是俺今天要讲的重点:
以此篇回答:针灸通过刺激神经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