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 (1) 三百千古文
引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句句皆谈性,可见其影响之广远。故某高人自衬:先圣能讲,后圣也来扯扯吧。
岂不知,人之初乃天性;长大则为习性;拒绝圣贤师长教诲,那个性,就不知道叫个啥了。
只看篇题,便知其意者,一定是书香门弟,或专门从事古汉语教学。
第一次听到这几个字,是邻家的那位曾经的满清秀才说的。那老头七八十岁仍腰板挺直,步步生风,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就是啥都不干,整天坐在门口晒太阳或持把折扇溜弯。某天不经意转身看到一小脚老太的蹒跚背影,立马返青,跟着到了我家。
那老太便是我的姥姥,也曾是大宅门闺秀。家族联姻,嫁入姥爷家,生了三女一子。长女早逝,二姨,我妈(老三),舅舅(老四)先后学了医,没有回老家做事。东北解放时,大院散了,财也散了,没有人被镇压。几年后姥爷故去,正好我哥哥出生,姥姥便来到我家看外孙。第二天出门便跟回来一老头,从此我家多了条癞皮狗(姥姥原话)。
我家左近有许多老头老太太,那酸腐(姥姥原话)偏偏就盯上了我姥姥。也许都是大户出身,有得聊,都有修养,愉悦不逾越。大门外树荫下,摆张地桌,几个小凳子,一壶水,几盏茶。时不时其他家的老人也来坐会儿,带几块儿孙们孝敬的点心来显摆。对这些老年人,聊着,比聊什么更重要。有一搭没一搭,慢语轻声,从来没见过脸红脖子粗,大声呼呵。而且子女们都是同一厂里的干部,低头不见抬头见,搞好关系很有必要。这些老人都经历过几个朝代,来自四面八方。听他们聊天混点心吃,是我小时候乐趣之一。
姥姥信佛,每天早晚必盘坐静修,默诵。我跟姥姥同睡一双人床,有时也装模作样盘坐合十,嘴里嘟囔。家里曾有许多与佛有关的小物件,后来都送人了。那年月破除迷信,谁都不敢在家里设香案。每逢周末,妈陪姥姥带着我去北山庙里转悠一会儿,跟那里的老和尚说几句,留几块钱香资。打小便被老和尚摸过顶,捏过骨,说我有慧根,与佛有缘。妈不高兴听这个,再三叮嘱姥姥不许传佛给我。也许打小听姥姥诵经,对佛音感应强烈。长大后,不愿接近寺庙,尤其是听到钟磬诵念,立马远遁,唯恐不能自持,从此空门。也许真是入了魔障,近不得佛。也许可能这些场景勾起了对姥姥的怀念,情不自禁。
姥姥曾跟那遗老说过,有一天她不在了,请他帮着按住这皮猴子。那老头啥都没说,淡淡一笑,伸出手,掌心向上,轻轻一握。姥姥笑了,我朦了。很久以后才明白:那齐天大圣都逃不出如来佛掌,你个小皮猴还算个事。
姥姥走了,站着走的,带着微笑。那天早上如往常一样,姥姥一早起来,在床上做早课。我迷迷糊糊爬起来,去清理了灶膛,升了火,压煤,坐上水壶。回来接着睡了一会儿,被尿憋醒,进厕所之前看到姥姥站在灶台边,壶里水滚开着。喊一声:姥姥水开了,便钻进茅房。撒尿出来,仍听壶盖作响,去拉姥姥的手,己变凉僵硬。
爸爸买了市里最贵的那口寿材。出殡那天,人山人海,许多认识不认识的人来给姥姥磕头送行。从他们的口中,我才知道姥姥帮助过那么多人。那遗老为姥姥择了福址,在小后山的松林里。那一年,我八岁,小学二年级。
老头接替姥姥罩着我。姥姥慈济,邻人敬;老头势威,人皆畏。我欺负别人,那老头捻髯颌首:好小子;我被欺负,老头上来用扇子敲对方脑壳。
老头对我极好,时不时带我去合作社(付食店)买几块糖果糕点,讲些成语典故、为人处事之道。私下里传了我养生功和拳、拐(短棍)。二年后文革起,老头倒下了,葬在姥姥对面的山坡上,是他自己选的地。也许他们来生有缘,只因今世多看了那一眼。
几年后,在师母口中再次听到这几个字。师父早年中医出徒游方天下,在北平出诊,遇见了大家闺秀,终成眷属。师母自幼入私塾进学堂饱读诗书,字画亦佳。跟着师父回东北隐姓埋名,逃过解放时家族惨祸。师父寡言,前几个第子也守矩,跟师父学成了闷葫芦。加上长孙狗子闹腾,不开心,便去了二儿子家。(见我的另一博文系列“我的医缘”)
我跟师父学中医,也顺手拿住了狗子,与师门其他人关系融洽。自打头次见面,师母便希罕(东北话喜欢)上了我的性子。我给大家讲小说故事,师母引经论典。我跟那遗老混了几年,也能搭几句腔,师母兴致更高了。七一年美中破冰后,国内局势有所缓和,中学课本里也有了黔驴、卖炭之类古文节选。师母开始教我们三百千古,院里的人包括师父都受益菲浅。几年后,三嫂和狗子七七年考上大学,师母功不可没。
每个人学习记忆方式各有特点,我更偏重于听。老师说过一遍,课后基本上可以重复讲出来,长期记忆也很好,应该去说相声或评书。这种学习方式最大的缺点在于汉语的音阶的简单,使得同音有许多不同字词组合,有时不知道该用那个字。
对于阅读学来的知识,有名词记忆障碍,可能看得太快,一目十行,追着感觉走,不求甚解。
另外,我有转文字为影像的倾向。在读诗、词、文时,联想出场景,再记忆。结果,明理知意有感,但忘了词字,用东北话说:厣住了。因为这个,被师父师母臭骂过很多次,被批为不适合从文。
PS: 五个字所包含的内容,乃旧式私塾启蒙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观止、文心雕龙。
“人之初”系列共四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54/11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