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日本(27):伊豆的舞女
“轮船开出下田的海面,伊豆半岛南端渐渐在后方消失,我一直凭倚着栏杆,一心一意眺望着海面上的大岛,我觉得我和舞女的离别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船舱的灯光熄灭了。在黑暗中,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 被称为“世界第一初恋”的恋情在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中就这样被划下了休止符。
那是怎样的恋情呢?那是一段清新、哀婉、无法放纵的爱恋。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一位社会上层的青年学生与一位社会底层的年少舞女在伊豆半岛堆叠的山和灵动的水中巧相遇。舞女“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如清水般洁净,洗涤着男主抑郁阴沉的灵魂。她闪亮的星眸,如阳光般的笑靥像一道霞光,照亮了男主的旅途。有一种无名的香气在男主的心中氤氲开来,与笼罩着伊豆的薄薄雾霭一起,交织出羞涩而朦胧,喜悦又惆怅的初恋。
伊豆半岛
伊豆半岛
伊豆半岛
伊豆半岛
为了这部距今已101岁的不朽之作,为了席慕容所说的“青春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我们在绿意盎然的夏季,踏上了川端康成笔下“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的伊豆半岛。由海底火山地壳移动而形成的伊豆半岛三面环海,温暖的洋流从南部海域流过来,让这里一年四季都气候宜人。独特的地形让伊豆半岛形成了壮阔的山峦和宜人的景色,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也是文学家们的青睐之地。川端康成,夏目漱石,太宰治,三岛由纪夫,都在这里留下过作品。我们沿着川端康成的笔迹,在伊豆俊秀的山,茂密的林,清冽的甘泉和袅袅的炊烟里去追寻伊豆的舞女,去寻找乘着微风飘远的爱恋。热海(Atami),古时候曾是日本的欢乐场,常有艺伎出没的日本最大温泉城市,会有舞女的身影吗?
到达热海,天空开始飘雨。不像富士山冷冷的雨,热海的雨是温热的。在我们旅途难得一见的细雨中,我们也遇到了日本难得一见的堵车,日本公交车的准时在这里化作乌有。看看雾蒙蒙的天空,看看苍茫茫的海面,看看远方已变成江户和战国时代历史与文化游乐园的热海城(Atami castle),我们知道,这里没有伊豆的舞女。那风景秀丽的伊豆高原(Izukogen)会有舞女的身影吗?
热海
热海
从热海沿着伊豆半岛东线南下,即是享有“艺术森林”之称的伊豆高原。在高原上,有一座象征伊豆高原的火山,名为大室山(Mt. Omuro)。它与富士山一样,外形都是完美的圆锥体,但却是一座死火山。晴日中坐吊椅到大室山顶,伊豆高原、富士山和太平洋上的伊豆群岛会尽收眼底。可富士山好像故意跟我们过不去,总是在白日里不让我们看清它的容颜。在富士山脚下的河口湖,就是烟雨濛濛,在大室山,还是浓雾缭绕,并下起了阵雨。我们知道,即使我们在雾锁青山的细雨中绕火山口步行一圈,也找不到伊豆的舞女。那去伊豆高原的一碧湖(Lake Ippeki)和城崎海岸(Jogasaki Coast)吧,或许在那里可以恰巧遇到。
在我们心中,有着如此好听名字的一碧湖一定会跟奥地利的月亮湖一样清澈碧蓝。可是,拥有一样美丽名字的它们却是天壤之别。看到月亮湖的那一刻,我们知道,这是真正的世外桃源。但一碧湖呢?湖不大,水不清,在濛濛细雨中,一个游人也没有,枉付“伊豆之眼”的美名。
大室山上
大室山上
一碧湖
一碧湖
为了《伊豆的舞女》,我们真是历尽艰辛。伊豆半岛的巴士和火车跟富士山和北海道富田野的一样让人着急,常常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一趟,而且巴士早早就收工。当我们重回伊东站,所有开往城崎海岸的巴士已停运,可建在海上长48米,高23米的绝景,门斜吊桥(Kadowakitsuri Bridge)却一定要看,我们只能坐开往城崎海岸站的火车。从下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晕头转向的谷歌地图“逼上了梁山”,开启了伊豆夺命奔。什么是吓破了胆,我们可以告诉你。
刚下车的时候,我们为能经过森林旁的清幽小镇而庆幸。小镇里全是豪华别墅,温湿的空气从森林里飘出来,清新宜人。街道旁的丁香树开得灿烂,散发出阵阵花香。站在小镇高处,已看见远处的海在向我们招手,似乎门斜吊桥就在不远处。可是,当我们正悠哉悠哉享受周边的景色时,我们忽然发现,谷歌地图晕向了。周围除了我们,一个人也没有。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日本人,不懂英文,凉菜了。
城崎海岸
城崎海岸
跟着晕圈的谷歌地图,我们跳墙出来,回头一看,那是私人领地。当看到吊桥的指示牌时,我们大喜过望,此时,已晚上六点多。因为阴天,天已不那么明亮。600米的路程,应该很快就到,我们这么想。走在小河和森林之间的栈道上,听流水叮咚,开始还心情愉悦,可越走越害怕。森林里几乎看不见光亮,只有流水折射出的微光和树木散落下来的光亮可以指引我们沿着栈道前行。森林中,除了我们,空无一人。不知走了多远,栈道终止,之前的潺潺流水变成了惊涛拍岸,“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伊豆海,就在眼前。若是在白日,这涛声定会让我们欣喜,可此时,却拍得我们心惊肉跳。顺着指示牌,我们走入了真正的森林,连路也没有,女儿穿着凉拖,步履维艰。我给自己打气,就要到了,就要到了,可600米的路,怎么那么长啊。
真的不能再往前走了,树林越来越密,路开始分叉,几乎看不见光亮。再往前走,我们怕会夜宿森林,在北海道因坐反了车而流浪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此时,不好的想法一个接一个往上涌。如果出现几个男人,如果出现一条蛇,如果出现可以咬人的动物,那我和女儿会不会命丧日本的森林都无人知晓呢?越想越怕,开始往回飞奔。飞奔的路如此漫长,我们从未这么惊恐过,即使差一点露宿北海道街头的那一晚也没有。可现在,我们怀揣丧失生命的惊魂,使出吃奶的劲儿狂奔。等我们差不多连滚带爬再见到光亮时,全身都已湿透,并不全是因为热,更多因为怕。回到酒店我们才发现,明明女儿输入的是门斜吊桥,可谷歌地图却指向了桥立吊桥(Hashidate Suspension Bridge)。这个桥立吊桥,居然排在日本10大最惊心动魄吊桥的第3位,而门斜吊桥连前10也未进。
城崎海岸
伊豆海
伊豆的舞女,你到底在哪里呢?
伊豆的舞女在这里。历经艰难险阻,我们终于在有1200多年历史的修善寺温泉(Shuzenji Onsen)找到了舞女的足迹,那是她和男主的初相遇之地,川端康成笔下隐晦又清新的爱恋就在此埋下伏笔。小镇“一尘不染,晶莹剔透,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 川端康成把如杏花烟雨下的回眸,如璀璨烟花下的悸动的初恋放置在峰峦起伏,景色秀丽的修善寺温泉小镇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伊豆半岛的风光旖旎,也为那美好却被束缚的爱恋蒙上了一层哀愁。
修善寺温泉小镇
修善寺温泉小镇
休善寺温泉小镇并不大,一条名为“桂川”的小河从镇中蜿蜒流过,两岸是日式温泉旅馆。在如轻纱笼罩的清晨,我在潺潺的流水声中和温泉的滚滚热气里沿着桂川,行走在无人的小镇里,去追忆那令无数人怅然若失的爱恋时光。坐落于山脚下的小镇,没有箱根大,却有箱根的风韵。清清的河水,绿绿的山林,静静的小巷,悠悠的竹林,还有横跨于溪流之上的那些朱红色小桥,都是为滋生爱情营造的意境。
这意境,也包括川端康成提到的休善寺(Shuzen-ji Temple)。“到这时为止,我见过舞女这一伙人两次。第一次是在前往汤岛的途中,她们正到修善寺去,在汤川桥附近碰到。” 虽然背靠青山的休善寺因为《伊豆的舞女》才名声显露,但清晨安安静静的它却有晨光中京都世界遗产清水寺的风韵。这个被川端康成设置为故事起点的休善寺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公元807年,修建此寺的高僧弘法大师以枯杖在桂川上击出泉眼,用流出来的温泉水治好了一个孝子的母亲。今天,这个泉眼是修善寺的独钴汤温泉池。
修善寺
修善寺
修善寺内的温泉眼
有起点就会有终点,有偶遇就会有离愁别绪。当男主不由自主随舞女一行人从修善寺辗转到伊豆半岛南端的下田港,纯美的情愫也转换成无奈的悲凉。“舢板摇晃得很厉害,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离开很远之后,我才看见舞女开始挥动白色的东西。” “我枕着书包躺下了,头脑空空如也,没有了时间的感觉。泪水扑簌簌地滴在书包上,连脸颊都觉得凉了。” 这是男主的泪,而舞女的热泪,也一定在心中汇成了海吧。那溢出眼角的泪,是最珍贵的有情人的眼泪。从欢喜的初相遇,到痛苦的永别离,虽然川端康成说他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的这段相恋,但手里挥舞的绢帕和风中摇曳的船帆都注定这是一场愁肠百结的爱情离歌。
再勇敢的爱恋也敌不过理智,一时的意乱情迷终究会各分东西。那从心底涌出的悲哀和无助随着时光的漂移,或许会被初阳蒸融,或许会被微风吹散,可那生如夏花的爱恋,却会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会是初放芽的绿,会是人间四月天。可是,有缘才会相逢并肩走,无缘站在原地也会丢。既然流水无意恋落花,既然名利抵过绕指柔,那不如就在这个凄冷的冬季,随着《伊豆的舞女》的愁伤,跟“零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的爱恋,吻别!
修善寺温泉小镇
修善寺温泉小镇
修善寺温泉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