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遊记:漫步塞维利亚
图文作者:@Hux(本博主夫君)
塞维利亚最初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一个在法国作家普若斯佩·梅里美 (Prosper Mérimée) 的小说《卡门》中读到的地名而已。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同名歌剧,才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秋天。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卡门》。剧中男主角唐·荷塞(Don José)由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 (Plácido Domingo) 担任。但他只出演一场。
消息传到长岛。我和几位朋友即刻驱车进城,直奔歌剧院。到达后才知,购票需先领号,持号者可买两张剧票。但号票已经发完。得,看来没戏了。但我们不死心。在队伍里挨个打躬作揖,询问拜托,请人代买。结果居然还都买到了:$5一张的站票!大都会毕竟是大都会,让人开了回眼:站票也是有规矩地。一位迷人的领座小姐把我带到了歌剧院最高一层、最后一排的过道上。刚在标有#76铜牌的阑杆旁站稳,《卡门》序曲就轰然奏响。
大幕拉开。年富力强的多明戈精神抖擞地走上台来。只见他目不斜视,对那帮皇家卷烟厂上班的漂亮女工们不屑一顾。直等到卡门出场,才一展歌喉,亮出他那极富魅力、征服世界的高音C。华美动人的歌声和乐章、鲜艳的服饰、迷人的异域风情,再次昭示了塞维利亚的魅力。于是我产生了有朝一日得去探访一下的愿望。
塞维利亚(西语 Sevilla; 英语 Seville)是西班牙第四大城市,也是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她是西班牙南部的艺术、文化、金融中心。公元712年,塞维利亚被跨过地中海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的北非摩尔人占领。从此成为安达卢西亚地区穆斯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长达五百多年。在此期间,穆斯林艺术家、科学家、工匠、和其他杰出人物共同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以此影响了整个世界。该城在1248年“复国运动” (Reconquista) 中被基督国家收复。相比格拉纳达早了二百五十年。
大航海时代的塞维利亚是一个跨洋贸易的重要港口,具有无可比拟的垄断地位。西班牙殖民者的船隊從新世界运来大批烟草、黄金、白银,再经此处转往欧洲各地。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葡萄牙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 (Ferdinand Magellan) 也在1519年从这里扬帆起航,首次成功地环遊地球。后因流经塞维利亚通向大海的瓜达尔基维尔河 (Guadalquivir) 水量减少,她跨洋航运的霸主地位才逐渐衰落。
五月的一个清晨。我们乘坐西班牙国营高铁列车 (Renfe),从首都马德里驶向塞维利亚。南下的列车静静地驶过卡斯蒂利亚的拉曼查地区。车窗外绿色原野上不时闪现出散漫的牛群、一二古堡。长长的浮云飘过。远山下风车依稀可见。这里是西班牙大文豪米格尔·德·塞万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当年穿梭旅行的地方;是他笔下那位“梦遊”骑士堂·吉科德先生的故乡。 据说当年那部小说轰动世界,以至于有人把西班牙语都称为 “塞万提斯的语言”。少时读过这本书。还记得那些孤矛老盾破家,古道风车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侠在天涯的故事。此时此地,书中的许多情节似乎渐渐在车窗外展开......
图1. 塞万提斯塑像
图2. 堂·吉科德和随从桑丘的青铜浮雕
穿过拉曼查地区,列车驶入安达卢西亚广阔的平原和丘陵。窗外铁路两旁绵延不断,而又错落有致地分佈着绿色的葡萄园、橄榄树林、和种满金黄色向日葵的田野。蓝天下让人赏心悦目。列车经过了科尔多瓦 (Córdoba)。那里有座名闻天下的大清真寺 。由于历史原因,亦称为科尔多瓦天主教堂。其建筑结合了伊斯兰传统风格和欧洲哥特风格,精美异常。尤其是寺内的拱门建筑,妙不可言。但我们这次因时间有限,未做停留。来日方长。
图3. 安达卢西亚平原上的橄榄树林
图4. 蓝天下的葵花田
历史赋予了塞维利亚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她给不少世界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艺术家带来灵感,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在许多欧洲文学、音乐、和艺术作品中,这座神秘的曼妙古城频繁地被作为故事发生地来描述。而那些不朽的作品反过来又给她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真可谓人杰地灵。
举几个舞台及电影艺术的例子吧。除了刚才提到的歌剧《卡门》,塞维利亚还现身于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莫扎特作曲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唐·乔万尼 (唐璜)》,以及其他一些大名鼎鼎的作品中。漫步在塞维利亚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写着“塞维利亚理发馆“的招牌会映入眼帘。让你忍不住想走进去问问,狡黠而幽默的费加罗今天是否还在上班?看过电影《卡门》并遊访过此地的朋友,也很容易就能辨认出当年全欧独一无二的皇家卷烟厂(卡门还在体制内时的原工作单位)、大教堂、和瓜达尔基维尔河畔矗立的黄金塔等外景。美国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也在这里开过镜。
塞维利亚对西方绘画史的贡献也是相当地独特。西班牙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巴洛克画派的艺术国师迭戈·委拉凯维兹 (Diego Velázquez) 就出生在这里。他的作品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以至于百来年后,西班牙另一位绘画大师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 还骄傲地宣称,他的大作承蒙三位尊师指点:委拉凯维兹、伦勃朗、和大自然。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帕巴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也出生在离塞维利亚不远的一座小城。他的早期作品亦沐浴过委拉凯维兹的画意春风。功成名就的大师在改变风格的华丽转身之后,还特意把委拉凯维兹对西方绘画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幅画《宫娥 Las Meninas》,分解合成为立体派作品,以示推崇和纪念。
图5. 委拉凯维兹的作品《宫娥 Las Meninas》
图6. 巴洛克画风 vs. 立体派绘画。毕加索将委拉凯维兹巴洛克风格的绘画《宫娥》(左) 分解改绘成自己的立体派作品 (右)。
此外,那位在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绘画之间飞架起一座桥梁的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其早期作品也得益于委拉凯维兹的画风吹拂。他对委氏也是赞誉有加,称其为绘画艺术殿堂中的万王之王 (“画家中的画家”)。
遐想之中,列车到站了。从塞维利亚高铁站开出的计程车载着我们上了高速公路。不一会儿就转进了古城内的小街。OMG!那些街道可真是狭窄。车轮滚过留有旧时马车轮辙的石板路,刷刷的声响即刻从三两吋外的高大石墙上反弹入耳。让人有些担心。但随即窃喜,庆幸没有租车自驾。下车后又步行了百来公尺。因为我们将要入住的旅店是在一条更为宁静幽深的小巷里,只能容许行人和马匹通行。
旅店位于老城区的东北。是一所十分干净、整洁、漂亮、静谧的传统西班牙小庭院。天井内的花壇和花盆里盛开着不知名的鲜花,散发出淡淡的馨香。天井的上空撑着一把鲜艳的水绿色大阳伞。明亮、通风、还挡住了安达卢西亚火热的骄阳。雪白的院墙和楼道的粉壁上镶嵌着青花瓷砖。蓝白相间的漂亮花纹穿插交织、婉转缠绵,让人感觉十分地雅致、舒适。店主热情奔放,就住在楼下。他能说几句英文,让住店的事宜顿时容易了许多。这里离老城中许多著名的历史景点都很近,均在步行范围之内,给我们的遊玩带来很大的方便。
黎明。塞维利亚大教堂庄严而悠扬的钟声将古城从睡梦中唤醒。洗漱完毕,我们悠闲地走出小巷。在街头一爿小店外的圆桌旁坐下来就早餐。喝着浓香的咖啡,我们各自吞下了一大根全机械化电气化制作、呈螺旋状盘转的塞维利亚摩登长油条。非常酥脆可口,与马德里那家百年老油条店烹炸出的产品不分伯仲。力荐。
图7. 塞维利亚的摩登油条
餐后安步当车,向西南方向缓行。城内柑橘树随处可见,并且果实累累。微风吹过,青枝摇曳,掉下几个金黄色的果子,点缀在绿茵茵的春草地上。诧异。为何无人采摘拾捡?后来才听说此种柑橘的像貌远胜于内心。金玉其外,酸涩其内;只宜观赏,不便品尝。
图8. 安达卢西亚随处可见的柑橘树
行进中远远看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建筑。雕梁画栋,像是座中世纪时期的宫殿。著名的塞维利亚大学到了。它座落在曾经名扬全欧的西班牙皇家烟草公司旧址上。当年从新大陆运来的美洲烟叶,在这里被卡门和她的同伴们或卷成雪茄、或切成烟丝,远销西国内外。这桩生意不可小觑。需知当时的西班牙拥有全球最大宗的烟草生意,帝国垄断,一度稀奇珍贵得很。时过境迁。如今的香烟在那里只卖€4.5一包了。为了诱发思古之幽情,我在校外一家小店里买了一包。抽出一棵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
我们走进了校园。路过一座精致的喷泉。据梅里美先生说,那是当年卡门与羞辱歧视她的女工打架并划人一刀后,紧接着诱惑公司看门卫兵唐·荷塞的地方。喷泉四周空荡荡地。飞溅的水珠在春天的阳光下晶莹闪亮,时不时地迸出水池,落在池外砂石地上。润物无声。倾听着远处校园里学生们的笑语,我看见那些刚才还在相互厮打的黑眼睛卷烟姑娘们,转眼间已握手言和,围着喷泉水池欢快地起舞。
图9. 塞维利亚大学内的喷泉 (原皇家卷烟厂旧址)。
塞维利亚大学的北面是阿尔卡萨尔 (Alcázar) 王宫。红色的宫墙与大学仅一街之隔。虽然已是春归时分,宫内芳菲依然未尽。公元一世纪时,这里曾建有一座天主教堂。摩尔人征服此城后,拆毁教堂,建起一座军事堡垒。此后被历代摩尔国王扩建为王宫。故宫内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少女庭院” (Patio de las Doncellas, or the Courtyard of the Maidens)。相传在摩尔王朝时期,穆斯林君王们强迫半岛上其他基督王国每年上贡一百名处女。庭院因此而得名。复国后,卡斯蒂利亚国王佩德罗一世 (Pedro I de Castilla) 拆掉了堡垒,再行扩建。但在改建时保留了原有的宫殿、庭院、和花园。有趣的是,宫内的纪念碑文居然将这位信奉天主的国王称之为“苏丹“。当时两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座阿宫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穆迪札尔风格( mudéjar) 古建筑中最杰出美丽的代表之一。该风格始于半岛光复。它融合了伊斯兰传统建筑风格 、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各自的优点,包涵了人们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美好愿望,从而形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优美建筑式样。
图10. 阿尔卡萨尔 (Alcázar) 王宫内的少女庭院 (Patio de las Doncellas)
图11. 王宫内的精美走廊
此宫面积没有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那么宏大,但其精美雅致的迷人程度却与大阿宫不相上下。尤其是彼德罗宫 (Palace of Peter of Castile) 内那座国王们用于办公,并接见外国使臣的伊斯兰风格的“正大光明“金銮殿 (The Salon de Embajadores)。五彩缤纷,金碧辉煌,极为精巧,令人赞叹。此宫堪称中世纪时期西班牙宫殿的活化石。王室成员们每年都还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图12. 彼德罗宫 (Palace of Peter of Castile) 的接见厅 (The Salon de Embajadores)
图13. 金光灿烂的接见厅拱顶
图14. 宫内庭院
从狮子门走出故宫。宫墙下的阴影里坐着一位长发琴师,正在闭目弹奏《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脚下打开的琴盒里提示性地散放着几个Euro。我刚举起相机,琴声嘎然而止。停止抚琴的音乐家,举手示意免拍。我这时才意识到他的双眼其实未闭。一只瞄着路人,另一只则盯着那敞开的琴盒。我走过去在盒里放了一枚Euro。
图15. 王宫的狮门
王宫广场北边那座宏伟的建筑群就是塞维利亚天主教堂。它也是由昔日的清真寺改建而成。自16世纪扩建完成后,它取代了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以往穆斯林唱经用的尖塔被改造成了哥特式教堂的钟楼。有趣的是,不像其它钟楼需要人们徒步拾级上顶,这座巨大的钟楼居然是可以通过塔内的斜坡骑马上去的。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文化在这座建筑群里同样是融合得天衣无缝。既宏伟壮观,又精巧细腻。难怪西班牙人要把航海冒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遗骸安葬于此。
图16. 天主教堂建筑细部。哥特式建筑结构对比阿拉伯花纹图案
图17. 教堂边小巷内的街头画家。其作品多以塞维利亚各处名胜古迹为主题。
声名显赫的哥伦布也曾塞翁失马。并因此而长眠于塞维利亚。在他“发现”并占领西加勒比海群岛(“西印度群岛“)之后,履行承诺的共治双王夫妇,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女王伊萨贝拉一世和阿拉贡王国的国王费迪南德二世,遂封他为西印度群岛(包括“西班牙岛”,即现在的海地与多米尼加共和国所在地)总督,和“世界大洋海军上将”。
但数年之后,哥将军连同他的两位兄弟便被控在其辖区内施行暴政和藐视法庭。他们自恃天高皇帝远,对表示不满的民众施以断肢割舌、羞辱流放等酷刑,并且对反抗者进行血腥镇压。弹劾他的奏章跨过大西洋,呈报到帝国朝廷。双王很愤怒,后果很严重。哥伦布随即被捕,夺去顶戴花翎、没收土地财产、锒铛下狱。
国王慈悲。考虑到哥伦布对帝国的贡献,不久便将他释放。还允许他继续航行,但未官复原职。哥将军居然不甘心,将朝廷告上法庭!声称根据1492年朝廷和他在格拉纳达所签下的“协议书” (Capitulations of Santa Fe),帝国应该分给他10%的美洲殖民地收入。双王很生气!但依然守规矩。法律程序照走。不过,双王认为要求帝国一方履行原协议书的基础和前提已不复存在,因为哥某已不再是美洲殖民地总督。此案了结。
哥伦布的儿子迭戈 (曾任伊莎贝拉一世女王御前带刀侍卫) 不服,以继承人身份提起诉讼。官司一打又是好几年。最后结果还算不错。1508年,顾问委员会提出建议:迭戈应该可以继承其父的所有荣誉头衔。大人不记小人过。国王随即任命迭戈为父亲曾担任过的西班牙岛总督。但这个好消息来得似乎晚了点:运气不佳的哥伦布因病痛折磨和心情抑郁,已经过世两年了。
后人对此事件可能会有些感悟:哦,原来中世纪时期的欧洲王权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地独裁专制;君王们也不是都能够为所欲为,完全不受法律限制。或许是吧。那1215年初稿,随后多次反复修改的《自由大宪章 The Great Charter of the Liberties》,最早不就是由反叛的英格兰男爵们 (封建领主) 写下来约束国王的吗?它不仅影响了以后的欧洲君主立宪制度,甚至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中,也能找到点它的影子。
不过,这哥伦布的胆儿也忒大了点。他果真不怕罢官、不怕除籍、不怕坐牢、不怕老婆离婚、不怕杀头?要搁在别的老牌儿独裁极权专制国家,像他那样执拗,甭说父子,九族都被灭过好几次了。
可怜的哥伦布死后一时半会儿还是不得安宁。儿子迭戈先是遵父遗愿,将其遗体从塞维利亚运到他在加勒比海的总督府所在地圣多明哥 (即现在的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安葬。但随后“半岛战争”开打 (1808-1814;西班牙称为独立战争),拿破仑派他兄长约瑟夫·波拿巴特 (Joseph Bonaparte) 领兵攻占了西班牙。远在天边的圣多明各跟着也被远征美洲的法军占领。迭戈只好再把父亲灵柩移往西边古巴岛上的哈瓦那。
出人预料的是,几十年后 (1898) 美西战争又爆发了。在合众国陆海军的猛烈攻击下,西班牙殖民军大败。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仅三个多月。结果是美国支持的古巴又宣布独立了。失去美洲殖民地的西班牙人垂头丧气,只好把转了一大圈的哥伦布遗骸再运回塞维利亚。
我走进塞维利亚天主教堂的大厅。抬眼望去,只见一座精美绝伦、高高在上的灵柩台矗立在侧殿内。白色大理石雕琢的灵台上塑有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和纳维尔王国的四位国王立像。他们一个个头戴王冠,身着皇袍。为首的两位高举手中的权杖开道。令人颇为触动的是,这四位君王的肩上,扛着一口华丽的棺材,而棺内装的是哥伦布的遗骸!真是空前绝后呵。这哥氏到底是何许人也,能让一众帝王们为他戴孝抬棺!勇敢的航海探险家?精明的商人和说客?残暴的殖民统治者?无法无天的强盗罪犯?还是敢与国王打官司且全身而退的平民?无语。长嘘一口气后,我走出了教堂。What a story.
图18. 国王抬棺图。棺内置放有哥伦布遗骸。
广场上空高悬着一轮火辣辣的太阳。出门时带的矿泉水已喝光。感觉有些口渴。这让我想起了委拉凯维兹所绘的《塞维利亚卖水人》那幅画,以及画中玻璃杯里的那颗酸甜可口的无花果。碰巧的是,在找到卖水小店之前,我们在广场边的马车停靠处发现了一座清凉的小喷泉。不像在罗马,这样可供人饮用的喷泉在西班牙很少见。作牛饮之后,我掬了一捧清水,浇洒在我那颗被春日骄阳晒得有些晕乎的头上。
图19. 委拉凯维兹的作品《塞维利亚卖水人》
城内还有一座著名的西班牙广场。它与西北边的塞维利亚大学仅隔一街心花园。广场呈半圆形。护城河水静静地从半圆的弦边淌过。长廊、钟楼、喷泉和几座小桥把广场布置得既恢宏大气,又剔透玲珑。长廊的石壁上有许多彩色瓷砖镶嵌的壁龛,分别代表西班牙每一个不同的省份。遊人们围绕着弗拉明戈舞者和六弦琴师,观看并聆听她/他们献艺。但那些街头舞者好像有些“取巧”,所跳的“改良”弗拉明戈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幽怨、压抑、和愤懑之涵意。得益于塞维利亚较好的治安管理,入夜后的广场上仍然有零星的遊人散步。相拥的情侣坐在长廊下的石阶上窃窃私语,对身旁跑过的夜练人士和做俯卧撑者不屑一顾。
图20. 西班牙广场的舞者
图21. 穿着国旗色装的西班牙女郎
图22. 西班牙广场之夜。和平的居民们在散步,休憩,做俯卧撑。
图23. 小桥流水人家
碧血黄沙,苍天在上。几乎所有来过塞维利亚的人都不会放弃参观皇家斗牛场。这是西班牙历史最悠久的斗牛场。也是塞城遊客最多、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它座落在瓜达尔基维尔河的东岸,离王宫和大教堂都不远。场内建有博物馆,展示西班牙悠久的斗牛史。斗牛的传统来源于古人用牲畜祭祀神灵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寓祭于乐。不过,这个缘袭了几百年的古老传统,如今受到动物保护人士的强烈批评和反对。还能持续多久亦未可知。
走进那座容纳万人的大斗牛场,耳边好像响起了那首节奏有力,浑厚激昂的《斗牛士之歌》...... “斗牛时你可要牢记,有双黑色的眼睛,充满了爱情,在望着你,在望着你 ......“ 事过境迁了。据说歌中唱到的某些场景,比如说凶猛的公牛挺角刺倒骏马和斗牛士的画面,已不复存在了。如今的表演只保留了斗牛士徒步与牛周旋的部份。这也许是因为马匹不善躲避蛮牛冲击,经常带累骑士导致伤亡的原因吧?当天没有斗牛安排,我们未能目睹。
图24. 塞维利亚皇家斗牛场正门
图25. 斗牛场内景
图26. 遊客在聆听无线导游介绍斗牛场历史
参观完毕后我漫步离场。但歌中的叠唱似乎还在继续, “...... 斗牛英雄!斗牛英雄.....雄!” 出门后刚向左转,就看见一位身着镶金绣银御赐斗牛装的勇士,威风凛凛地向我迎面走来。他,就是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斗牛大英雄库诺·罗梅尔 (Curro Romer), well, 之铜像。此公右手持利剑,左臂挥红氅,与猛牛们搏斗的岁月长达四十二载。一直到他66大顺之年,才金盆洗手,退出斗牛圈。把那些想要复仇的后生公牛们气得前蹄刨地,七窍生烟!
图27. 西班牙传奇斗牛士库诺·罗梅尔 (Curro Romer) 铜像
沧海桑田。除了众多古迹之外,塞维利亚还有一座著名的现代建筑。虽然它的德国设计师尤根·迈尔称它为“都市阳伞“,当地人却更喜欢叫它“巨蘑菇化身”。远远望去,巨大的抽象木结构蔚为壮观。其地下深处是一处古罗马和穆斯林西班牙的并存遗址,如今已被建成了一座博物馆。
图28. 都市阳伞-蘑菇化身广场
图29. 都市阳伞下的遊客
图30. 广场远望
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北向南,曲折蜿蜒,静静地流过塞维利亚老城区,流入地中海。作为西班牙境内唯一能够通航的河流,它代表着塞维利亚的生命。千百年来,这条河哺育了 东西两岸那片土地上不同宗教文化的各族人民,为西班牙的历史创造出黄金时代。今天河畔那座伸向辽阔天空的现代都市蘑菇,不仅代表着塞维利亚的前世今生,更象征着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生生不息。
Adios (再见),美丽迷人的塞维利亚。祝愿你生命之树长青。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看你。
——2019年7月,后记于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