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故事 (十一) —— 读书(上)
因我的工作变动,在2003年夏我们从亚特兰大(Atlanta)搬到波士顿(Boston)地区,儿子进入沃本(Woburn)小镇的酢浆草(Shamrock)公立小学上五年级。一到这所学校,他就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气氛。在老师指导下,他开始阅读课外书,读着读着就爱上了读书, 什么书都读,曾在一周内读了七本书。当然,不能说都读明白了。有一阵子他很苦恼,原因是想读的书太多,不知怎么读了。一天他从图书馆借了一堆书回来,放在桌上,看着发愁。
我问他:“怎么啦?”
“我不知道先读哪本书?”他皱着眉头噘着嘴说。
我翻了翻那些书,五花八门,什么内容都有。
我想了想问他:“你为什么要读书?”
“啊?我 … ”他竟结巴地答不上来,歇了一会,眨了眨眼睛说:“老师要我们多读课外书,增长见识。”
“老师说得对,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我问道。
他盲目地望着我,沉默了。
美国的小学和初中,主课是英文和数学;其它就是各种各样的图画、音乐、体育、社会活动(参观、聚会、劳动)等等,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兴趣和爱好;还有就是读课外书,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很多美国人都有读书的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在地铁、公交车、机场等都能看到乘车候车候机的读书人。不管环境有多么喧哗热闹,都能静下心来专注读书。
我刚到美国时见到在人声嘈杂的公共场合读书的人,心里在想:他们真的在读书吗?后来接触美国人多了,对美国的文化略知一二,了解到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读书,是一种习惯,既可以打发无聊时光,又能从书中找到趣味,何乐而不为呢。
喜欢读书自然好,要通过读书增长见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把儿子带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好好给他讲一讲读书的学问。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技术的手段,也是培养人格品质的途经,前者指读课内书,后者指读课外书。课内书是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等要读的书,这些书读得越多,知识越丰富,技术性越强。课外书是闲书、杂书、“没用”的书,这些书读得越多,心灵越净化,人格越完美。读课内书是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读课外书是为做一个有德的人。我的这堆话太抽象了,儿子听不懂。
我又强调了一下:“课内书教你做事,课外书教你做人。”
他还是不明白,睁大眼睛盯着我。
“比如说,数学老师教你怎样数钱,而好书告诉你钱要自己去挣,不能去偷或抢。”
我这么一说,他好像懂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万卷书海,一个人用一生也读不完,所以书要选择性地阅读。课内书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必修课外,还有选修课。课外书都是选择性的。记得我读过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随笔》,此书在“谈读书”那一篇中有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书有很多种,可分为三类:很多书只需看题目,就知道内容了,不用花时间细读;有些书稍需读部分内容,就知道八九不离十了,可因人而异地选择性读;少许书需要全读,逐字逐句,一遍又一遍,读透每一个字、句、短语和段落,就像一顿美餐,细细品尝,咀嚼吞咽,酶解消化,溶于血液里。这类书少而好,堪称书中精品。
儿子听得入迷,突然问道:“我怎么知道哪些书是精品呢?”
“在自己不能判断时,可以听取别人的推荐,比如书的市场销售量等;也可以读名著,它们是前人读过的好书。在有辨别能力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等选择书来读。”
儿子听后笑呵呵地对我说:“那我知道怎么选书了。”
曾有一本书,儿子与两位同学一起在网上买的,本应该周五到,周六一起读这本书。因为那几天有暴风雪,周五快天黑了书还没到,看来孩子们的计划要泡汤了。那天我下班回家,儿子告诉我:他已经打过电话了,这本书已经到地区邮局,该邮局有值班人员到晚上九点,他求我开车连夜去取。我一看窗外满天鹅毛大雪,路边积雪过膝,心里有些发怵,我的驾车技术不高,加上车也没有防滑系统,现在开车出门太危险了。在波士顿地区,像这样的天气,每年冬天都有几次。一到这个时候,很多公立机构关门大吉,警察会给各家电话留言:通报天气情况,提醒居民保暖,避免开车出门等。
我就对儿子说:“今晚路太滑,等明天雪停了再去,好吗?”
他感到很失望,不过嘴上说:“好吧,” 噘着小嘴回自己房间去了。
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一阵怜惜和酸涩涌上心头。
我查了一下地区邮局的地址,离我家不远。扫雪车在路上不停地运转,车前推雪,车尾撒盐。如果跟在扫雪车后面,车开慢一点,小心点,也不是完全不能去。我一咬牙冒一次险,带着他上了车,一路红灯一闪一闪,提示过往车辆:“我害怕,请离我远一点!”
就这样,一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来回花了近两小时,终于把书取回来了。好家伙,是一本八开纸上千页的大厚书。儿子乐坏了,抱着书回自己房间去先睹为快。我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放心睡觉去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