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故事(八)—— 学中文及其它 (下)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儿子一起床就惊爪爪地叫我:“妈妈快来看,窗外树枝上的花都出来了!”
还常把成双的袜子、裤子、鞋子说成是“一对袜子”、“一套裤子”、“一盒鞋子”。也常把一头牛、一只鸡、一棵树,说成是“一只牛”、“一个鸡”、“一根树”。
有一天中午回家时饿了,端起一碗饭就吃,吃得很快,我怕他噎着,叫他慢慢吃,他停顿了一下,本来想说:我没有狼吞虎咽,结果说成了:“我没有吃狼饭。”
有一朋友告诉我:我家附近有一个很好的中文学校,可以送儿子去那里学中文。他很高兴地跟着我去了,中文学校的老师面试他后不收他,老师说他的中文口语水平可以当老师了。儿子中文学校没有上成,却大受鼓舞,学中文的兴趣大增,突然对我说想回中国去看看。
他这么向往中国,我当然很高兴。在他学习中文的几年里,我带他几次回国探亲,每次都停留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回国后,儿子如鱼得水,又兴奋又着急,兴奋的是人人张口说中文,个个夸他中文说得好,为了买一个纪念品,他还学着本地人的样子跟小商小贩砍价;着急的是还有好多中文字啊词啦他听不懂,急得头上直冒汗。不管怎样,每次回国后,他的口语提高一大步。有一次他去北京少年宫给一个少年班义务任英文教师,他教孩子们说英语,孩子们教他说中文。经过这次互教互学后,他进步很大,说起话来,还带点京腔,像是北京胡同里走出来的。
在他初中毕业那年,我教他学完了六年制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各九册。既使这样,他的中文水平远不及小学毕业的水平。可他很乐意用自己仅有的中文知识去帮助美国人了解中国,恨不得把他知道的都告诉他们。
他给他们讲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长城,还有王府井、大栅栏、秀水街、什剎海、三里屯等。除了北京,儿子还去过日新月异的浦东、山水塔岛的西湖、园林如诗的苏州、天府之国的成都、四季如春的昆明、双江交汇的朝天门码头、南海崛起的深圳、历代帝都的西安等。他就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样,口如悬河地大赞祖国的大好河山,把他周围的大眼睛长鼻子白皮肤的和黑皮肤的美国人说动了心,个个跃跃欲试地要到中国去走一趟、看一看。
在一个暑假回国探亲时,就有一位他的大学同学叫乔(Joe)的美国白人跟着我们去了中国。他在北京、上海、成都、九寨沟和黄龙、西安等旅游了二十多天,回到美国后,把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讲给他的父母等家人听。
他告诉他们:“我看到的中国,没有中国网上说的那么好,也没有美国网上说的那么差,那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国度。”
儿子中文读写的功底与口语相比就差远了。只能读一些中文报纸的大标题,连一封普通的家书都读不下来。他会写一些中文字,但也只能写一个便条什么的。好在他会拼音,也会画图,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或图画表示。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见他给我的留言:“妈妈,我去小(姐姐)家玩了,一会儿就回家。”其中“姐姐”不会写,画了一个扎小辫的小姑娘代替。后来有手机了,既是他出远门不在我身边,也能用中文在手机上给我报平安。
儿子进入高中后,课程增多,功课加重,我们停止了每天晚上的中文学习。在高中第一学年,他想选修法语,可我建议他选了拉丁语。拉丁语只有文字,没有口语,学起来会容易些。可是,他对法语、法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有增无减,在进入高中第二学年,在继续选修拉丁语的同时,还是选修了法语。
他对法语情有独钟,花费了大量课余时间学习它。曾作为交换学生去巴黎(Pairs)一所中学学习法语,后来又短期去过几次法国的其它城市,像马赛(Marseilles)、蒙皮利埃(Montpellier)、尼斯(Nice)等,了解法国的乡土人情。经过几年的学习,他的法语比中文还好。不但口语杠杠的,跟法国人说得一样,还能读法文小说和用法文写文章。当他谈起法国的历史时,比说中国的历史还熟悉。
儿子读完本科后,有幸获得富布赖特 (Fulbright) 奖学金,有机会去摩洛哥 (Morocco)的菲斯 (Fez) 大学教授英文文学一年。摩洛哥位于非州的西北部,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俸伊斯兰教,除了说阿拉伯语外,还有法语和西班牙语也通用。在这样语言环境下,儿子决不放过学习阿拉伯语的机会。开始学习阿拉伯语时,他的法语帮助他与当地人交流,有利于他与阿拉伯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文化和宗教穆斯林等。
摩洛哥的主要资源是磷酸盐,除此之外,摩洛哥人的皮革和针织手工艺产品也很有特色。儿子很喜欢摩洛哥人用粗细棉纱在制布机上手工编织的地毯、床毯、坐毯、挂毯等,常去卖这些毯子的商店里转悠,还能读懂用阿拉伯语写的各种毯子的介绍,用阿拉伯语跟店老板讨价还价。店老板很惊讶,不习惯也不相信这个中国青年人不但会说阿拉伯语,还知道不少当地人的习俗。店老板心想:他懂得这么多,看来“骗”不了他,把毯子卖给他是赚不了大钱的。尽管这样,店老板很友好,还是把上好的精品拿出来给他看。他左挑右选,与店老板反复争议达成一致后,大大小小的毯子买了十来件抱回家。
摩洛哥与欧州的西班牙(Spain)隔海相望,儿子有一些从美国来的朋友暂住在西班牙,他一有空,就去西班牙看望他们,也跟着他们学说西班牙语。他在摩洛哥的朋友里也有会说西班牙语的,他也跟着学几句。后来又专门去西班牙最南边的格拉纳达(Granada)市,那里的格拉纳达大学是一所名校,在西班牙大学里排名第五,是学习西班牙语最好的学府之一。其实儿子在初中时学过一些西班牙语的基本知识,加上有英语和法语的基础,到这里以后,学起来很顺口。在离开欧州回美国时,可以用西班牙语对话,似乎周游西班牙的大小城镇也难不倒他。
世界上有近一百种语言,根据语音、词汇、语法规则分类为:汉藏语、印欧语、乌拉尔语、阿尔泰语、闪含语、高加索语、达罗毗荼语、澳泰语、澳亚语等语系。中文是汉藏语系,英语、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都属于印欧语系,可是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就是说他学习的语言跨越了三个语系。
语言学习不同于科学研究,不能运用逻辑推理,只能死记硬背,反复练习。语言就是工具,工具多了,自然做事就顺手了。可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种语言,就是用一生的时间也是学不完的。
我就对儿子说:“妈妈只希望你在掌握美式英语、熟悉美国文化的前提下,学点中文,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就够了。”
可他有自己的见解,对我说:“我学习其它语言,了解它们的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对中美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嘛。”
“ ... ”我又无语了。
接着,他握着我的手对我说:“谢谢妈妈从小教我说中文、带我看中国、给我讲龙的传人。让我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为我打开了一扇沐浴华夏文明的窗户。”说完就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
我笑着对他说:“你真的长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修改于2018年月日从原创发表在: http://mp.weixin.qq.com/s/5Pxn_HOu6jfYsIE8VUc6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