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事 (十一) —— 大舅公返乡(下)
大人们提心吊胆,愁眉苦脸,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只能静观其变。小孩子们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在他们眼里,天总是蔚蓝的,地总是广阔的,清晨朝阳照样东升,傍晚夕阳照样西降,他们该吃的时候吃,该玩的时候玩,不懂大人们的忧虑,整天乐呵呵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童稚般灿烂的微笑或淘气的憨样。
东仁、西仁姐妹俩很乖巧,总陪伴在大舅婆左右,她们已到入学年龄,大舅婆就在家里教她们读书写字,每天过得很充实。大哥和果仁差不多大,带着立仁满地淘气。喜欢跟张爷一起喂马、遛马,要不一早吃了饭就跑得无影无踪,跟金带场的小伙伴们相约到金带场场头的山坡上去玩耍。
春天来了,他们最喜欢玩的是指挥雁阵。天空中不时有一队队的鸿雁飞过,这时有一个小孩高喊:“乱鸡窝,乱鸡窝,”其他小孩就一起使劲喊:“乱鸡窝、乱鸡窝。”只见这时天空中整齐的鸿雁队乱成一团,在原地打转,迷时了方向。这时在旁边的大人见状,马上制止他们:“别这样喊,鸿雁会消耗体力,飞不到目的地,它们就会饿死。”接着喊了一声:“一根线 ”,接着孩子们又跟着高喊:“一根线,一根线,”这时只见鸿雁又排成一个“人”字形或“一”字形继续上路了。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童趣,鸿雁真的能听懂孩子们的高喊声吗?
有时金带场会来一群耍鹰耍猴的艺人,小孩子最喜欢看耍鹰耍猴了,总也看不够。有一次这群人来到金带场,住在川祖庙,要离开金带场的那一天,有一只调皮的小猴子爬上了庙里那根二十多米高的天灯杆。小猴子的主人想尽办法也哄不下来,同行的艺人行装早已备好大半天了,就是因它而走不成。这时,只见一人架着一只猎鹰,一松手将猎鹰放飞空中,只见这只猎鹰在空中盘旋了几圈,慢慢地靠拢天灯杆,然后以杆顶为圆心,一圈一圈地压缩着向下盘旋。这时的小猴望着猎鹰,也随着猎鹰盘旋的方向一圈一圈地往下旋转,它要躲过猎鹰对它的威胁,也就自然而然地回到了地面。架猎鹰的人招回猎鹰,小猴子也归顺了主人,这一群人终于上路离开了。
在一个月中十五的晚上,晚饭前大舅公告诉孩子们:“今晚吃过饭我带你们去川祖庙看“天狗”吃月亮,我们去把天狗赶走,让月亮再出来。”
孩子们听后又惊又喜,这可是大舅公回到蔡宅后第一次带孩子们出去玩。孩子们急急忙忙吃过饭,老外婆、外婆为他们准备了铜盆,一人一个,大舅公领着他们,大舅婆跟在后面,母亲怀里抱着二哥也要去,大大小小一行共九人出门了。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把街道照的亮亮的,不用掌灯也能行走。他们走在大街上,看见不少大人小孩拿着铜盆,也是去川祖庙赶天狗的。大家到了川祖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拿着铜盆的人,都是来赶天狗的。
一会儿就看见天上的月亮有阴影了,阴影越来越大,最后整个月亮都变暗了。天狗把月亮吃了。看着看着大家就敲响铜盆,同时高喊“天狗吃月亮了,天狗吃月亮了,… ” 天狗听到了人们的高喊声和铜盆的敲打声,就把月亮慢慢地吐出来:先是月亮露出了月牙形、半月形,渐渐地月亮又重新恢复了圆月,光照大地。
其实没有天狗,更没有天狗吃月亮,这是特殊的天文现象。月球本身不发光,月光来源于太阳,当月球运行时至地球阴影时,此时太阳、地球、月球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月球就变暗,称为月食。当月球继续运行时,离开了地球遮挡的阴影,月球接收到太阳光后就变亮成月亮了。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两次。
外婆在后院桂花树周围种了薏苡仁,俗称“尿珠子”,是用来做中药引子的。因为老外婆除了有眼疾,还脾胃不好。薏苡仁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薏苡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一条较宽而深的纵沟。秋季果实成熟时打下果实,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麸炒至微黄色即可食用。薏苡仁果实的形状很像珍珠。大哥、果仁带着立仁,在薏苡仁还没有成熟,就将其果实摘下来用针线穿成串,做成项链、或手串、或耳环,戴在身上。当外婆需要中药引子时,薏苡仁已经所剩无几了,还得到药铺去买。
除了戴薏苡仁珍珠,大哥、果仁还喜欢戴外婆的老花镜,看见平地却凹凸不平,走起路来一高一低,觉得很好玩。后来外婆就把她的老花镜藏起来,不让他们戴,怕他们摔倒。
外婆的小店铺也是三个淘气鬼常常光顾的地方,除了店里的炒花生、糖果什么的常拿来吃,还躲着大人亲口尝一些不能吃的东西。
像榨桐油的桐子,大人们说那“不能吃,”却偏要去嚼几口,嚼完就张大嘴,“哇、哇、哇、… ”吐个不停,然后大喊:“太难吃了!”
外婆碰见了就会说:“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几个男孩子听完后跟外婆做个鬼脸,一溜烟就跑掉了。
大舅公看着自己的儿女们在蔡宅无忧无虑地过活得如此开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也是在这个宅子里,他也像果仁那么大,也跟果仁一样,有两个姐姐(外婆和小姨婆)和一个弟弟(幺舅公)。那时候老外公和老外婆还很年轻,精力也很充沛,对膝下的两儿两女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有加。
老外婆除了照料好姐弟四人一年四季的吃穿冷暖外,还常常陪着他们叠纸鹤、剪窗花、数豆豆、摘果果、唱儿歌。大舅公记得老外婆常带着外婆和小姨婆去绣楼,教她们如何区分用来刺绣的绉、绸、缎料子等。
每当这时候,他就牵着幺舅公跟她们去绣楼,拉着老外婆就问:“为什么不教我们啊?”
“男孩子不用学这些,”老外婆回答道。
“那我们要学什么啊?”大舅公又问。
“像你们的爸爸那样,学习养家糊口的本事啊!” 老外婆又回答道。
大舅公当时太小,听不懂老外婆的话。随着慢慢地长大,就不带幺舅公去绣楼跟她们凑热闹了,也懂得了老外婆说的“养家糊口的本事”是指什么。老外婆说这一番话并不是她重男轻女,她只是认为:男女有别,在家中分工不同罢了。
姐弟四人是老外婆的掌上明珠,也是老外公的心肝宝贝。老外公对他们关爱倍至,陪伴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为姐弟四人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为他们讲故事。吃完晚饭,姐弟四人叽叽喳喳地跑进书房里,等着老外公告诉他们好多不知道的人和事。老外公的故事讲得既生动又逼真,他们听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有时吓得缩成一团,或扒在老外公的背上、腿上,不敢下楼回房间睡觉。不管怎样,无论老外公晚饭后讲什么故事,都是大舅公一天最盼望的时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向老外公提问,后来就向老外公请教不懂的事情,再大一些就能与老外公讨论政治、经济、社会等话题了。大舅公从小聪明好学,老外公认为他是蔡家能顶大柱挑大梁的后生。大舅公想到这些,忍不住想起老外公来,眼里竟然噙着思念的泪水。
大舅公望着前院古老挺拔的核桃树,又看着后院枝茂叶盛的桂花树,还有斜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的老外婆,感慨万分:多好的父母、多美的宅子啊!我们姐弟四人,无论是童真年代,还是年少时期,有这样好的父亲母亲在身边、有这样美的宅子看风景,那是三生有幸啊!
大舅公多么希望自己的两双儿女,也能像他们姐弟四人一样,拥有父母的宠爱,在蔡宅里快乐的长大成人。
(修改于2018年8月8日从原创发表在:http://mp.weixin.qq.com/s/0Gl230AiBB3apdiO9tD4Jg )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