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兵马俑
兵马俑来到了墨尔本。
墨尔本的维州国立美术馆(NGV)24号起展出兵马俑和蔡国强作品(Terracotta Warriors & Cai Guo-Qiang)。昨天我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来NGV协助来访的中学生。
NGV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几乎就在市中心。一座青灰色现代建筑,高高的灰墙,无窗,隐形的流水拱门, 门前有喷水的浅池。不知怎的,这个建筑总会在我的脑海中幻化出老北京城门楼的印象。建筑外观的朴素简约含蓄地强化了走进去时获得的那种天光大亮,豁然开朗,色彩喧嚣的视觉感受。这几年,好展频频,我遂常常出入。
(NGV)
如果说每次去美术馆都有一种未知的期待,这一次的期待有所不同。西安兵马俑我去了有七八次,来龙去脉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这次我的期待是看看澳洲人如何再现兵马俑。
我协助的是一组来自墨市名校的中国海外学生,展前有45分钟的讲座,由美术馆教员介绍这次展览的内容,背景,我协助她用汉语和学生做一些互动。问到中国学生们以前有谁去过西安兵马俑,举手的人并不多,问去过的孩子是否记得当时的感受,只一个11年级的男生说:震撼! 虽然中国学生的发言不是十分踊跃,但看得出他们在老师讲到对兵马俑的赞赏和崇拜时是骄傲的。
讲座中一段对旅居纽约的现代美术家蔡国强的介绍令我耳目一新。08年北京奥运会时听到过蔡国强的名字,是他设计了开幕式的礼花,但从没有亲眼见过他的美术作品。讲座中一段视频展示了蔡国强如何用燃爆火药成就他作品的艺术效果,十分惊艳。同样的视频,后来在展厅里用多幅宽银幕演示给观众,很多人长久驻足,一遍一遍地看火药点燃后,画卷如山崩地裂般演变,牡丹破土绽放,白烟轰然升腾的场面,视觉效果令人心悸,感动。也是在那里,我听到一个听讲座时一直没有发过言的中国女生说了一句:这个,有点儿好看。。。!
平心而论,展览真的不只是“有点好看”,如NGV的广告词所说:“这是通过一场古代与现代的对话,解析中华文明在不同时空层面上的艺术文化基因”。展览设计从展出秦汉两代出土的文物开始,跟随蔡国强设计的一万只悬挂的翻飞瓷鸟深入展厅,在鸟云聚集的水墨画卷中休憩,再缓步迈进2000多年前的兵马俑世界。。。
(兵马俑展厅)
这次展出的兵马俑一共8座兵俑两匹马俑,这些古老的中国陶俑,走出陵墓,飞出中国,穿越千年,跨越千山来到世界的另一端。展厅宽大,高墙四白落地,兵马分立于独立的透明展柜中,周围有面向不同角度的镜子,展出的兵马俑随着人们脚步的移动而辗转,并通过镜面折射出更多的兵马,让观众有一种好似与兵马俑穿行的动感,非常奇妙。参观的人无不屏息注视着陶俑,仿佛在聆听兵马俑的默默诉说,给他们讲述很久以前中国的兵强马壮,我们中国祖先的面孔,身躯,发髻,服饰,武装,姿态和精神。。。
《鸟云》
展厅的尽头是一片《鸟云》,引领人们穿越回现在,置身于蔡国强的神奇巨幅画卷中:
《花瞬》有两个作品:先是一幅巨长的,用彩色火药燃成的牡丹大写意。色彩斑斓的牡丹,大气天成,淋漓尽致;在光影中绽放,在风雨中败落,转瞬燃尽成灰,继而在展厅中间形成另一个残花堆起的三维陶瓷立体绘画。“花冢的土丘形状与秦始皇陵遗址附近骊山的起伏交相呼应。瓷器的脆弱喻意牡丹的花瞬易逝,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也暗喻了秦国的短命”。(NGV)
(《花瞬》部分)
《地脉》,又一幅长卷,盘根横生,交错纵横的黄褐色印象,好似大地,根深蒂固,一脉相承;好似流动的经脉,源远流长,绵延不息。悬挂在长卷前面的一道飞鸟,划出天地之间的苍茫和悠远,仿佛是带着人们的视野从过去走到现在,从中国走向世界,从西安走到墨尔本。。。
(《地脉》)
我在这片艺术的时空中流连:兵马俑-蔡国强,蔡国强--兵马俑。。。,我凝神瞩目:鸟云的泼墨意境,牡丹的国色天香,天地间的一脉相传。。。终于我豁然醒悟:蔡国强的艺术也是兵马俑,他用艺术的元素向世界解说着昨天和今天的中华民族。兵马俑来到了墨尔本,和另一个行走的兵马俑-蔡国强!
其实兵马俑并不是第一次来墨尔本而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1992年,那也是兵马俑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
同一年,还有一个中国人也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墨尔本,那就是我。一直以来,作为一名中文教师,我以自己的方式传播,传递,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兵马俑的身上也体现着我的人生价值。
走出NGV,走上墨尔本的街头,我顿觉自己高大起来,好像也成了一个兵马俑--行走着的。